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攀枝花學院2014年部門決算編制的說明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15-09-30     來源:攀枝花學院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按照決算管理有關規定,2014年部門決算編報內容包括預算單位的全部收支情況。

  一、基本職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職能:

  攀枝花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地方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主要承擔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專學歷教育、師培干部教育,促進科技文化發展。

  (二)2014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介紹:

  一年來,學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為中心,以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和巡視整改為抓手,不斷深化內涵建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強化科研和服務地方建設,全力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努力開創學校改革發展新局面。

  1、深入宣傳、學習和落實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

  加強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制定《攀枝花學院黨委、二級學院黨委(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實施方案》,組織召開中心組學習擴大會12次,安排職工政治學習16次,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教育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及新一輪本科教學評估精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習質量,把學習與謀劃學校發展、推進學校改革與建設緊密結合,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

  2、狠抓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落實,構建發展長效機制

  抓好“四風”突出問題整改工作和建章立制工作,認真落實整改方案,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制定了《攀枝花學院章程》和《攀枝花學院績效考核辦法》等規章制度,為依法治校工作夯實了基礎,加大制度執行力度,2014年學校三公經費同比減少79%;抓好“四風”突出問題整改,共完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27類108項任務整改,會風文風進一步好轉,2014年校級會議數量同比減少18.9%,印發文件數量減少9.7%。

  3、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提升學科專業水平

  緊密結合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及學校辦學實際,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完成3個本科專業的申報工作,增設“康復治療技術”和“老年服務與管理”2個專科專業,撤銷了近5年未列入招生計劃的3個專科專業。統籌規劃專業建設經費,以“冶金工程”和“物流管理”等四個國家級、省級專業綜合改革建設項目為抓手,強化專業內涵建設,提升學科專業水平。

  4、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以卓越計劃的實施為抓手,認真梳理培養標準,學校目前有省級卓越計劃12項。2014年四川省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我校共獲金獎2項,銀獎5項,銅獎18項。全年共立項開展了146個學生校級創新實驗項目的研究,啟動20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參加人數達到681人次,并形成體現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創新成果40個。

  5、積極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堅持“五位一體”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增加“課程主題實踐教學”環節,積極構建2+1+1“三化一平臺”的英語教育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英語自主學習網絡平臺,狠抓《高等數學》試題庫建設,堅持推行教考分離,探索大學物理課程1+X教學改革,積極建設自主學習平臺和虛擬實驗教學系統。學校共開設通識選修課177門、選課班367個,選課學生達36239人次,從每個專業整合8-10 門課程進行重點建設,并大力推進教考分離。

  6、加強科研能力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改革科研管理體制,學校制定了《攀枝花學院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專項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積極鼓勵科技人員開展兼職取酬、離崗轉化科技成果等活動;加強科研平臺建設,整合四川省釩鈦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攀枝花鈦及鈦合金研究所等部門,創立了“攀西試驗區科技創新中心”,成功申報“釩鈦科技文化普及基地”,攀枝花釩鈦檢測實驗室取得國家計量認證(CMA)和實驗室認可(CNAS) “二合一”資質;強化科研項目管理,對38個到期科研項目開展結題驗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個,省市級項目32個,橫向項目8個。2014年獲得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3項、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5項;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大學科技園在園孵化項目28個,創業就業人數約100人,帶動參與創業的在校學生2200余人次,成功孵化企業18家,與四川東泰投資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簽訂了科技轉化合作協議,在攀西試驗區首批重大科技攻關招標項目中簽約總金額1100萬元;2014年,全校共申報科研項目264項,獲得立項208項,其中省級7項,市廳級133項,橫向項目8項,校級60項,科研經費總額1034萬元。共收到專利成果612件,261項優秀成果申報專利并獲得了受理,專利成果轉化4件;發表論文368篇,其中核心期刊134篇;獲得獎勵13項,其中省級3項,市級10項。

  7、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2014年引進和培養研究生33名,全校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歷)位的教師達到536名,博士達到65名;今年向省高評委推薦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36人,已通過評審33人,其中正高10人,副高23人;市級以上專家達到59人;全年共有383名教職工參加了各級各類學習和培訓,占全部在職人員的37.8%;順利通過攀枝花市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建設考核。

  8、強化學風建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加強學生精細化管理和分類預警工作,為優良學風的形成保駕護航;2014年,全校共評選出優秀班集體32個、創新班集體9個,“文明寢室”319間,優秀大學畢業生339名、各類獎學金獲得者1125名、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1698名,表彰優秀集體72個;畢業生英語四級通過率達到39.92%,計算機二級通過率達到77.68%,畢業率達到92.41%,授位率達到86.2%,考取研究生168名,學生素質進一步提高。

  9、堅持陽光招生,促進全面就業

  堅持實施招生工作“陽光工程”,堅持“六不準”、“十嚴禁”、“十公開”制度,嚴格執行2014年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高校招生工作12條“不得”禁令,確保招生工作公正、透明; 2014年計劃招生3597名,實際執行計劃4280名,新生報到4020名,報到率為93.93%;完善幫扶困難大學生就業的長效機制,舉辦大中型就業“雙選會”12場、專場招聘會107場,提供就業崗位需求計劃近8237個,就業率達94.33%,連續第六年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校就業先進單位。

  10、深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育人氛圍

  加強道德講堂建設,全年共開設講座10期,參加講座人達到2000多人次,在全校營造了濃厚的道德文化氛圍;加強文明校園建設,共設立文明標識牌200多個,制作文明提示語2000余幅,制作文化裝飾500余塊,完成了以校訓為主題的教學樓走廊文化裝飾設計;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組織了“我的青春我的大學”征文活動、辯論大賽、網站制作大賽等系列活動,一萬余人次參與了第十屆社團文化活動節,學生節目獲得四川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兩項。

  11、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服務師生水平

  制定了《攀枝花學院2014-2016年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信息化建設的重點目標;完成了學校大門及學生公寓出入口控制系統建設,加強對進出校內車輛、人員的管理,提高校園安全;財務服務平臺、科研信息管理平臺和畢業生就業信息管理系統完成建設正式上線,學校信息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12、加強財務內涵建設,提高財務服務能力

  積極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打造財務綜合服務平臺,升級了財務核算系統、經濟業務查詢系統和收費系統,提升財務服務能力;優化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結合“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財務管理要求,全面梳理、補充完善學校各類財務運行管理制度,全年共修改、制定相關文件12份;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明確工作程序,優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務效率,提高工作實效;通過業務督查考核、組織參加財務培訓,提高財會人員業務素質,提升財務服務能力。,

  13、強化后勤服務保障,提升辦學保障水平

  進一步加大基礎建設力度,完成后勤服務綜合樓工程主體工程驗收,新增教學輔助用房22766平方米,完成西苑運動場、西苑道路、西苑大門的建設工作,學校教學環境進一步優化。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推進辦理國有劃撥土地證、第二家屬區“雙證”辦理工作。完成醫學實驗樓場平土石方及設計招標工作,第三學生食堂、教工食堂合作經營單位招標工作。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強化節水節能,全年完成水電維修12500余次,處理突發水電故障6次,節約水電費20萬元。

  14、切實維護學校安全穩定,構建和諧校園

  認真落實安全穩定工作“一崗雙責”制,分管校領導與各部門分別簽訂安全穩定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強化安全責任落實。進一步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增設校園視頻監控點,完成校園交通管理智能門禁系統建設,強化校園安全監管;改革校園內安保管理機制,實施校園安保工作片區負責制;突出重大節假日的安保工作,圓滿完成中國釩鈦產業博覽會、四川省少數民族藝術節、四川省殘疾人藝術團演出、各項國家級、省級考試等重大活動安保工作。全年沒有發生危害社會安定的校園事件,保障了校園的安寧與和諧。

  二、部門概況

  攀枝花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地方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始建于1983年專科層次的攀枝花大學,1994年攀枝花教育學院并入,1998年攀枝花衛生學校并入,2005年攀枝花市高級技工學校并入,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改建為本科院校并更名為“攀枝花學院”。2005年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6年4月,攀枝花市政府批準攀枝花市中西院結合醫院作為攀枝花學院直管附屬醫院。學校實行“(四川)省(攀枝花)市共建共管,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校級領導班子由省、市共同管理,教育業務工作由省教育廳領導,黨的組織和行政工作由市委、市政府領導,辦學經費由市財政投入,學校發展納入省、市兩級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學校編制1161人,其中專業技術崗949個、管理崗位212個,另設工勤崗59個;下設19個教學單位和科研單位, 8個教輔單位,17個黨群部門。學校現有教職工995人,其中教師776人(教授86人、副教授279人,具有研究生學位的教師573人,占教師總數的74%)。在校學生總規模2.6萬人,其中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及研究生、留學生1.5萬余人,中職學生1200人,成教學生1萬人,生源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1260畝,校舍面積50余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6.37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18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1.3億余元,下設48個本科專業,41個專科專業,專業設置涵蓋理、工、文、法、經、管、醫、藝、農9個學科門類。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建成了以1個省級工程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9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中心為主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平臺,形成了以工為主、多學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三、收支決算總體情況

  2014年我校收入決算總額為42144.84萬元,其中:當年財政撥款收入32076.18萬元,經營收入637.5萬元,其他收入1742.18萬元,上年結轉收入7688.98萬元。收入決算總額較2013年增加2893萬元,主要原因是年初結轉資金增加,其中:一是科研、教研等項目經費3-5年才能完成,項目經費未執行完,結轉下年使用;二是2013年末才下達的職業教育助學金結轉到2014年使用;三是高校每年9月才能教育收費,因此次年1-8月的運行經費主要來源是上年結轉資金。

  2014年我校支出決算總額為42144.84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1.08萬元,教育支出30971.76萬元,科學技術支出757.82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萬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72.67萬元,城鄉社區支出423.5萬元,其他支出3.15萬元,年末結轉和結余9884.86萬元。支出決算總額較2013年增加2893萬元,主要原因是年末結轉資金增加,其中:一是上年結轉的項目資金未執行完,本年末下達的專項資金,未來得及執行,結轉下年使用;二是中職教育助學金年末下達指標,未來得及執行,結轉下年使用;三是高校每年9月才能教育收費,大部分教育資金結轉下年1-8月使用。

  四、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

  我校財政撥款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部分,其中:

  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學校教育工作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學生獎助學金等人員經費支出以及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差旅費等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項目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學校科學研究工作正常運轉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學校房屋建筑以及設備購置等專項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類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1.08萬元,主要用于:省級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及招商引資。

  (二)教育支出30971.76萬元,主要用于:保障學校教育工作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學生獎助學金等人員經費支出;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差旅費等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學校房屋建筑以及設備購置等專項經費支出。

  (三)科學技術支出757.82萬元,主要用于:國家、省、市、學校各級科學研究項目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及配套設備購置。

  (四)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萬元,主要用于:宣傳文化發展。

  (五)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萬元,主要用于:高校畢業生就業補助。

  (六)醫療衛生支出72.67萬元,主要用于:本專科學生公費醫療補助。

  (七)城鄉社區支出423.5萬元,主要用于:本專科學生獎助學金及學生社會實踐支出。

  (八)其他支出3.15萬元,主要用于: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生活補助。

  五、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情況

  (一)因公出國(境)經費

  2014年我校無因公出國(境)費

  (二)公務接待費

  2014年公務接待費12.47萬元,較2013年決算數下降82.5%,主要原因是我校按照四川省出臺的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嚴格控制接待支出范圍和支出標準,使本年接待費大幅下降。

  2014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于執行公務、開展業務活動開支的交通費、住宿費、用餐費等。其中:國內公務接待67批次,439人次,共計支出12.47萬元,具體開支內容包括:用人單位來我校招聘畢業生發生的零星接待費35批次177人,支出2.89萬元;開展學術講座及學科評審等,接待專家12批次78人次,支出1.97萬元;新生軍訓兩周,接待教官83人,支出5萬元;其他公務性接待19批次101人,支出2.6萬元。

  (三)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

  2014年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31.85萬元,較2013年決算數下降20%,主要原因是嚴格控制公務車費用支出,而且本年公務車數量減少一輛。

  2014年我校未購置公務用車,截至本年12月底,單位共有公務用車13輛,其中:轎車11輛、載客汽車2輛。

  2014年車輛運行維護費支出31.85萬元,主要用于學校各部門日常公務用車、校園安全巡邏用車、銀行取款用車、校園網維護用車、基建工程用車等所需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支出。

    附件:2014年度部門決算公開樣表.xls

審核: 攀枝花學院   責任編輯: 攀枝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