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攀枝花市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0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10-03-25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2010年2月24日

  在攀枝花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覃發樹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攀枝花市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0年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見。

  一、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9年是“十一五”以來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沖擊,全市上下在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積極主動應對困難和挑戰,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充分發揮投資和消費的拉動作用,加快災后恢復重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有效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較好地完成了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24.08億元,增長11.2%,高于計劃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0.32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00.06億元,增長12%;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03.7億元,增長10 %。人均GDP達到36562元,位列全省第一。民營經濟逐步壯大,全年完成增加值157.07億元,增長19.5%,占全市生產總值的37%,比上年提高4.7個百分點。發展質量明顯提高,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1.16億元,同口徑增長14.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4.9億元,同口徑增長18.4%;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61元,增長12.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75元,比上年增加412元,增長8.2%。

  (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農業生產穩步增長。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 34.03億元,增長4.8%;糧食總產量、蔬菜、特色水果分別增長0.6%、4.3%和17.9%;烤煙面積達15.3萬畝,實現煙葉收購32萬擔;肉類總產量6.77萬噸,增長4.2%;水產品產量增長25.8%。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新發展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8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新發展農民專合組織78個。早春蔬菜、特色水果、畜牧水產等優勢農業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擴大。米易縣、鹽邊縣被確定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培育縣。

  新農村建設積極推進。完成農村通鄉通村公路建設312公里,全市已有42個鄉(鎮)實現通暢,353個行政村實現通達;新建沼氣池6260口,解決了8.99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大竹河水庫開工建設,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灌區設施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村勞務開發力度加大。積極引導返鄉農民工再就業,轉移和輸出農村勞動力9.3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6.66億元,增長8.3%。支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發放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各類財政直補資金8643萬余元。米易縣灣丘—埡口片區、鹽邊縣紅格片區成為首批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

  (二)企業效益下滑有所遏制,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去年,全市工業盡管受價格下跌、市場不穩、產銷銜接難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但在擴大內需政策的拉動下,鋼材、鈦白粉等主要產品價格回升、市場需求逐步增加,規模以上企業中90%以上恢復生產,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總體上升,全市工業經濟逐步回升。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80.72億元,增長12.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268.07億元,增長13%。

  規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增長。鈦白粉、三氧化二釩、高鈦渣、鐵礦石、原煤、鋼材產量分別增長112.5%、64.9%、48.9%、22.5%、11.6%、8%;釩鈦、鋼鐵、能源、化工支柱產業累計完成產值570.6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總量的77.4%。工業企業培育力度加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401戶,比上年凈增37戶。

  園區建設步伐加快。工業集中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承載能力大大增強,全市各類工業園區集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30戶,其中,釩鈦產業園區入住企業達78戶,投產企業52戶,釩鈦園區經濟實現平穩增長,全年完成投資31.4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50.3億元,增長28%,完成增加值18.1億元,增長31.2%。

  企業效益下滑有所遏制。受工業品市場價格低迷的影響,2009年前8個月全市大多數工業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到 9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扭虧為盈。1-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達31.4%,盈虧相抵后利潤總額為11.96億元,同比下降55.1%,企業效益下滑勢頭逐步得到遏制。

  (三)市場消費穩中趨旺,服務業發展加快

  商貿服務業發展較快,城鄉消費市場繁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2億元,增長18.4%,比計劃目標高4.4個百分點。以北京華聯、摩爾百盛、蘇寧電器、必勝客、歐洲房子等為代表的知名服務品牌效益明顯,沃爾瑪已與我市簽約確定入駐,連鎖經營、特許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商貿流通業態快速發展;改造提升了52個城鄉集貿市場,農村消費市場增長加快,“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擴大消費政策成效顯著,全市新建“萬村千鄉”農家店110個,總數達185家,全市“家電下鄉”產品銷售量達到3.21萬臺(件),汽車(含摩托車)下鄉銷售1.09萬臺,兩項合計財政兌現補貼農民達1527萬元;消費提檔升級,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品市場表現活躍,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發展,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1%,汽車消費增長較快,全年累計銷售20896輛,增長29%。

  旅游經濟穩步增長,旅游項目建設加快。啟動了阿署達、大黑山旅游區、蓮花鄉村旅游區、米易親水戲水等旅游項目,金海.開元名都五星級酒店前期準備工作全面完成,二灘國家森林公園、格薩拉生態旅游區4A級旅游景區建設順利推進。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4.77億元,增長23.7%。

  現代物流經濟逐步發展。密地糧食物流節點、煙草物流中心、米易攀西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倮果散貨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中心建設積極推進。

  市場物價整體保持平穩。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累計同比上漲0.7%,全年單月漲幅在正負1%之間波動,其中食品價格累計漲幅0.9%,單月漲幅變化不大。

  金融保險健康運行。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92.96億元,比年初增長25.2%;金融機構社會信用投放總額408.58億元,比年初增長27.1%;保險行業實現保費收入12.5億元;廣發證券入駐我市,證券業實現營業收入1.44億元,同比增長124.8%。

  (四)重點項目扎實推進,投資拉動成效明顯

  2009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在投資拉動戰略的推動下,呈現出完成總量大,增長速度較快的態勢,是“十一五”以來投資增速最快的一年,全市累計完成投資264.76億元,增長40.6%。

  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優先啟動了一批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和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先導性、基礎性作用的項目,農林牧漁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等方面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三次產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99.9%、50.3%、28.6%;更新改造、基本建設投資分別完成115.22億元、96.91億元,增長72.1%和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80.1%;其他投資完成30.37億元,增長371.1%。

  資金保障能力加強。積極爭取到位國家和省基本建設項目資金3億元,其中,重大民生和社會事業項目爭資額2.3億元,占爭資總額的77%;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及外國政府貸款3000萬美元;順利完成1.82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工作;爭取發行10億元地方企業債券工作取得進展;爭取國家開發銀行10.2億元貸款進入評審階段后期。

  擴大內需和災后重建有序推進。貫徹落實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和加快災后恢復重建政策,加強監督檢查,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順利完成擴大內需項目56個,完成投資5.8億元;按照全省“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要求,災后重建工作有序推進,促進了災區生產生活條件的恢復和災區經濟的發展振興,全市累計完成災后恢復重建投資26.15億元,全市完成農房重建12553戶、維修加固49369戶;教育、衛生、交通、水利等災后重建項目正抓緊建設。

  項目建設穩步推進。2009年全市納入重點建設和考核的“四個一批”重大項目共100個,年計劃投資126.4億元,全年完成投資135.4億元,其中,竣工21個,在建(含新開工)61個、儲備18個。工業項目建設加快,新竣工工業項目180個,在建工業項目220個,其中,攀航鈦業2000噸/年鈦錠及鈦材加工項目、中禾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鋼城集團5000噸海綿鈦、白馬球團二期和干法旋窯水泥技改項目、天倫化工配套項目、華鐵釩鈦脫硝催化劑載體二氧化鈦等項目全面竣工;攀鋼1.5萬噸海綿鈦、富邦200萬件釩鈦汽車制動轂一期工程、攀煤100萬噸焦炭、攀鋼新鋼釩公司高爐煤氣干式除塵及TRT工程、攀陽釩鈦煤基直接還原綜合利用、金光化工10萬噸金紅石鈦白粉等項目積極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較快推進,濱江大道上段已建成通車,沿江快速通道西區段已開工建設,小沙壩污水處理廠、炳二水廠及原水管線、渡口橋南立交系統、新密地大橋等項目按計劃順利推進。對外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成昆鐵路新線已完成預可研,上報國家鐵道部待批,昭~攀~麗鐵路全面啟動項目前期工作,攀-麗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已開工建設,攀-宜沿江高速公路正在抓緊前期準備;仁和220KV輸變電工程竣工,馬上坪、一枝山220KV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觀音巖、桐子林、金沙、銀江水電站等項目積極推進,緬氣入攀天然氣項目正完善項目核準申報材料,其他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五)改革開放扎實推進,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各項改革繼續深化。鄉鎮機構改革順利完成;水務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市、縣(區)水務局相繼掛牌成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完成確權面積356.72萬畝,發放林權證7478本;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完成;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米易縣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穩步推進。妥善解決國有企業改革遺留問題;全力推進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和投資項目并聯審批改革工作;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水價、電價、成品油價格等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積極推進,資源開發新機制逐步形成;科技、教育、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正式啟動,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推進。

  開放合作成效顯著。實施充分開放合作戰略,與涼山州簽署了區域合作協議,加強了與昆明及周邊其他市州的聯系交往,先后在上海舉行了投資說明會,在成都舉辦了攀枝花現代物流業招商引資推介會,參加了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協作會,特別是在第十屆西部博覽會上,簽約項目30個,投資總額158億元;引進了昆鋼集團、成都金海置業、三森集團等企業。招商引資成績斐然,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227.48億元,增長25.6%,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外貿進出口受金融危機影響,增速下滑,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4997萬美元,同比下降61.9%,其中,出口總額8458萬美元,同比下降67.1%。

  (六)環境保護力度加大,節能減排成效明顯

  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不斷鞏固、擴大和提高“雙創”成果。交通管理、環衛和園林綠化等工作進一步規范,著力抓好“五亂”整治,深入開展“七進”活動,著力打造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風貌示范點56個。全市全年各級財政投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資金達1.02億元。

  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大。圍繞重點產業、重點耗能企業、重點節能技改項目,以建設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為突破口,以工業污染源治理為核心,推廣應用節能減排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積極支持攀鋼高爐渣制備精四氯化鈦等為代表的10大循環經濟示范項目;攀鋼、德勝集團、安寧鐵鈦等10項重大節能示范工程建設加快推進;狠抓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關閉淘汰了攀鋼新鋼釩公司、市廣川冶金公司等16戶(其中列入全省淘汰落后產能的15戶)企業的落后產能, 預計2009年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比2008年下降7%;攀鋼發電廠及6號燒結機脫硫項目通過驗收,新建360m2燒結機投入試生產。1號、2號燒結機如期關閉,新建第二臺360m2燒結機項目順利啟動,省、市政府限期治理項目全面完成。

  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進展。按照《攀枝花生態市建設規劃》要求,強化農村環保工作,加大生態細胞建設,成功建成5個環境優美鄉鎮、17個文明村、260戶生態家園;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深入推進,全年完成營造林17.73萬畝。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城市環境保護和治理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73%、93%,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名列全省第三名。地表水環境質量優良,各監測斷面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水域水質標準,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8.2%。

  (七)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扎實抓好學校災后重建,啟動實施了“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全市校安工程完成22.2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95億元,確保了教學正常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效推進,職教攻堅計劃順利實施,落實了藏區學生“9+3”免費教育招生計劃,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普通高考取得好成績;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加強;深入實施教育民生工程,提高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公用經費和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受益學生達10.9萬人,免除5.56萬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完成了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衛生事業加快發展。積極應對甲型H1N1流感,采取措施加強防控,有效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農民46.61 萬人,參合率達93%;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35個災后衛生重建項目順利推進,市中心醫院第二住院大樓,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和鹽邊縣中醫院等重點衛生建設項目進展順利;鄉鎮衛生建設項目、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以及災后重建計生服務站項目積極推進。“科教興攀”深入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增強,釩鈦綜合利用和特色生物資源產業化科技推進行動取得新進展,全年組織實施市級以上重點科技項目34個、科技合作項目4個;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成效明顯,國家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新材料實現產值149億元;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研發模式初步形成。文體事業穩步發展。農村書屋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得到加強,積極申報“苴卻硯石刻技藝”、“平地迤沙拉談經古樂”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認真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95.1%和96%。省民運會場館建設積極推進,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繼續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5‰以內,低于省下達指標,檔案、地震、“五五”普法、人民防空、婦女兒童、民政福利、殘疾人工作等各項社會事業扎實推進。

  惠民行動進一步深入。大力實施八項民生工程,全市投入民生工程資金11.5億元,省列38個,市列32個項目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新增城鎮就業1.6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7725人,其中“40、45”等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69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社會保障水平提高,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擴面進展順利,養老保險覆蓋人數達39.31萬人,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8.73萬人、19.51萬人和19.27萬人,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39.26萬人和21.42萬人。

  城鎮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建設得到加強。全市建設經濟適用房5210套,廉租房348套,對4515戶低收入家庭發放了廉租住房貨幣補貼888.34萬元。沉陷區治理和棚戶區改造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 30.79萬平方米。

  各位代表,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為: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工業經濟運行效益降低,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滯后,與工業強市、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需要不相匹配,發展基礎需進一步增強;資源環境趨緊,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生態環境建設任重道遠;城鄉居民就業壓力大,維穩工作任務繁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在發展中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

  2010年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速增效、加快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沖刺之年,展望新的一年,我們將密切關注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科學研判積極應對。

  從國際看,在各國經濟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經濟步入了復蘇進程,但復蘇的基礎比較脆弱,世界經濟復蘇道路將會緩慢曲折。從國內和全省看,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應對危機的一攬子政策作用明顯,全國、全省經濟在逆境中實現了較快增長,但發展的基礎還不穩固,經濟發展中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中央將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但在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上將更加注重化解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和風險。省委、省政府抓住災后重建、擴大內需和西部大開發的發展機遇,以“鞏固回升,加快發展”為工作基調,繼續擴大投資、促進消費,加快建成一批重大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民生項目,改善發展條件,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綜合分析各種因素,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相互交織,我們既面臨著嚴峻挑戰,也面臨著難得機遇。國家實施積極的宏觀調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兩個加快”、“三個全面推動”的發展戰略,為我市交通、能源、城市基礎設施和特色產業等戰略性大項目建設提供了良機;我市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全面加速,民生得到明顯改善,保持經濟較快發展仍具備一定的基礎。

  2010年全市經濟工作總的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緊緊圍繞“四個傾力打造”戰略目標,牢牢把握“提速增效、加快發展“的工作基調,按照關鍵在投資、重點在工業、核心在結構、落實在項目的思路,立足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民生,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二五”實現更快更大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010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安排如下: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5%以上。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5%,第二產業增長15%(其中工業增長15%以上),第三產業增長11%。這樣安排主要基于以下考慮:一是我國及全省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積極向好,國家宏觀政策將保持其連續性和穩定性,安排13.5%的經濟增長目標有利于增強信心、穩定預期,對擴大城鄉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和保持社會穩定也是十分必要的。二是與“十一五”規劃相銜接,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考慮到“十一五”前四年GDP已完成年均增長13.5%的目標,要確保完成“十一五”規劃的終期目標,今年GDP增速必須達到13.5%以上。三是分析今年的增長因素,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方面,我市“十一五”以來推進的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具備實現13.5%發展增速的產能支撐條件,只要工業產能能夠得到有效釋放,就能夠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另一方面,占我市工業總量50%的國有大企業增量有限,同時考慮發展中諸如市場變化、國家調控鋼鐵產能過剩等不確定性因素,難以支撐更高的增長速度。四是針對今年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和嚴峻性,安排13.5%的預期目標是不低的,也是對我市加快發展的一次重大考驗,實現這一目標難度很大,需要我們開動腦筋,真抓實干,拼搏奮進。

  ---固定資產投資確保完成300億元以上。這樣安排主要考慮到:一是適度擴大投資是保增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應對經濟形勢、搶抓擴大內需機遇、實現經濟預期增長目標的必然選擇。二是積極對接國家和全省擴大內需政策以及我市“投資拉動戰略”的實施,力爭成昆鐵路新線攀枝花段、昭-攀-麗鐵路、觀音巖、桐子林水電站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大竹河水利工程、攀-麗高速公路以及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今年保持投資規模的適度增長,也是具備一定支撐條件的。三是受政府資金緊張、民間投資乏力、企業發展信心和投資能力不足、房地產市場面臨進一步調整等因素影響,保持全市投資穩定增長的難度仍然較大,需要我們不斷挖掘潛力,創造條件加倍努力,力爭實現。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以上。這樣安排主要考慮到:今年國家繼續擴大內需,尤其是促進消費需求,將加大民生支出,努力提高農民和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進消費增長。同時,隨著我市綜合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住房、汽車、旅游、餐飲娛樂等消費熱點的持續升溫以及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城鄉居民消費將保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分別控制在8.1萬噸、1.8萬噸以內。這樣安排主要考慮到:一是國家非常重視節能降耗工作,并將其作為考核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約束性指標。二是隨著我市循環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全市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增強,我們能夠在工業、建筑等領域實現一定程度的節能降耗。三是“十一五”開局以來,通過采取措施,全市單位能耗逐步下降,節能降耗形勢趨于好轉,初步預計2009年累計下降16.4%,“十一五”前四年完成總目標的74.5%,今年節能安排下降6%,就能確保完成“十一五”下降22%的目標任務,但難度非常大,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努力實現節能降耗的約束性目標。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這樣安排主要考慮到:一是國家將進一步加強收入分配宏觀調控,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社會保障方面投入逐步加大,城鄉低保補助水平將得到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二是落實支農惠農政策,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和良種、農具等補貼,大力開展農民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增加農民收入。三是我市保持經濟較快發展有利于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提高。

  ---城鎮新增就業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以內。這樣安排主要考慮到:在金融危機持續沖擊的背景下,工業企業裁員,新增就業崗位的難度加大,加之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城鎮新增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新增就業等,加劇今年的就業形勢。但今年各級政府將從維穩大局出發,完善和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加強社會保障工作,著重抓好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和零就業家庭、農村困難家庭人員的就業再就業工作。進一步發揮民營企業和服務業在就業中的作用,吸納更多的勞動者就業。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0‰以內。這樣安排主要考慮到: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嚴格執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特別是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我市人口增長率已逐步下降,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0‰以內是可行的。

  實現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們將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強農業和農村發展活力。一是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推進現代農業基地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積極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推進以特色水果、早春蔬菜、優質烤煙、畜牧水產、林業生物等主導產業為重點的標準化基地建設,抓好煙葉新區和打葉復烤廠等項目;力爭把米易、鹽邊打造成省級現代農業基地強縣;推進“四川攀枝花鹽邊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抓好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引進臺灣企業和農民來攀創業。二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堅持不懈地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三是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水利設施建設,加快大竹河水庫、農村灌區續建與節水改造等項目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加大農村能源建設,治理水土流失,改田改土,盡快實施二灘水庫淹沒區脫貧幫扶規劃,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四是全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建設“美麗富饒文明和諧安寧河谷”,編制好米易、鹽邊兩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總體規劃,推進攀枝花新農村建設;積極發展農村社會事業,不斷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強縣、鄉、村三級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基本建立起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逐步試點并推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五是努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做大農產品品牌,形成多元增收、穩定增收、持續增收的發展格局,加強農民工培訓,促進勞務經濟穩定發展。

  (二)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努力實現工業提速增效。一是強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以重大產業項目為重點,以產業園區為載體,以企業為主體,搭建和利用各種平臺,實行政府、園區、企業、中介聯動,狠抓產業招商和項目的落實,促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與承接產業轉移的有機結合。二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抓緊制定實施支柱產業振興規劃,重點抓好全市“6+2”產業布局和規劃,加快推進鋼鐵、釩鈦、能源、化工、礦業、機械加工六大主體產業和太陽能、生物兩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主體產業要集約發展、規模發展和品牌發展,延長產業鏈,新興產業要盡快找到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編制和出臺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方案,為攀枝花工業產業定位提供指導,為工業招商引資提供項目支持,提升全市產業發展層次。三是抓好產業園區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盡快改善企業入駐條件;緊緊抓住省上加大園區建設的有利時機,加快園區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打造信息、物流、技術、融資等服務平臺,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建設優質高效的管理服務體系,增強園區的服務功能。四是抓好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重點抓好釩鈦資源綜合開發示范基地建設,加快攀鋼1.5萬噸海綿鈦、18萬噸高鈦渣二期、新鋼釩燒結系統技術改造二期工程等一批新的項目盡快竣工達產增效,充分發揮新經濟增長點的效益和作用。五是推動企業加快技術創新。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圍繞產業鏈進行整合,主動與大企業配套協作,實現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和專業發展,提高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六是搞好要素保障與協調,在電力供應上,多爭取用電指標;在能源供應上,要早做安排,早做預案,確保煤炭和成品油的正常保供;在運輸保障上,積極做好銜接、協調和調度工作。

  (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第三產業升級。一是突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按照省二級物流節點城市要求,加快現代物流體系硬件基礎設施和軟件系統建設,重點推進密地商貿服務型物流園區、格里坪生產服務型物流園區、仁和總發綜合服務型物流園區、金江工業物流中心、米易攀西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設,加快市煙草物流中心,市糧食物流中心建設;切實加強現代物流信息系統建設,重點抓好與成都、昆明兩個一級物流節點城市的物流信息和物流聯運搭接工作,進一步加強區域物流合作;培育發展物流龍頭企業,培植壯大第三方物流市場;重視金融保險、信息、專業中介等新興服務業態的發展。二是加速發展民生性服務業。按照“傾力打造陽光生態旅游度假區”的要求,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著力構建集運動休閑、觀光度假為一體的現代化旅游體系,帶動服務業持續繁榮;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重點推進炳二區、炳三區、仁和片區、西區片區的開發建設力度;提升商貿流通業,加快各類批發市場、專業市場、零售市場的建設和改造升級速度;繼續挖掘農村市場消費潛力,依托“萬村千鄉”、“社區雙進”市場工程,加強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建設改造一批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培育一批農產品批發龍頭企業,落實“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相關補貼政策,促進農村消費。

  (四)著力保持投資適度增長,不斷優化投資結構。一是繼續實施投資拉動戰略,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抓好100個“四個一批”重大項目,確保完成全社會投資300億元以上。對接國家投向,優化投資結構,突出重點領域和行業瓶頸的項目,加快建設和啟動一批進出口大通道、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涉及“三農”、民生和社會事業等領域的重大工程,推進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重點加大交通、能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加快建設攀-麗高速公路;力爭開工建設成昆鐵路新線攀枝花段,昭-攀-麗鐵路具備前期開工條件;加快建設炳仁路后段、渡口橋南立交系統、新密地大橋、炳二區主干道、沿江快速通道西區段等地方重點工程;全力推進炳三區建設,開工建設一批城市路網工程;加快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步伐;推進觀音巖、桐子林、安寧河梯級水電站和馬上坪、一枝山220kv輸變電工程及太陽能示范電站等能源建設項目,繼續做好金沙、銀江水電站、緬氣入攀、成品油入攀項目前期工作。二是扎實推進擴大內需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切實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和資金管理,按照“三個百分之百”的要求,加大項目推進力度,確保中央擴大內需項目早日建成,發揮效益;進一步明確災后重建項目的責任單位和實施主體,加快災后重建項目實施,特別是學校、醫院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重建力度。三是強化項目推進統籌協調,加強項目建設管理。繼續實施重大項目領導聯系制度,完善重點項目協調機制,協調解決好項目建設中面臨的項目報批、用地、環保、資金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切實做好移民、征地、拆遷等工作;強化項目管理, 重點抓好招投標、工程監理、資金使用和質量管理等環節,提高建設資金使用效率。四是加大籌融資力度,推進政府投資項目的實施。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國省項目資金,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政策的契機,準確把握國家資金投向,加強項目包裝、申報,努力爭取中央和省更多的項目資金投入,帶動全市經濟社會更快發展;另一方面爭取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更多的使用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五是做好重大項目儲備,保持重大項目建設連續性。

  (五)培育壯大民營經濟,積極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以創建創業型城市為方向,積極實施創業發展計劃,優化全民創業環境,推進創業平臺建設,積極培育各類創業主體,引導和鼓勵全民創業,充分釋放民智、民資、民力;做好民營企業跟蹤服務,從融資擔保、技術改造、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全方位壯大民營企業群體,促進民營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要從發展定位、政策扶持和體制機制上,繼續為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拓寬思路、提供動力、優化環境,發揮好縣區經濟的發展潛力,提升縣區經濟整體實力;建立完善促進縣區經濟發展的激勵機制,鼓勵和支持各縣區依托各自的資源優勢、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和增長潛力,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縣域支柱產業,壯大經濟實力和財政實力。

  (六)不斷深化體制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一是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努力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繼續解決好國企改革遺留問題;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加快推進公共財政體系建立;深化資源價格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體制改革,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步伐;搞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二是加強開放合作。深化與毗鄰市、州的傳統友好合作關系,搶抓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的機遇,開拓東盟市場,構建全方位開放合作的新格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多方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加強招商引資,注重招商選資,積極招大引強,加強簽約項目跟蹤落實工作,力爭全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完成260億元;加快市內企業“走出去”步伐,提高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程度,積極拓展和擴大外貿出口。

  (七)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促進經濟和生態可持續發展。一是加強節能減排。狠抓重點企業節能,繼續淘汰落后產能,重點推進鋼鐵及化工行業余熱余壓利用、燃煤工業鍋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一批重大節能工程建設;統籌加快推進其它領域重大節能工程,推進建筑節能,實施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強化機關節能,繼續開展全民節能減排行動;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治理,重點抓好農村污染源頭防治工作。二是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總量減排,建立起有利于低投入、高產出、少排放、可循環的發展機制,繼續抓好重點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試點示范工作,重點推進攀鋼利用轉爐煤氣發電第二臺55MW機組、煒源科技項目、鼎好科技30MW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攀鋼10萬噸釩鈦磁鐵礦直接還原等項目。三是全面開展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攻堅工作。確保攀鋼集團3#、4#、5#燒結機脫硫治理、攀鋼集團江5#、江6#廢水治理、城市污水處理廠及管網配套建設等重點項目按期完成,務求降低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順利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四是搞好生態市建設。按照《攀枝花生態市建設規劃》要求,大力實施六大體系中的重點項目,確保實現規劃目標;繼續抓好天保和退耕還林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強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大力實施生態項目建設。

  (八)努力改善民生民本,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一是繼續深入實施“民生工程”。安排好項目和資金,增加財政投入比重,爭取辦成一批群眾期盼的大事實事。二是穩定和擴大城鄉就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拓寬就業渠道,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城鎮新增勞動力、零就業家庭和失地無業農民等困難群體就業問題;扶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積極引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千方百計穩定就業。三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全力推進統籌城鄉社會保險工作,繼續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穩步推進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完善城鄉社會救助制度,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四是提高教育和醫療服務水平。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城鄉免費義務教育的各項政策,切實做好包括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內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工作,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健全教育助學體系,優化教育結構,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重點加快市中心醫院第二住院大樓、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醫技樓建設,搞好市二醫院職業病防治中心及外科住院大樓前期開工準備,完善規劃,適時啟動建設,抓好社區和鄉鎮醫療機構建設,深化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逐步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能力。五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及煤炭采空沉陷區治理。加大廉租住房建設力度,廉租房補貼4900戶,新增廉租住房房源4500戶。六是突出抓好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教育、衛生、廣播電視、文化和群眾體育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民運館建設,做好全省第十三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召開的各項準備工作。開展攀枝花大劇院前期工作。七是加強安全生產,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八是繼續開展“五五”普法,積極推進婦女兒童、檔案、審計、老齡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創造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

  (九)謀劃長遠發展,抓好“十二五”規劃編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全力抓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重點要做好幾項工作。一是在深化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抓緊形成“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組織起草規劃綱要草案,開展總體規劃的研究起草工作,明確“十二五”時期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等,形成總體規劃框架。二是研究提出納入國家、省上規劃的重要指標、重大工程和項目、重大改革和政策措施。三是強化銜接協調,確保各級各類規劃在發展目標、項目布局、政策手段等方面有機統一。四是創新規劃理念和編制方法,完善工作機制,為專家咨詢論證、群眾建言獻策、社會廣泛參與創造更為便捷有效的通道,增強規劃工作的民主化水平,提升規劃的科學化水平。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的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本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統一思想,振奮精神,齊心協力,狠抓落實,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而努力奮斗!

  名詞解釋和說明

  1、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情況:2008年攀枝花GDP現價年報數為4276138萬元(年鑒數據),經過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我市2008年GDP現價修正為4146711萬元(現價),扣除2008年的物價因素后,按2005年可比價計算為3721732萬元(不變價);2009年我市GDP快報數為4240750萬元(現價),按2005年可比價計算為4140214萬元(不變價),增速=4140214/3721732=11.2%。

  2、“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中央財政支持下,商務部2005年在全國開始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引導和鼓勵城市大中型流通企業延伸連鎖經營網點到農村,在縣城建配送中心(店),到鄉鎮和村建便民連鎖“農家店”。

  3、四個一批:即竣工投產一批,加快建設一批,爭取開工一批,加快前期一批。

  4、兩集中、兩到位:即按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將部門的行政審批職能向一個內設機構相對集中,該內設機構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將行政審批權向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授權到位,行政審批事項在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到位。

  5、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指藏區學生在全面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再到內地接受3年免費職業教育。

  6、八項民生工程:即加大教育助學、勞動就業、扶貧解困、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百姓安居、道路交通、環境整治方面的投入力度,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7、兩個加快:加快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

  8、三個全面推動:即全面推動災后恢復重建、全面推動“八項民生工程”、全面推動“一樞紐、三中心、四基地”發展規劃實施。

  9、第三方物流市場:第三方物流是指生產經營企業為集中精力搞好主業,把原來屬于自己處理的物流活動,以合同方式委托給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同時通過信息系統與物流企業保持密切聯系,以達到對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種物流運作與管理方式

  10、“社區商業雙進”工程:商務部自2006年以來持續推動的旨在促進社區商業網點配套和服務功能提升的重點工程,其主題為“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

  11:三個百分之百:即項目百分之百按期開工,配套資金百分之百到位,檢查組提出的問題百分之百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