勵精圖治謀福祉 揚帆起航新征程

——攀枝花市社會保險工作“十三五”成就與“十四五”展望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1-03-18     來源:市社保中心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十三五時期,我市不斷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建設,深入推動全民參保計劃,持續提升社保經辦服務,全力保障社?;鸢踩?,社會保障事業不斷進步。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建成,實現法定人員全面覆蓋,社會保險統籌層次提高,經辦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并穩步增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百姓撐起了社會保障安全傘,繪就出群眾幸福生活的美好圖景。

 

 勵精圖治,“十三五”工作圓滿收官

 

社會保險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十三五期間,我市進一步完善了城鄉各類勞動者的養老、工傷保險參保政策,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截至202012月底,全市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共計826006人(在職人數524216人,退休人數301790人),其中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07787人(在職人數315728人,退休人數192059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人數56183人(在職人數34756人,退休人數21427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62036人(參保繳費人員173732人,領取待遇人員88304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27761,其中按項目參保人數55365人。

社會保障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一是順利啟動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201610月實現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和職業年金征收、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發放常態化,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待遇計發工作順利推進。二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20%降低到19%,執行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三是全面規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補繳政策。按照標準統一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辦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中斷繳費的補繳。四是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降費減負重大決策。執行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政策和2019年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低限。截至202012月底,共計減少養老、失業、工傷保險收入4.57億元。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共為各類參保企業減免社會保險費9.85億元,在此基礎上,允許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緩繳最長期限不超過6個月的社會保險費,三項保險共計緩繳1.23億元。五是做好基本養老保險費移交稅務征收的相關工作。按照全省統一規定和要求,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上,202012月底,我市除單位征繳職責外,其余三項社會保險費征繳職責全部移交稅務機關。六是面推行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實施一照一碼登記模式,取消社會保險登記證、換證、年檢制度,采用《社會保險登記表》進行一次性社會保險登記,簡化業務流程。七是進一步完善退休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資格認證制度。取消集中認證,優化、加強全市認證點布局,全市共建起205個認證點,拓寬認證渠道,加強指靜脈認證宣傳,鞏固利用異地和本地醫療機構的住院信息開展資格認證,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攀枝花智慧人社微信公眾號,開通了人像識別認證。繼續開展社區上門登記、慰問等形式,做到寓認證于無形。努力實現為行動不便人群足不出戶就可以認證。

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在確保全市30萬各類符合條件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待遇按時足額發放的基礎上,不斷提高養老保險待遇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實現四次調增,從十二五末人均93.17/月,提高到2020年末的人均124.4/月,比十二五末增長33.52%;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保持每年調增,從十二五末人均2479.16/月,增長到2020年人均3268/月,增長31.82%。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實現五年與企業同步調增。

公共服務體系日益健全。一是做好經辦服務下延工作。涉及社會保險方面延伸項目共13個大項28個小項,將與群眾密切聯系的12項業務下延至鄉鎮、社區勞動保障窗口,將養老、醫保補繳中斷的業務下延至5家銀行。同時,大力推行各大銀行自助繳費APP以及四川e社保,打破時空限制,參保人員隨時隨地均可實現自助繳費。二是大力推動互聯網+社保建設工作。推行“社保+銀行”的服務模式,委托銀行代扣代收全市9萬多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費。建立“社保+銀行”一體化服務網點,將參保信息查詢、打印等業務下延至銀行網點。加強異地業務系統建設,通過全省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有效提升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異地領取待遇資格認證等異地業務的經辦效率,辦事群眾可在攀枝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辦事大廳自助服務區通過網上辦事大廳即時辦結業務。三是一號工程為統攬,加快推進群眾滿意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全面實現社保業務最多跑一次。依法依規編制了規范化、標準化的辦事指南及工作實施細則等相關辦事程序,明確了事項依據、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收費情況以及咨詢平臺等,進一步做到業務經辦管理公開化、透明化。結合實際不斷創新服務方式,精簡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理時限,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大力推進綜合柜員制上線試運行。將原由社保、醫保、就業、信息等四個經辦機構分別經辦管理的業務進行集中整合,實現了一項業務一個窗口接單受理、一次性辦結,人社服務窗口由原來的21個集中成8個。

社保扶貧精準高效。一是將全市全民參保登記基礎數據與全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全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信息系統以及我市金保系統進行比對,梳理出符合參保條件的未參保人員并進行精準擴面。二是全市經辦機構以建檔立卡的貧困對象為重點開展擴面攻堅,對各行政層級轄區范圍內精準扶貧人員進行細致的清理和篩查,通過采取鄉鎮排查,公安數據比對等方式,最終確定我市符合城居保參保條件的精準扶貧人員。為3.64萬名符合城居保參保條件的精準扶貧人員、低保人員、特困人員,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共計1302.66萬元。三是攻克無戶籍、無身份人員社保扶貧工作難題,全市各級社保經辦機構統一部署,協同行動,實現無戶籍貧困人員參保擴面率、代繳率、發放率、協辦率100%

十三五期間,攀枝花市社保工作勵精圖治、扎實有為,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提高統籌層次,優化經辦服務,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我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砥礪前行 “十四五”藍圖精心繪就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歷史方位邁向新征程的又一個轉折點,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要準確把握全市社保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主線,肩負起社保服務民生、服務發展的責任,圍繞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一發展目標,主動作為,聚焦發力,揚帆新起航。

一、發展趨勢。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建設,深入推動全民參保計劃,持續提升社保經辦服務水平,全力保障社?;鸢踩?,社會保障事業不斷進步。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建成,實現法定人員全面覆蓋。社會保險統籌層次提高,經辦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并穩步增長。

二、總體要求。深化社會保險度改革,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繼續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抓好降費率政策落實。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退休中人待遇兌現。做好基金監管工作,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和落實。社會保險統籌層次進一步提高,經辦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

三、發展目標。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養老保險:進一步完善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繼續抓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落實。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鼓勵有條件的進城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業產業化從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十四五期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5.8萬人,基金年征繳收入26億元。工傷保險:按規定完善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制度,完成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各階段任務,力爭到2024年實行基金統收統支的省級統籌。十四五期末,力爭參保人數達到19萬人,基金年征繳收入2.1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繼續完善和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十四五期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5%以上,參保人數達到20萬人,基金年征繳收入0.3億元。

四、重大任務。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為目標,全力推動社會保障由制度全覆蓋到人群全覆蓋。堅持應保盡保原則,進一步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穩步提高保障水平。幫助和引導城鎮部分困難職工、貧困人口參加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做好政策解讀、跟進經辦服務、及時兌現待遇等措施增強制度吸引力,力爭將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全部納入相應社會保險保障體系。

1.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一是深化社會保障領域改革,加快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步伐,提高社保統籌層次。二是加強與成渝地區社保經辦機構協作,推動落實社保公共服務合作事項。三是繼續按規定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有序平穩完成退休“中人”養老保險待遇核定兌現,加強分析研究,推動實現退休“中人”待遇計發工作常態化。四是支持發展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促進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補充保險相銜接,推動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保障體系。

2.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一是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的成果上,積極推進新業態從業人員參保,在依法組織各類用人單位為職工參?;A上,鼓勵城鄉自由職業者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全力幫扶引導低收入困難群體參保,鞏固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二是進一步規范各項社會保險參保管理,強化部門聯動、審計稽核、政策宣傳、誠信評估等措施,依法促進全市社會保險擴面征繳,保證應保盡保、應收盡收。

3.提高社會保障服務水平。一是結合“放管服”改革,完善社會保障管理體系和服務網絡,創新服務模式,優化便民舉措。二是依法依規逐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國家、省級規定及時調整提高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完善和提高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落實和提高工傷人員的待遇。三是全面建設群眾滿意的社保經辦服務。堅持目標導向,持續改進作風行風,結合實際創新社保經辦服務,不斷提升群眾辦事體驗。四是進一步健全風險防控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加強監管,防范化解社會保障領域風險,守好老百姓的“養老錢”“救命錢”。

全市各級社保經辦機構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講話精神,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制度引領、堅持與時俱進、堅持實事求是,深刻認識社會保障事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增強前瞻性、預見性,系統謀劃我市“十四五”社保工作,深入推進社保領域改革,不斷完善社保工作機制,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動社保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