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攀枝花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16-02-16     來源:市政府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市長 楊自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回顧“十二五”,我市建設發展取得新成績

  “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呈現持續下行的復雜態勢。面對嚴峻挑戰,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堅定不移推進“三個加快建設”“三個走在全省前列”,堅持不懈打好“六大硬仗”,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

  ——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與“十一五”末相比,地區生產總值由523.99億元增加到925.18億元,年均增長11.5%,人均GDP突破7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43.44億元增加到286.20億元,年均增長14.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38.78億元增加到53.34億元,年均增長8.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654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51倍。按統計新口徑初步核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286元增加到30362元,年均增長12.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757元增加到12861元,年均增長13.9%。

  ——城市品牌初步塑造。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動產業升級、城市轉型,中國釩鈦之都、中國陽光花城、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市成為彰顯我市新形象、體現發展新內涵的重要品牌。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釩鈦原料基地和潛力最大的釩鈦低(微)合金鋼機械深加工產業基地,成功舉辦中國(攀枝花)釩鈦產業博覽會,釩鈦及相關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大幅提升,初步實現了工業結構以鋼鐵為主向鋼鐵釩鈦并進的戰略轉變。啟動實施“五創聯動”,成功創建為省級森林城市,順利通過省級園林城市復審,加快構建區域性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花城景觀打造卓有成效,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5年保持在90%以上,初步實現了從生產型工礦城市向綜合型宜居宜業宜游城市的重大轉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探索出了一條“以體系為支撐、向特色要效益”的山區特色高效農業發展道路,成為全國以整建制形式躋身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兩個城市之一,是全省唯一的高效節水農業試點市,初步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特色農業的有效提升。在全國創造性提出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市概念并持之以恒推動建設,圓滿舉辦首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陽光花城·康養勝地”品牌成功打響,初步實現了從單一型旅游向康養旅游融合發展的創新突破。

  ——發展空間有序拓展。修編完成《攀枝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深入貫徹全域規劃理念,成功打造紅格、白馬等特色小城鎮,新型城鎮化建設走在全省前列。統籌實施舊城改造,全面啟動并有序推進新區建設,現代化新型城區初具規模,城鎮化率由60.1%提高到64%以上,建成區面積由54.6平方公里擴大到74平方公里。加快建設城鄉路網、電網、通信網,國省干線三年攻堅全面完成,炳仁路后段、龍密路、炳二區主干道、新密地大橋等建成通車,所有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電力主網結構更加完善,建成全國首個全光網城市。

  ——轉型活力持續激發。穩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組建國投、建設兩大集團,市屬經營性國有企業總資產較“十一五”末增加182%。市商行跨區域發展,市農商行組建運營,縣域及三農金融服務實現全覆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審批事項由434項減少到228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取消。資源稅改革、礦山復墾等納入全國試點,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成一批公共創新服務平臺,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居全省第二。招商引資累計履約項目1309個,到位資金2200億元,比“十一五”增長129.8%。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累計投入民生資金180.38億元,較“十一五”增加114.08億元,年均增長13.3%。城鎮登記失業率持續控制在3.7%以內,城鎮新增就業8.9萬人。在全省率先實現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市級統籌,養老、醫療社會保險待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3.3萬套、竣工2.1萬套,搬遷安置采煤沉陷區居民2074戶,住房保障覆蓋率達26.6%。初步建成區域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高地,基礎教育保持全省先進水平,普通高考成績連續七年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在全省實現“四個率先”,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建成省級以上臨床重點專科11個,市中心醫院被確定為攀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領頭醫院。全力打造“平安攀枝花”升級版,全面完成“六五”普法,群眾安全感測評滿意率年均達93.7%。妥善處置“8·29”煤礦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17個民族鄉鎮地區的生產總值從27.2億元增加到51.8億元,年均增長13%。農村貧困人口從85732人減少到19985人,貧困發生率從16.8%降至3.8%。

  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下同)增長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1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3%,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8%。一年來,我們重點抓了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首抓項目穩定社會投資。建立完善PPP項目庫,儲備項目43個,其中4個進入國家項目庫。金沙水電站、中國重汽礦用車生產線、觀音巖引水、馬鞍山水庫、梅子箐水庫(擴建)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攀鋼釩950生產線技改、桐子林水電站、大面山風電一期、萬家山光伏發電等項目竣工投產,銀江水電站正式簽約,毅德城、碧桂園等項目落戶我市。福建金飛魚、上海四極、天津致遠、湖南紅宇等知名企業與我市企業實現戰略合作。全年新簽約項目294個,其中投資額5億元以上項目46個。

  二是狠抓產業力促轉型升級。在鋼鐵、礦業、煤炭等傳統產業深受市場沖擊的情況下,機械制造產業逆勢增長12.9%,釩鈦特色產品進入軍工等高端領域,太陽能、風電等新興產業加速壯大,全省首個農風光互補項目在我市建成,工業多點支撐格局逐步形成。躋身全國首批區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釩鈦高新區成功創建為全國金屬材料領域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29.3%。著力做精現代特色農業,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突出品牌打造,加強市場營銷,強化科技支撐,不斷延伸產業鏈,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攀枝花)芒果產業發展論壇,新增芒果1.4萬畝、早春蔬菜2000畝。加快發展康養旅游產業,圓滿承辦第六屆四川國際自駕游交易博覽會,被納入中國大香格里拉旅游推廣聯盟,被確定為中國自駕游目的地試點城市,旅游總收入增長34.6%。制定《攀枝花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4-2020)》,電子商務產業園建成投用,電子商務營業額從2014年的4億元猛增至105億元。房產新政帶動房地產市場回暖,商品房銷量增長12.9%。

  三是細化舉措幫扶困難企業。進一步完善穩增長措施,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府搭橋貸款政策,設立攀西戰略資源開發投資基金,建立完善市級領導直接聯系企業、重點支持企業“紅名單”、企業首席服務員、以納稅信用換取貸款信用等制度。實施“兩降一緩三補貼”援企穩崗政策,企業少繳社會保險費8000萬元、緩繳2.34億元,發放穩崗補貼8452萬元。強化要素協調保障,85%以上的工業企業享受電價優惠,企業鐵路運費下降20%以上。發行全省唯一一支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21戶企業受益。積極引導企業轉型發展,攀鋼集團新增重軌產能45萬噸,東立科技、鋼城集團卓越釩業在新三板掛牌。

  四是深化改革凝聚發展動力。努力做好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先行先試各項工作,啟動實施重大科技攻關全球公開招標項目13個,攀鋼高鈦型高爐渣提鈦及綜合利用取得突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按計劃推進,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基本完成,特色農業保險擴大試點范圍,米易被納入全省首批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試點縣,鹽邊被確定為林權抵押貸款省級試點縣。在全省率先實現醫聯體全覆蓋,成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生態文明體制、養老保險制度并軌等改革穩步實施。加快對外大通道建設,新開通至深圳航班,麗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建成通車,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加快推進,攀大(理)高速公路開工建設。舉辦攀枝花—東盟經貿合作會、攀臺現代特色農業和康養產業合作交流會,與成都市、北京市西城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17億元,減免稅收1.39億元,扶持875人自主創業。引進專業技術人才516名,十九冶職工曾正超成為中國獲得世界技能大賽金牌第一人。全面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0073戶,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27億元,增長8.5%。

  五是優化環境打造宜居城市。“五創聯動”年度攻堅項目基本完成,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號,取得國家森林城市創建資格,完成國家園林城市申報準備,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9%。開展市區視野區環城生態景觀林建設,新增公共綠地2.69萬平方米。鄉村環境持續改善,新建幸福美麗新村76個、新村聚居點32個,建成農村廉租房161套。加快建設彝家新寨、民族團結進步新村,邊遠民族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六是改善民生共享發展成果。投入資金40.9億元,98項民生工程完成93項,其余5項因規劃調整等原因暫緩實施或跨年完成。全力推進扶貧攻堅,通過“五個一批”脫貧6704人。將農村低保標準從2500元/年提高到3251元/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應保盡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增加225元/月,資助困難群眾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比率達100%,大病保險制度全面實施。免除2.1萬名幼兒學前教育保教費,義務教育“三免一補”、中等職業免費教育實現全覆蓋。改造農村危房449戶,危舊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率達54%。在全國“2015地級市民生發展百強榜”中,我市名列第75位,位居全省第一。

  七是統籌施策發展社會事業。公辦和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斷提高,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檢查驗收通過率在全省僅次于成都,市建筑工程學校成為全國第二批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公立醫院全面實行藥品零加成,醫保實現省內定點異地及時結報,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省級考核名列全省第一。成功舉辦紀念攀枝花開發建設50周年系列活動,三線建設博物館、苴卻硯博物館建成開放。網格化服務管理實現社區(村)全覆蓋,法治示范創建工作全面開展,社會治理能力綜合測評位居全省第一,連續兩年在全省群眾安全感測評中位居前三。啟動創建四川省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在西南地區率先建成特種設備智能化監管平臺。全面加強生產、交通、食品、藥品等安全監管。穩步推進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扎實開展國防建設。人防、國安、檢驗檢疫、海關、氣象、供銷、檔案、機關事務管理、防震減災、地方志、郵政管理、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工作均取得新成績。

  八是轉變作風加強自身建設。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政風行風進一步好轉。加快推進政務服務窗口標準化體系建設,審批項目即辦率達71%。深入推進簡政放權,下放市級管理權限40項。著力打造“陽光政務”,主動依法公開行政權力事項6174項,市政府門戶網站躋身“全國地級市政府網站10強”。自覺接受各界監督,辦結人大代表建議134件、政協提案243件,辦理12345市民熱線和“市長信箱”反映事項15499件。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出臺市本級“三公”經費預算、差旅費管理等制度,市本級“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7.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壓實“兩個責任”,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查辦違紀違法案件380件。

  各位代表,受國際礦產品價格低迷、國內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等因素影響,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未能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未能完成市九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年度任務。同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不快,經濟抗風險能力較弱;二是道路、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交通瓶頸尚未完全破解;三是城鄉發展還不平衡,邊遠民族地區同步奔小康難度較大;四是民生事業欠賬較多,社會管理、城市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也還存在創新能力不強、執行落實不力等問題,離群眾滿意尚有差距。

  但令人振奮的是,五年來,我們危中尋機,推動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成功落地,加快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釩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快創建中國陽光康養產業發展試驗區,形成了“四區驅動”新格局!我們真抓實干,保障性住房、新農村建設、社保體系、社會治理等多項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獲得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等諸多殊榮,被授予“中國智慧城市推進成就獎”,連續三屆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開創了改革發展新局面!我們敢闖敢試,主動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戰略,積極爭創長江上游綜合改革試驗區,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南向開放門戶等戰略定位獲得國家及省上的肯定和支持,奠定了下一輪開發建設的堅實基礎!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我們堅定信心不動搖、克難奮進不懈怠,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這是市委正確領導,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各級各部門努力拼搏,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駐攀解放軍、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在攀創業發展的建設者、投資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布局“十三五”,推動轉型發展邁上新臺階

  “十三五”時期,是我市全面小康的決勝期、結構調整的加速期、城市轉型的關鍵期和全面改革的攻堅期。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結構調整持續陣痛、民生兜底任務繁重等多重挑戰,我們必須傳承“十二五”時期逆境奮發的昂揚精神,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國制造2025”、結構性改革等戰略機遇,加快重構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城市轉型步伐,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努力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快速度、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跨越式發展。

  根據市委《關于制定攀枝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市政府編制了《攀枝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已提交本次大會審議。

  “十三五”時期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以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為主線,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正確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立足自身實際,突出特色優勢,大力實施“三個加快建設”,全力抓好“四區驅動”,努力打造四川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攀枝花篇章。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中國釩鈦之都”的國內外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中國陽光花城”的發展活力進一步提升,“四川南向開放門戶”的區域地位進一步鞏固,基本實現“三個轉變”“兩個跨越”,即:由工礦基地向生態宜居城市轉變,由鋼鐵之城向陽光花城轉變,由三線建設城市向康養休閑城市轉變;由資源大市向經濟大市跨越,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圍繞上述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政府的主要任務是:

  (一)以創新發展為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堅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以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升級,加快建設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人均GDP保持全省領先。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2019年,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以協調發展為要義,筑牢底部支撐。堅持在協調共進中拓寬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后勁,加快推動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統籌推進城鄉建設,不斷增強園區集聚能力,縣區、園區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十三五”末,縣區綜合實力在全省排名提升,釩鈦高新區建成千億園區,城鎮化率達到67%,新增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

  (三)以綠色發展為遵循,提升城市品質。堅持生態為先、標本兼治,積極構建生態經濟、自然資源保障、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生態建設能力保障等六大體系,全面實現“五創聯動”既定目標,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市。

  (四)以開放發展為導向,夯實門戶地位。堅持以開放包容的理念推動轉型發展,深入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戰略,積極融入“成渝西昆貴”經濟圈,力爭將攀西—六盤水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攜手共建金沙江經濟圈,將我市打造成為四川通往南亞東南亞的發展高地。2018年,成昆鐵路擴能改造攀枝花至昆明段建成通車;“十三五”末,基本建成暢通安全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五)以共享發展為目標,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重,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努力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建成區域科技、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高地,群眾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顯著增強。2018年,70個貧困村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十三五”末,城鄉居民收入繼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三、奮戰2016,確保“十三五”開好局

  今年,是“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綜合研判,2016年可能是更為困難的一年,但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市委九屆九次全會等重要會議精神為指導,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以穩中求進為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全面改革創新為牽引,以“項目推進年”為抓手,圍繞“四區驅動”,堅定不移實施“三個加快建設”,著力抓好產業升級、城市轉型、改革開放、環境生態、民生改善、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千方百計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確保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爭GDP達千億,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建議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6%以上,第二產業增長8.5%以上,第三產業增長8.5%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以上;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速控制在3.5%以內;節能減排完成省上下達任務。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七個方面工作:

  (一)以項目建設為重點,著力穩增長促轉型

  ——強化項目帶動作用。將2016年確定為“項目推進年”,推行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開展項目建設“五抓五比”活動,實施重大項目89個,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8億元。加強項目庫建設管理,積極謀劃一批事關轉型發展和增添后勁的重大項目。健全落實項目會審、并聯審批、市級統籌、一線推進等機制,統籌協調要素配置,全力推進對傳統產業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基礎設施改善具有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爭取設立PPP項目財政支持基金,推動PPP模式運用于更多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公益性項目。強化項目全程服務和跟蹤督辦,著力解決好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

  ——力促工業企穩回升。開展降成本行動,對接爭取直購電、鋼鐵行業脫困優惠電價、留地電量等政策,協調進一步降低主要工業品鐵路運價,支持攀鋼、鋼城等企業優質資產和市水務集團上市融資,完善企業“紅名單”制度,用好應急轉貸、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等政策性資金。有序化解過剩產能,支持攀鋼、攀煤、鋼城、十九冶等企業深化改革、降本增效,鼓勵關聯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引導困難企業盤活存量、創新發展,推動鈦白行業兼并整合。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積極推行“風光林”“風光農”“風光水”等融合發展模式,培育壯大釩鈦、機械制造等特色優勢產業,努力搶占石墨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機。強化項目支撐,開工建設銀江水電站、億豐瑞廢棄低品位礦回收利用、一美能源儲能材料及高能電池等項目,加快推進金沙水電站、中國重汽礦用車生產線、鈦材深加工園、攀鋼釩氮合金擴能、攀鋼氯化鈦白等續建項目,確保攀鋼300MW矸石電廠、鋼城集團渣鋼鐵高效回收加工、安寧鐵鈦硫鈷綜合回收利用等項目竣工投產。

  ——推動現代農業擴面提質增效。圍繞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著力打造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大力推進農業集成創新示范農莊建設和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示范工程,鼓勵銳華等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向二半、高寒山區及邊遠民族地區延伸,加快發展烤煙、核桃、養殖、花卉苗木等有助于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優化種植烤煙12萬畝,新增早春蔬菜3000畝、特色水果1萬畝、優質林果2萬畝。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鼓勵支持農林科技人員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研究,推廣稻菜輪作、果蔬結合、種養循環等高效模式,提高良種覆蓋率和土地產出率。鼓勵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引導農業與康養旅游業互動發展。加快建設馬鞍山水庫、梅子箐水庫(擴建)、麻晃引水、太陽能提灌站等水利設施,新增和改善灌面5.8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2萬畝。引導農業化學投入品減量使用,強化農產品全程監管和責任追溯,守住農產品安全責任底線。扎實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

  ——促進服務業提檔升級。將2016年確定為“旅游提質增效年”,引進推廣先進康養模式,大力發展養老、養生、養心、商務會展等“旅游+”產品,加快推進阿署達、普達、紅格、自駕車營地等項目建設,辦好歡樂陽光節、四川冬季鄉村文化旅游節和全國首屆國際生態康養產業博覽會暨城市論壇,力爭論壇永久會址落戶我市。加快建設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培育壯大科技服務、文化創意、信息咨詢、金融保險等新興服務業,積極推進萬達廣場、御湖花都等重點項目,引導商業企業發展新業態。培育推廣“房地產+”新模式,用好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推動房地產市場有序去庫存。

  (二)以改革創新為重點,著力夯平臺添動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搶抓四川省被納入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機遇,制定專項改革方案,推進供給側改革,不斷提高改革針對性和實效性。做好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及人員分流再就業工作,加快國投集團、建設集團轉型步伐。抓好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擴大農村產權抵押融資、特色農業保險、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等試點,啟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造試點和農村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支持市級投融資平臺與政策性金融機構、風險投資機構等合作設立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實行電子營業執照及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探索建立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一體化機制,推進攀枝花學院創新創業改革試點,鼓勵金融機構設立科技專營支行。積極推進電力、稅務、教育、文化、衛生、審計、機關后勤保障等體制改革。

  ——加快推進試驗區建設。研究出臺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先行先試工作方案,充分發揮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釩鈦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平臺作用,大力實施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加快制(修)訂釩鈦類制品標準,力爭高溫碳化低溫氯化高爐渣提鈦、低成本高品質海綿鈦、鈦及鈦合金3D打印等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實現產業化突破。加大國家級釩鈦高新區建設力度,設立釩鈦投資基金,創建國家級高品質鈦產品產業化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科學編制石墨資源開發規劃和產業招商目錄,建立石墨制備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完善國家級陽光康養產業發展試驗區創建路線圖,力爭成為全省首批養老健康服務業發展試點城市、全國首批醫養結合試點示范城市。

  ——大力實施“互聯網+”戰略。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變革。以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為主線,積極開發基于互聯網技術、服務“中國制造2025”的特種鋼坯、定制鑄件等產品,加快建設中國釩鈦電子交易中心,加大對兩化深度融合項目及企業的扶持力度。以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市建設為契機,加快建設農村信息網絡和鄉村配送體系,與京東、騰訊等合作建設“攀枝花特色館”,支持26度果園等發展壯大,設立一批鄉鎮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建成縣(區)級農村電商服務中心4個。以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為載體,創新旅游營銷模式,積極發展“旅游+”產業。加快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和電商快遞園區,搭建互聯網服務平臺,推動商貿、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

  (三)以開放合作為重點,著力借外力促發展

  ——創新機制引資引智。加強產業研究和項目包裝推介,探索推行項目招商落地市場化運作模式。堅持領導帶隊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主動對接世界500強中國1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和知名商(協)會,積極參加首屆全球川商返鄉發展大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西博會等重大招商活動,確保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60億元以上。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社會力量組建創業俱樂部、創客空間等平臺,探索設立創新創業孵化專項基金。加快建設高端智庫和創新團隊,健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機制,為科研人才參與創業創新松綁。

  ——務實推動區域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加強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經貿交流合作。強化與毗鄰市州的區域合作,推動攀西經濟區一體化發展。深化同結對市州的友好合作,跟蹤落實與成都市、北京市西城區議定的合作事項。辦好第三屆西三角區域開發合作交流會。鞏固擴大攀臺(灣)交流合作成果。推動重軌、鈦白粉、彈簧鋼板、耐磨鑄件等拳頭產品擴大出口,支持攀鋼、鋼城、十九冶等企業深化外經合作。

  ——著力提升區位優勢。加快打造區域交通樞紐,扎實推進成昆鐵路擴能改造、火車南站、攀大(理)高速公路、市綜合客運中心及配套立交工程等項目,爭取開工建設三堆子大橋等項目,做好攀鹽(源)高速公路、攀宜(賓)沿江高速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開通至上海航班,努力推動攀大(理)鐵路、麗攀昭遵鐵路、攀枝花至水富段航運資源開發納入國家“十三五”專項規劃。加快打造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積極推進毅德城等項目,引導密地、攀青、新啟等物流項目差異化發展。加快打造區域口岸中心,對接參與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積極籌建海關保稅倉庫,力爭創建國家級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四)以城鄉建管為重點,著力強功能提品質

  ——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完善城市規劃體系,積極推進“多規合一”;努力做好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可行性研究,力爭啟動前期工作。推進花城新區循環滾動開發,加快土地整理、花城商務、碧桂園等項目建設,做好新政務中心、規劃展覽館、中心湖園林景觀等項目前期工作。合理規劃建設生活污水配套管網、生活垃圾中轉站等市政設施,抓好棚戶區、危舊房和老舊小區改造,按計劃推進觀音巖引水工程。啟動建設全國重點鎮,加快建設平地、格里坪、普威、漁門等省級試點鎮,新建幸福美麗新村40個,改善提升縣鄉道130公里、村道80公里。

  ——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探索建立生態文明目標考核體系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科學劃定生態紅線,啟動生態文明示范縣(區)創建工作。加大釩鈦、石墨等特色礦產資源的勘探和保護力度,避免無序開發、過度開發。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完成國家級蘇鐵保護區三期工程。深入實施“藍天、碧水、綠地、寧靜、潔凈”五大行動,探索環境污染治理第三方運維模式,建立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推廣部門聯動機制,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加強污染綜合防治,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5%左右。

  ——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緊扣節點推進“五創聯動”,確保完成年度任務。推行城區網格化管理模式,完善城鄉一體化數字城管體系,建立市區兩級指揮平臺及部門聯動調處機制,構建“一刻鐘社區便民服務圈”。深化市容環境整治,加強背街小巷治理,做好道路養護、街面保潔、揚塵治理等工作,確保通過國家衛生城市第二輪復審。加強城市交通管理,優化公交線網,整合停車站場資源,緩解交通擁堵、停車困難等問題。

  (五)以改善民生為重點,著力辦實事增福祉

  ——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加強學校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加快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和四十二中小、成都外國語學校攀枝花分校等項目建設,擴大公辦和普惠性幼兒園比例,推進省級示范性高中與薄弱學校集團化協同發展。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力爭承辦3—5項大型體育賽事。打造三線建設黨性教育基地,建成“渡口記憶”特色文化商業街、苴卻硯文化旅游街區,提高本土藝術團體創作演出水平,推動群眾文化繁榮發展。適時啟動“健康攀枝花”建設,加快推進花城新區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等項目;加強“三醫聯動”,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健全醫聯體運行機制和分級診療制度。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做好四川省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工作。

  ——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大力實施“六大扶貧工程”,因地制宜推動山區和邊遠地區特色種養業加快發展,增強貧困地區群眾造血能力。制定落實“五個一批”保障措施,建立完善扶貧績效考核與責任追究制度,做好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加大財政投入和資金整合力度,加快推進貧困地區水利、道路及通信網絡建設。加強糧蔬種植、水果栽培、畜牧生產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升貧困地區群眾就業創業能力。深入開展社會幫扶,引導各方力量共同推進脫貧攻堅。加大對城市貧困戶的幫扶力度。全年完成24個貧困村“摘帽”、7317人脫貧。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健全保險、救助、優撫三大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養老、醫療、生育、工傷等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做好扶老救孤、助殘助幼、就業創業等工作。健全基層治理體系,推動“六大特色社區”建設,深入開展“法律七進”活動。加快建設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落實重要信訪包案制度,依法處置各類矛盾糾紛。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強化監督管理,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完善食品藥品監管機制,嚴厲懲處制假售假行為,確保食品藥品安全。抓好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搬遷安置、后期扶持及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作。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進一步做好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工作。

  ——辦成一批民生實事。優化公交線路2條,實施路橋大修項目7個;新增45個行政村接入光纖寬帶;開工建設城鄉公辦幼兒園6所、農村義務教育教學用房1.33萬平方米;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4839套,其中改造棚戶區危舊房4743套;新增就業1.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5000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200人;啟動實施老舊(棄管)小區配電設施改造,用3年時間完成4.5萬戶電表改造;完成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改擴建;新建鄉鎮(街道)規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12個;為91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醫療救助。

  (六)以平穩運行為重點,著力防風險保運轉

  ——全力增收節支。堅持依法征管,深入挖掘增收潛力,加快培育新的財源增長點,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多措并舉增加可用財力總量。強化支出管理,細化預算編制,硬化預算約束,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全力保運轉、保民生。厲行勤儉節約,從嚴管理機關事務,按要求完成公車改革。加強監督檢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防控債務風險。完善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健全債務審批、統計分析、風險預警機制,合理控制舉債規模。加強政府債券項目庫建設,做好政府置換債券爭取工作。積極開展債務資金使用績效評價,綜合采取預算安排、盤活資產、轉貸置換、強化審計等措施,有效防范債務風險。

  ——優化金融生態。建立健全信貸需求常態化共享、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機制,探索開展貸款保證保險,提高金融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和處置,完善銀政企共同參與的金融風險聯合化解和處置機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區域性金融風險。依法處置企業債務危機,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高利貸等行為。

  (七)以狠抓落實為重點,著力轉作風樹形象

  ——善謀善成,提升政府創新力。問計于基層,求教于群眾,借智于專家,找準結構調整與經濟轉型的突破口,努力推動產業重構、二次創業。不斷完善決策咨詢、政策研究、調研成果轉化等工作機制,努力打造學習型、創新型團隊。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在破解要素難題、優化工作流程、推動項目落地等方面出新招、求實效。進一步求變求新、簡政放權,以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

  ——求真務實,提升政府執行力。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強調執行和落實。必須堅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對確定的目標、制定的政策、部署的任務,不折不扣落實到位,推進政府工作提質提速。加強績效管理、督促檢查、信息反饋、情況通報、責任追究等制度建設,狠抓跟蹤問效,著力解決選擇性執行、變通性執行等問題。

  ——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公信力。配合市人大積極穩妥推進地方立法,加快構建符合我市實際、接軌國際規則的城市法律體系。主動接受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扎實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信息公開、結果公開。加強行政道德建設,言必行、行必果,以行動驗證表態,用實踐兌現承諾。

  ——正風肅紀,提升政府約束力。按照“五個必須”要求,守紀律講規矩,加強自我約束,做到令行禁止。強力整治慵懶散慢浮僵等不良風氣,嚴肅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辦事不公、吃拿卡要等行為。層層壓實“兩個責任”,切實促進政風行風明顯改善。

  各位代表,新常態需要新作為,新作為開創新局面!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攀枝花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大力弘揚攀枝花精神,直面困難,迎難而上,二次創業,再創佳績,為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審核: 何強   責任編輯: 王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