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攀枝花市經濟運行情況簡析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1-05-24 來源:攀枝花市統計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4月份,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不斷鞏固,全市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全省排位不斷提升,與全國、全省增速差距不斷縮小,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穩定恢復態勢。
一、工業生產保持平穩
1—4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6%,增速居全省第14位,較一季度提升1位;全市兩年平均增長6.9%,較一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全國、全省增速較一季度分別回落4.2、1.4個百分點,全市僅回落0.1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30個大類行業中有21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增長面為70%。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25.8%,金屬制品業增長24.3%,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7.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7.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12.3%。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52種納入全市規上工業監測的產品大類中35種累計產量保持增長,增長面為67.3%。其中,鐵礦石原礦下降3.1%,鐵精礦同比增長17.4%,生鐵增長8.2%,粗鋼增長13.2%,鋼材下降0.7%,水泥增長24.8%。從用電數據看,1—4月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2.3%,其中制造業增長23.9%。
1—3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5.34億元,同比增長91.9%,兩年平均增長16.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9%,比2020年1—3月份提高3.16個百分點。
二、投資增速高于全省
1—4月,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15位,較一季度提升4位;兩年平均增速8.6%,較一季度提高2.9個百分點;全國、全省增速較一季度分別回落5.7、2.4個百分點,全市僅回落0.5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87.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3.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6.2%。從結構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9.5%,產業投資增長11.4%,民生及社會事業投資增長36.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5.5%。民間投資貢獻增大,全市民間投資增長3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5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4位;拉動全市投資增長16.1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的貢獻率為84.4%。
三、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1—4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39億元,同比增長25.3%,增速居全省第16位,較一季度提升3位;兩年平均增速6.1%,較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全國、全省增速較一季度分別回落4.2、2.0個百分點,全市僅回落0.3個百分點。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5.05億元,同比增長25.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34億元,增長26.1%。
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13.66億元,同比增長52.9%;商品零售68.73億元,增長21.0%。
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商品零售額31.22億元,同比增長19.8%。從重點商品看,納入統計的16大類商品中,13類呈增長態勢,其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4.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6.0%,日用品類增長9.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9.7%,家具類增長31.8%,通訊器材類增長51.8%,汽車類增長37.5%。
四、財稅金融增長較快
1—4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2.63億元,同比增長57.7%。其中,稅收收入16.48億元,增長25.6%,非稅收入16.15億元,增長112.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58.92億元,增長60.4%。
1—4月,稅務局組織收入60.13億元,增長72.5%。其中,稅收35.99億元,增長29.4%。
截至4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127.83億元,比年初增長1.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723.72億元,比年初增長2.6%。
五、物價小幅回落
1—4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1.1%。八大類價格指數“一升七降”,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上漲0.9%,衣著類下降1%(其中畜肉類下降7.5%),居住類下降4.4%,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5%,交通和通信下降0.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下降0.6%,醫療保健類下降2.1%,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下降1.7%。4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2%。
1—4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6.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同比上漲4.4%。其中,4月份PPI同比上漲9.8%,IPI同比上漲9.1%。
在全市經濟持續恢復的同時,我市主要指標兩年平均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物價通縮壓力依然高于全國和全省、工業漲價不漲量、投資新開工項目不足等問題需引起重視和關注。
下一步,要緊盯目標,找問題補短板,抓增量挖存量,雙向發力促全市經濟持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