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攀枝花市200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09-11-12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2009年2月17日在攀枝花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財政局局長劉德順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會作攀枝花市200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8年全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主要工作

  2008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四個傾力打造”,認真執行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的決議,充分履行財政職能,一手抓增收節支,一手抓抗震救災,負重運行,奮力跨越,克服了地震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困難,促進了經濟較快增長和社會和諧穩定。

 ?。ㄒ唬┤胸斦A算執行情況

  2008年,全市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927,257萬元,其中按照現行財政體制規定屬于中央、省級收入459,622萬元。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67,635萬元,占預算的104.4%,比上年增收113,980萬元,增長32.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16,055萬元,占預算的101.1%,比上年增收57,816萬元,增長22.4%。

  2008年全市地方財政支出實際執行763,807萬元,占預算的98.3%,比上年增支191,242萬元,增長33.4%。其中:一般預算支出595,334萬元,占預算的98.4%,比上年增支125,388萬元,增長26.7%。

  根據快報數據,2008年全市財政收支試算平衡情況是:地方財政收入467,635萬元,加上級補助收入296,999萬元和上年結余收入16,149萬元,收入總計780,783萬元。收入總計減去當年財政支出763,807萬元、上解上級支出2,539萬元后,年終滾存結余14,437萬元,實現了收支滾動平衡目標。

 ?。ǘ┦斜炯壺斦A算執行情況

  2008年市本級地方財政收入實際完成264,778萬元,占預算的100.1%,比上年增收40,000萬元,增長17.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0,657萬元,占預算的100.1%,比上年增收23,493萬元,增長16%。

  2008年市本級地方財政支出實際執行353,677萬元,占預算的98.1%,比上年增支64,288萬元,增長22.2%。其中:一般預算支出273,886萬元,占預算的98%,比上年增支35,641萬元,增長15%。2008年市本級財政支出中,人員支出80,702萬元,占22.8%;日常公用支出8,072萬元,占2.3%;項目支出264,903萬元,占74.9%。

  根據快報數據,2008年市本級財政收支試算平衡情況是:地方財政收入264,778萬元,加上級補助和下級上解收入299,193萬元及上年結余收入6,757萬元,收入總計570,728萬元。收入總計減去當年財政支出353,677萬元、補助下級支出207,681萬元和上解上級支出2,539萬元后,年終滾存結余6,831萬元,實現了收支當年平衡目標。

  上述預算執行數據在決算編制匯總和結算事項辦理完畢后,還會有些變化,屆時再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ㄈ┤胸斦饕ぷ?/P>

  1、聚財籌資,地方財力規模再上臺階

  地方財政收入實現新突破。2008年前八個月,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土地市場十分疲軟,土地出讓金收入嚴重短收;后四個月,受地震災害、金融危機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停產或減產,鋼材、釩鈦等主導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經濟發展受到較大影響,加之執行支持發展的財稅減收政策,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增幅逐月下滑、收入目標一度難以實現。對此,市政府認真分析經濟和財稅形勢,果斷采取措施,圓滿完成了收入目標并實現了一定超收,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在前五年連續高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32.2%的增長速度,收入規模實現了新的突破。一是建立政企協調機制。加強與攀鋼的協調配合,積極推進攀鋼整體上市,在攀鋼大力支持下,市本級土地出讓金收入預算圓滿完成。二是完善財稅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稅收征管,加大稅收稽查力度,積極清收欠稅,有效防止稅源流失。三是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啟動煤炭產量遠程監控系統,率先在全省開發了“政府非稅收入執收單位管理系統”,及時組織非稅收入入庫。

  爭取上級支持取得新成效。及時兌現了向上爭取資金、政策和項目的財政獎勵政策,有效調動了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成功爭取到了省對攀煤集團移交社會職能機構給予轉移支付補助的政策,切實緩解了我市接收移交學校帶來的巨額支出壓力。針對省調整二灘水電站稅收分享辦法導致我市收入減少的情況,經過努力,爭取到了省里的補助政策,維護了我市既得利益。“8·30”地震發生后,積極向中央、省匯報災情,反映困難,爭取到上級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補助資金30,934萬元。全市共爭取上級專項補助資金超過17億元,增長70.1%,剔除中央、省對我市地震災害的補助,同口徑比較增長40.5%。

  籌集發展資金拓展新渠道。合理利用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優惠貸款,及時辦理世界銀行貸款攀枝花市環境治理項目和日元貸款攀枝花水環境治理項目提款報賬,促進了項目的順利實施。完善招商引資資金管理辦法,建立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及時兌現各項招商引資政策,調動了各級、各部門招商引資的積極性。發揮財政資金導向和粘合作用,吸納社會資金投入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有效緩解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

  2、突出中心,支持經濟發展措施有力

  按照“四個傾力打造”的要求,結合經濟發展形勢,確定了“完善手段、放大效應、突出重點”的支持發展思路。

  完善政策手段。設立了釩鈦產業發展、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完善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制定了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政策措施。

  放大資金效應。通過財政注資、風險補償等方式,壯大了市金鼎擔保公司;出臺激勵措施,鼓勵縣區組建擔保公司;支持組建會員制擔保公司,建立和完善了擔保體系,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以政府投資為主導,設立了創業風險投資資金,組建了市創業風險投資公司。整合產業發展資金,采取財政貼息、資產注入等方式,做大做強市級政府融資平臺,放大資金效應,全力支持經濟發展。

  突出發展重點。市本級安排支持工業經濟發展方面的資金9,437萬元,重點支持了節能減排、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業和特色工業發展,切實保障了煤、電、油、運等生產要素的供應,積極推進企業改制,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財稅優惠政策,促進園區經濟和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市本級安排農林水事務支出8,843萬元,重點支持農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支持農業生產救災防災體系建設,保障集體林權制度和獸醫體制改革,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兌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家電下鄉等惠農補貼資金,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市本級安排第三產業發展資金1,264萬元,重點支持了攀西煙草物流中心、市糧食物流中心、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建設,培育了社區服務,推動了現代服務業發展;改善了旅游基礎條件,完善了一批景區旅游接待服務設施,支持旅游業加快發展。

  3、有保有壓,公共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全力保障抗震救災工作。一是及時保障搶險救災?!?·30”地震發生后,全市立即啟動抗震救災應急預案,確定了“調度資金保急需、災情穩定作分配”的保障模式,開通了資金撥付“快速通道”,市級以上財政安排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資金32,280萬元,并爭取開行貸款5,000萬元,全力保障抗震救災工作。二是制定了災后重建財政補助政策。出臺了災區困難群眾臨時生活救助、地震災害遇難人員家屬撫慰金、城鄉居民過渡期安置以及災后恢復重建等政策措施。三是嚴格壓縮開支。為支持抗震救災,市級機關事業單位的日常公用經費在年初預算基礎上壓縮5%,各級、各部門停止購置非應急搶險的公務用車。四是切實加強資金管理。出臺了加強救災資金監管的相關制度,整合監管力量,嚴格監督檢查。

  全面落實民生工程預算。全市用于八大民生工程資金18.7億元,其中市縣兩級財政安排4億元,爭取上級補助6.1億元,籌集其他資金8.6億元。這些資金是在經濟下滑導致增收乏力,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導致支出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通過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籌集的。實施民生工程,有效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全面落實了義務教育階段各項補助政策,進一步完善了城鄉醫療衛生條件,順利實施了保障性住房建設,顯著改善了交通條件和人居環境。

  大力支持“創衛”“創模”工作。市本級財政投入“創衛”、“創模”資金超過1億元,專項用于建立鞏固“創衛”成果的長效機制,大力支持企業污染治理、環保能力建設、摩梭河和沿江污染整治、淘汰落后產能等,并建立了“創模”資金籌集、安排、撥付、監督的協調機制,保證了“創模”工作的順利推進。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全市財政安排社會保障和就業資金150,255萬元,增長57.5%,重點支持了攀鋼醫保并軌,原城鎮集體企業職工和返城知青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就業再就業,“金保工程”建設等工作;啟動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提高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水平,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

  促進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全市安排教育支出71,812萬元,繼續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困難寄宿學生提供肉食補貼,對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學雜費,以助學金等形式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給予資助。市本級安排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1,500萬元,比2007年增長29.9%,重點支持釩鈦磁鐵礦開發及釩鈦特色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組織實施重大關鍵技術和瓶頸技術攻關,增加社會公益研究和科技基礎建設投入。全市安排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6,756萬元,重點實施體育場館設施改造,支持市屬文藝團體改革,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和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全市安排醫療衛生支出26,939萬元,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財政補助資金,支持城鄉醫療救助、惠民醫療、重大疾病防治和社區衛生服務,著力改善農村醫療條件,提升公共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三聚氰胺檢測和患兒免費檢查治療。優先支持公共交通,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增添和更新營運車輛,提高了公交公司政策性虧損補貼金額。繼續加大計劃生育、檔案等其他社會事業的投入,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努力維護社會穩定。全市安排公共安全支出40,954萬元,重點支持了天網工程、政法隊伍裝備設施建設、武警部隊“四配套”設施建設、攀鋼等大企業周邊治安環境整治、清理勸返三無人員、全市平安創建活動和創綜治全國優秀市等工作,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赴藏區開展工作,努力維護奧運會期間社會穩定,切實加大對群眾信訪工作的投入,妥善處理關系群眾利益的問題,努力營造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

  4、完善體制,縣區財政困難有效緩解

  完善了市以下分稅制體制。按照“堅持財力下傾,促進共同發展”的原則,進一步理順了市與縣區的事權和財權關系,完善了市以下分稅制財政體制:將原市級固定收入契稅、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和教育費附加收入下劃縣區,并調整了市、區城建稅分享辦法;將城市設施配套費、排污費、水資源費、水土流失費等部分非稅收入實行市、區共享;將“不分享企業和行業”新辦獨立法人企業繳納的稅收和部分非稅收入下劃縣區共享;完善擴權強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試點縣加快發展。

  建立了市對縣區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按照縣區人均財力與全市人均財力差額、財政供養人員和轉移支付系數,確定市對縣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金額,促進了全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建立了市對縣區的激勵約束考核機制。把經濟發展、增收節支、化解債務、財政改革、監督管理、收支平衡等作為激勵約束考核的因素,調動了縣區政府發展經濟、增收節支、自求平衡的積極性。

  理順了縣區間橫向稅收分配關系。按照“理順征管關系、保障既得利益、實行增量共享”的原則,理順了三區之間交叉納稅企業稅收征管關系,出臺了市內企業跨區域分支機構稅收征管辦法,進一步規范稅收征管秩序。

  2008年,全市縣區級地方財政收入增幅較市級高39.6個百分點,縣區級收入占全市收入的比重為43.4%,較2007年提高7個百分點,縣區財政困難得到有效緩解,人均財力進一步提高,市與縣區以及縣區間的財力差距進一步縮小。

  5、多管齊下,財政管理改革成效顯著

  部門預算改革不斷拓展。完善了市級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管理辦法;加強對部門人員、資產等基礎數據的管理,建立了預算管理與人事管理、資產管理相結合的約束機制和審核機制;出臺了項目支出績效考評管理辦法,開展了績效考評試點工作。

  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首次將政府采購專項資金預算納入年初部門預算編制范圍,完善了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和計劃執行的相關制度,建立了政府采購預算財政內部審核程序。2008年市本級共完成政府采購10,828萬元,資金節約率為13.8%。

  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推進。大力推進了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截止2008年底,全市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已全部化解,37個鄉鎮完成“鄉財縣管”改革,占鄉鎮總數的84.1%。

  財政監督力度不斷加大。對2007年全市十大惠民行動資金進行了專項檢查,檢查金額達70,500萬元;加大了5萬元以上項目的財政專項資金跟蹤檢查力度;完善部分財政資金分配的公示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積極開展行政事業單位收支輪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等專項檢查工作,切實維護財經秩序。

  積極開展投資評審工作。全面推進了政府投資項目評審制度的實施,發揮了財政投資評審職能,對鐵路沿線衛生整治、車管所遷建等20個工程項目進行了事前控制性評審,審減金額達1,824萬元,審減率為26.2%,規范了投資管理,降低了投資成本,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2008年的財政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收支矛盾仍然比較突出,部門預算精細化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預算約束力還需進一步增強。為此,我們將認真聽取各位代表和委員的意見和建議,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加以解決。

  二、2009年財政預算草案及工作重點

  2009年,全市財政收入形勢不容樂觀。一方面,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的不利變化對我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全市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稅源減少,財政增收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執行增值稅轉型、取消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等財稅減收政策,將直接減少地方財政收入。與此同時,中央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采取擴大投資和刺激消費等措施拉動經濟增長,省、市出臺的加快災后恢復重建、支持企業發展、激活房地產市場等政策,以及我市實施“四個傾力打造”發展戰略,將有助于全市經濟止滑提速和爬坡上行,從而增加稅源;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攀鋼整體上市將補繳有關稅費,也將增加財政收入。增收、減收因素品疊后,全市和市本級財政收入都將保持一定的增長,但增幅有限。

  2009年,財政支出壓力十分巨大。一是加快災后恢復重建步伐,需要財政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兌現中央、省、市出臺的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各項政策,將增加財政支出。三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快投資力度,落實擴大內需等政策,需要財政大量投入。四是構建和諧社會,實施民生工程,加大民生領域的投入,需要增加財政支出。

  總體看,2009年全市財政工作機遇和挑戰同在,增收和減收因素并存,實現財政收支平衡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ㄒ唬?009年財政預算草案

  2009年全市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執行積極財政政策,緊緊圍繞“四個傾力打造”,保障經濟發展,保障民生民本投入,保障災后恢復重建,狠抓收入征管,狠抓管理創新,壓縮一般項目開支,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1、全市財政預算草案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結合經濟增長目標,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安排487,420萬元,同口徑增長1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29,790萬元,同口徑增長13.1%。剔除落實增值稅轉型改革、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政策調整變化的影響,全市財政收入比上年實際完成數僅增長4.2%。

  按現行財政體制計算,全市當年可用財力總額656,841萬元。根據《預算法》收支平衡的規定,相應安排支出656,841萬元,比上年增加16,179萬元,增長2.5%。其中:一般預算支出499,211萬元,比上年增加10,129萬元,增長2.1%。

  2、市本級財政預算草案

  市本級地方財政收入安排280,000萬元,同口徑增長1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74,000萬元,同口徑增長16.5%;基金收入106,000萬元,同口徑增長12.6%。剔除落實增值稅轉型改革、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及部分市級收入下劃縣區等政策調整變化的影響,市本級財政收入比上年實際完成數僅增長5.7%。

  按現行財政體制計算,市本級地方財政收入280,000萬元,加上級財力補助、專款補助和下級上解收入176,301萬元,收入總計456,301萬元。收入總計減去上解上級支出3,490萬元和補助下級支出96,844萬元,市本級當年可用財力總額355,967萬元。根據《預算法》收支平衡的規定,相應安排支出355,967萬元,比上年增加14,530萬元,增長4.3%。其中:一般預算支出249,967萬元,比上年增加2,651萬元,增長1.1%;基金預算支出106,000萬元,比上年增加11,879萬元,增長12.6%。在安排支出中,人員支出104,702萬元,占29.4%;公用支出8,072萬元,占2.3%;項目支出243,193萬元,占68.3%。項目支出中新增災后恢復重建專項資金7,312萬元,新增促進經濟增長專項資金3,000萬元,新增對縣區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和激勵約束考核財力補助2,000萬元。

  以上市本級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查批準。

  此外,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的要求,今年增加了提交市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審查部門預算的單位數量。現將市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已經審查的市農牧局、市教育局等十部門的2009年度部門預算(草案)提交大會,供代表參閱。

 ?。ǘ?009年財政工作重點

  2009年,全市財政工作的重點是“三保障、兩狠抓、一壓縮”。

  1、全力以赴保障經濟止滑提速

  充分發揮財政宏觀調控作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擴大投資、拉動內需,努力實現經濟止滑提速、爬坡上行。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促進經濟恢復性增長。在整合安排原有各類產業發展資金的基礎上,市本級新設立促進經濟增長專項資金3,000萬元。著力發揮好投資拉動作用,兌現重大產業化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財政激勵政策,完善投資和收益分享機制,創新政府投融資管理體制,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條件,創新機制,上下聯動,加快舊城改造步伐,推動炳二區、炳三區建設,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加大爭取政策、資金和項目的獎勵力度,進一步調動各級、各部門積極性,齊心協力爭取上級支持。繼續做大籌融資平臺,完善擔保體系,落實獎勵政策,努力緩解企業融資難等問題。

  推動農村改革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市本級安排農林水事務方面的支出10,987萬元,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11.5個百分點。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支持高標準、高技術、高品質、高效益特色農業基地建設。把農業基礎設施恢復重建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大力推進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農田水利、農業生態工程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完善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和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擴大覆蓋范圍。積極推進農產品食品安全體系建設。繼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支持農村土地使用權合理流轉和米易縣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增強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較大幅度增加農業補貼,及時兌現中央強農富農的各項補貼政策。整合支農資金,健全投入機制,通過財政補助、民辦公助、投資參股等政策措施,帶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三農”。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安排工業發展專項資金2,200萬元和兌現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資金2,800萬元,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推動工業布局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加大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促進企業技術更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能力。安排近6,000萬元支持園區發展和兌現園區財政體制政策,大力促進釩鈦產業園區和其他工業園區發展。引導企業技改資金、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以及節能專項資金等更多地投向釩鈦產業,傾力打造“中國釩鈦之都”。

  支持第三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設立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落實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大力促進房地產、現代物流、金融保險、中介服務、信息服務等服務業的發展。市本級財政將旅游業發展資金增加到1,037萬元,比上年增長20%,支持傾力打造中國陽光生態旅游度假區。

  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實好招商引資獎勵政策,支持縣區招商引資。出臺跨縣區水電水利項目稅收分配辦法,維護各方利益,促進水電水利項目加快實施,拉動經濟加快發展。嚴格執行調整后的市以下分稅制體制,兌現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和激勵約束考核政策,調動縣區政府發展經濟、增收節支的積極性,進一步緩解縣鄉財政困難,促進縣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想方設法保障災后恢復重建

  災后重建是2009年全市財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必須按照全市災后重建的總體部署,切實抓好財政資金和政策的落實。一是研究制定恢復重建分年度財政籌資方案,爭取上級支持,落實各級籌資責任。市本級預算內安排災后恢復重建專項資金7,312萬元,大力支持城鄉居民住房、學校、醫療機構和道路、橋梁、水利等基礎設施災后恢復重建。二是創新投融資方式,綜合運用稅費減免、財政補貼、財政貼息等政策手段,帶動社會資源參與重建。三是加強對災后重建資金的監管,規范資金使用范圍,堅決防止擠占挪用,確保重建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3、不遺余力保障民生民本投入

  按照“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公益事業和公共服務的投入,建立健全保障民生的長效機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城鄉居民收入正常增長機制。及時足額兌現各項惠農補貼政策,促進農民增收。切實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水平,落實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標政策。及時兌現未休年休假酬金和療養經費。進一步完善公務員津貼補貼制度,執行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推進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提高村社干部誤工補貼標準。足額兌現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其他各項政策,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二是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機制。支持棚戶區改造和采空沉陷區治理。研究制定保障性住房支持政策,多渠道籌集資金,采取實物配租、貨幣補貼等形式,進一步擴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圍。通過落實財稅政策、完善配套設施等措施,繼續推進經濟適用房建設,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的住房難問題。

  三是建立健全教育優先發展投入機制。市本級安排教育支出26,681萬元,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8.4個百分點,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的基礎上,執行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政策,支持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

  四是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和促進就業聯動機制。積極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五險合一”模式,支持發放社會保險卡,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妥善處理好原城鎮集體企業職工和返城知青參加養老保險問題,完善救助政策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支持實施更加積極的社會保險政策。實施就業促進政策,完善面向所有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和公共就業服務制度,支持穩定現有就業崗位,加快城鄉就業服務網絡建設,落實小額擔保貸款貼息、就業培訓補貼等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積極促進就業再就業。

  五是建立健全醫療衛生事業促進機制。繼續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落實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加快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六是建立健全科技創新保障機制。市本級安排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經費1,550萬元,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6.4個百分點,重點用于支持企業科技創新、釩鈦關鍵技術研究、科技人才和先進技術引進、重大基礎科研項目等,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七是建立健全鞏固“雙創”成果長效機制。加大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強化城市公共服務功能;繼續支持攀鋼等企業污染治理、節能減排;加大環境保護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創?!惫ぷ?,鞏固“創衛”成果,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增強城市魅力。

  同時,建立文化、體育、廣電等其他社會事業發展的穩定投入機制,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4、千方百計狠抓財政收入征管

  加強與稅務部門的協調力度,科學預測稅源,不斷完善收入征管和監控機制,依法征稅、應收盡收。繼續規范非稅收入收費項目和征繳管理,探索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加強政府非經營性資產管理,增強政府統籌財力的能力,提高公共資源使用效率。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按照省政府要求,逐步將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內管理。

  5、堅持不懈狠抓體制機制創新

  完善績效考評工作,建立考評結果的運用和激勵約束制度。加強項目庫建設,探索項目支出滾動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財務數據大集中監管系統,完善公務卡制度,規范職務消費行為。積極探索國有資產、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的有效管理方式,擴大非稅收入執收單位管理系統使用范圍。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將預算內、外資金安排的采購項目編入年初部門預算,逐步擴大定點協議采購實施范圍。擴大投資評審范圍,提高投資評審效能,努力降低投資成本。健全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的財政監管流程。

  6、精打細算壓縮一般項目開支

  2009年,我市支持經濟發展、災后重建、保障民生等剛性支出大幅增長,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按照省政府和市委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樹立過緊日子、過苦日子的思想,厲行節約,勤儉辦事,共渡難關。一是市本級日常公用經費壓縮5%。二是大幅度壓縮會議、出國、政府采購等一般性經費支出,其中會議經費壓縮10%,出國經費壓縮30%,政府采購專項資金壓縮40%。三是嚴格控制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嚴禁超面積、超標準建設和裝修。四是嚴格控制黨政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促進資源整合,避免重復建設和損失浪費。五是加大一般性項目清理力度,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在保障重點項目的基礎上,壓縮一般性項目支出。

  各位代表,今年的財政收支形勢十分復雜,全面完成財政收支預算,任務艱巨,意義重大。我們將在市委的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本次大會作出的決議,堅定信心,迎難而上,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齊心協力,求真務實,為圓滿完成2009年財政收支預算和各項財政工作目標而努力奮斗。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