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2-01-26 來源:攀枝花市統計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2021年,全市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三個圈層”合作,市場活力持續回升,PPI保持高位運行,企業加快產能釋放,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全市工業經濟呈現穩中向好、追趕進位的良好態勢,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主要特點
?。ㄒ唬氖兄菖盼豢矗淮蜗踩恕⑦M入“前十”。2021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分別高于全國(9.6%)、全省(9.8%)、“十四五”年均增速目標(7.5%)0.3個、0.1個和2.4個百分點,為2017年以來首次超過“省平均”,居全省第9位,為2015年以來最高水平。
圖一:2021年全國、省、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對比(%)
?。ǘ脑露茸兓矗汾s進位、穩中有升。2021年1-2月,受基數影響,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開局分別低于全國、全省22.4個、3.7個百分點,經過逐月努力縮小差距,于10月追平全省,再到12月實現反超全國、全省0.3個、0.1個百分點,位次由年初的全省17位提升至全年第9位。
?。ㄈ钠髽I效益看,行情向好、利潤高漲。1—11月,全市規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993.9億元,同比增長18.2%;實現利潤總額181.6億元,同比增長98.3%,分別高于全國(38%)、全省(39.4%)平均60.3個、58.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規上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9.1%,高于全國(7%)、 全?。?.2%)平均2.1個、0.9個百分點。
二、運行情況
?。ㄒ唬┲鲗袠I拉動明顯。2021年,全市規上工業32個行業大類中,有24個行業增加值呈增長態勢,增長面為75%,較上年提升15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電力等八大主導行業增加值合計增長9.9%,對全市貢獻率為88.5%,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8.8個百分點,拉動作用較去年提升5.7個百分點。
?。ǘ┲攸c企業拉動有力。2021年,全市388戶規上工業企業中,累計產值增長的有318戶,增長面82.0%,較上年提升13.5個百分點。從產值前50強企業看,全年產值合計增長28.1%,較上年提升21.8個百分點,其中有48戶呈增長態勢,對全市工業產值的貢獻率為83.9%,拉動全市產值增長8.3個百分點,拉動作用較去年提升2.1個百分點。
?。ㄈ┊a品產量有增有減。2021年,全市納入規上工業統計的54種中類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39種,增長面72.2%。其中:鐵礦石原礦產量9319.7萬噸,增長6.1%;鐵礦石成品礦3259.6萬噸,增長22.0%;生鐵624.8萬噸,下降2.5%;粗鋼606.4萬噸,下降2.5%;鋼材524.1萬噸,下降8.3%;商品混凝土512.2萬立方米,增長13.5%;水泥388.3萬噸,增長10.7%。
(四)工業投資增長較快。2021年,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7.2%,較上年提升7.5個百分點,高于全省(9.7%)7.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9位;工業性技改投資增長21.6%,較上年提升3.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17.5%)4.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9位。
?。ㄎ澹┚皻庹{查狀況良好。2021年,全市96戶參與景氣狀況調查的規上工業企業中,有效報表企業94戶,占樣本總數的97.9%,其中,大型企業6戶,中型企業33戶,小微企業55戶,從景氣狀況看:有90.4%的企業認為四季度生產經營狀況為一般或良好;從產能情況看:有81.9%的企業認為四季度生產經營狀況為一般或良好;從生產預期看:有89.4%的企業對下季度的生產經營狀況持一般或樂觀態度。
三、幾點建議
?。ㄒ唬┳ズ霉I形勢研判,強調度。各縣(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工業經濟運行的動態監測,高度關注價格走勢、增加值率、生產成本等因素對全市工業經濟的影響,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點問題,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努力提高駕馭和監測工業運行的能力。
?。ǘ┳ズ弥攸c企業生產,穩支撐。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跟蹤了解,高度關注攀鋼、鋼企、二灘、龍蟒、華容能源等骨干企業的生產經營走勢,促進富邦破產重整等重點項目早日開工,推動龍蟒50萬噸氯化鈦渣等竣工項目達產滿產,盡快形成有效產能,確保全市工業經濟健康平穩發展。
(三)抓好升規入庫培育,添后勁。全面梳理篩查現有工業企業,對有發展潛力、符合發展方向的企業納入準規上工業庫,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盡早做大做強,盡快升規入庫。全力加快推進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實施工業投資項目動態管理,加大跟蹤協調,做好要素保障,加快竣工投產步伐。
?。ㄋ模┳ズ霉I數據質量,夯基礎。各縣(區)、行管部門要繼續落實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全市統計工作聯動;共同把好統計數據質量審核關口,督促企業建立健全統計臺賬,在追求經濟指標增長的同時,高度重視產值與電力、能耗、產量、稅收等關聯指標的趨勢匹配,力爭形成“齊抓工業經濟發展,共管統計數據質量”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