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務服務管理局2019年工作總結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0-09-30     來源:攀枝花市政務服務管理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攀枝花市政務服務管理局

2019年工作總結和2020工作安排

 

一、2019年工作總結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為民服務能力。

1. 加強窗口隊伍建設,提升大廳管理水平。一是制 《窗口前臺工作人員輪崗管理辦法》, 建立 窗口首席代表定期值守前臺的長效服務機制。二是修訂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員考核辦法,建立大廳窗口工作人員臺賬,客觀翔實反映窗口工作人員的實績。1-11月,共受理辦件3321238件,辦結3310160件,按時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99.86%。

2. 嚴格執行“兩集中、兩到位”制度,推動政務服務“一門辦”。一是清理規范公共服務事項。對照《四川省公共服務事項基本目錄(2019年版)》,在認領省級事項413項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拓展服務范圍,增加本市事項239 項,為攀枝花規范公共服務管理奠定 基礎。二是在2018年全面實現行政審批事項100%進駐的基礎上,將進駐事項范圍重點向其他行權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延伸,按照“能進必進”的原則,將除因場地限制和涉密等事項外的依申請類事項100%進駐。截至目前,市級政務服務大廳共計進駐各類政務服務事項達1514項,各縣(區)進駐事項達4706項

3. 深入落實“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推動政務服務“一窗辦”。對企業開辦、工程項目建設、不動產交易登記等需跨部門協同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通過全面整合簡化,制定統一審批流程圖,推行“一家牽頭、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審批服務模式,實現“一次排隊取號、一窗綜合受理、一套申報材料、統一窗口出件”。對醫保、社保、公安等部門事項,全面推行綜合柜員制,設立若干綜合服務窗口,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的服務模式,實現各部門進駐事項在綜合窗口之間“無差別”受理。對市教育和體育局、市農業農村局等9個年辦件量較少或季節性辦件的部門事項,統一設立綜合服務窗口,通過相關部門向政務服務部門授權直辦或委托代辦的方式,實現“一窗分類辦理”。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市、縣(區)兩級“一窗分類辦理”改造工作,全市共計5848項進駐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統一窗口出件”,占進駐事項的94%,辦件量達305.6萬件。

4. 加大事權下沉力度,推動政務服務“就近辦”。秉承“重心下移、事權下放、服務下沉、便民快捷”的服務理念, 逐項 劃分下沉事項 切實做到權責分明。同時組織承接機構經辦人員業務指導和培訓,全面推行辦件質量評查制度,確保承接機構能夠接得住管得好辦得了。截至目前, 實現352項市級權限審批服務事項“全市通辦”,1596項縣(區)權 限審批服務事項“縣(區)域通辦”,1320項市、縣(區)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在鄉鎮(街道)及以下便民服務機構“就近辦”, 讓企業 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

5. 全面優化再造審批服務流程,推動政務服務“一次辦”。一是拓寬容缺審批服務范圍。向縣(區)大力推廣容缺審批服務工作經驗, 打破“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后再受理”的傳統審批模式,實行“容誤后改”“容缺后補”, 實現全市2774項政務服務可容缺審批服務,全年累計提供容缺審批服務12000余件次。二是全面推行郵遞快達服務。在市、縣(區)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全部設立“最多跑一次”郵政服務窗口,全面開通辦理結果郵遞快達服務,最大限度讓企業群眾少跑腿。全年累計為企業群眾提供郵遞快達服務2萬余件次。三是推出7×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在 各級 政務服務大廳 設立7×24小時自助服務區,將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納入自助服務終端 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務。全年累計為企業群眾提供自助政務服務6000余件次。四是大力精簡紙質材料申報。推進辦事材料目錄化、標準化、電子化,推動證照、辦事材料、數據資源共享互認,減少不必要的重復舉證。截至目前,全市共計7650項政務服務事項辦理全流程實現“最多跑一次”,占事項總數的93.76 %,其中315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零見面”辦 理,2776項實現“零材料申報”。

6. 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政務服務“一網辦”。一是根據省上統一部署,全面完成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攀枝花旗艦店(3.0版)上線運行工作,按照“應上盡上、全程在線”的要求,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涉密事項外,將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政務服務事項100%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運行。截至目前,全市共計7847項(子項)政務服務事項具備網上辦理功能,占事項總數的96.18%。二是按照全省統一安排部署,從企業群眾辦事視角,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出172項套餐式、主題式、場景式服務,將一批高頻跨部門審批服務事項全面整合簡化,推行“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一個窗口接件、一個系統辦結”的審批服務模式。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行政許可事項承諾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減少62.05%,一批高頻跨部門審批服務事項辦理環節平均減少30%以上。

7. 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大幅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根據國家、省、市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統一部署,于今年5月全面啟動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將工程建設項目劃分為五大類,并將每一類項目細化分解為四個審批階段,編制公布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中介服務事項清單、下放事項清單,分類 分階段編制工程建設項目統一審批流程、辦事指南、申請表單、運行規則等,定制開發集“網上申報、統一受理、并聯審批”等功能于一體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全面推行各審批階段全流程“一個窗口接件、一套申報材料、一個系統審批、一套機制運行”的審批服務模式,將工程建設項目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審批總時限由原300余個工作日壓縮至120個工作日以內。

8. 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強化政務服務監督評價。印發《關于落實四川省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方案的通知》,搭建政務服務滿意度“即辦即評”評價系統,實時接受辦事群眾和企業滿意度評價。今年以來,共接受群眾和企業滿意度評價29463人次,滿意率達99.86%。推行窗口工作人員佩戴工作證上崗制度和服務信息公示制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開通現場投訴、電話投訴、書面投訴、熱線投訴、網上投訴等多種利益訴求渠道,受理群眾咨詢和投訴舉報,群眾咨詢和投訴受理率、回復率均達100%。建立政務服務滿意度第三方評價機制,采取定期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采取電話回訪、問卷調查等方式,主動接受群眾和社會各界滿意度評價。建立健全政務服務投訴處理機制,實行投訴舉報快速處理首問責任制,切實保護投訴個人隱私和合法權益。全年共受理各類投訴建議176件次,按時辦 結176件次,按時辦結率100%。

9. 創新開展政府網站為民服務能力集中點評活動。圍繞企業和群眾關心的政府網站重點、熱點欄目,設置五大類20余個測評指標,組織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到政務大廳講解本單位網站功能、自助服務開展情況等,展示各單位“網絡理政”能力,邀請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和辦事企業群眾代表及第三方群體代表等,采用現場體驗、部門推介、測評打分等相結合的方式,分批次集中對市級各部門網站為民服務能力進行集中點評,“感同身受”地指出各部門網站為民服務欄目存在的問題和差距,限期整改落實,“以點帶面”全面提升政府網站為民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信息化水平,力促交易服務提質增效。

2019年11月底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場交易項目共708個,其中:建設工程項目受理321個,成交281個,預算價21.67億元,中標價19.60億元,節約資金2.07億元,節約率9.56%,完成額較上年增長7.96億元;政府集中采購項目受理320個,成交272個,預算金額0.61億元,中標金額0.54億元,節約資金0.07億元,節約率10.33% 土地礦產交易項目受理18個,成交17個,起拍價12.90億元,成交價13.15億元,增收0.25億元;國有資產交易項目受理49個,成交49個,起拍0.96億元,成交價0.96億 元。

1.不斷完善 公共資源交易 制度體系。一是促進 公共資源交易規范有序。完善《攀枝花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場各方誠信管理辦法》,修訂進場交易各方現場規則,從加強誠信系統建設、建立失信檔案、失信記錄應用等方面進一步規范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場各方交易行為、約束進場各方行為、促進公共資源交易公平競爭。認真執行開標現場違法行為記錄制度,對現場發現的違規行為,立即予以糾正,對拒不糾正的,記錄在案, 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處理。 二是 規范全市政府采購網上競價。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財政局聯合制定《進一步規范市級政府采購網上競價的通知》工作規則,將市級網上競價端口開放給各縣(區),搭建全市統一的政府采購網上競價系統,提升全市政府采購網上競價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陽光化。截至11月底,市本級203 個政府集中采購項目采用 網上競價模式,占集中采購總量的63% ,大大降低采購人成本,提高 采購效率。 三是 全面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市本級公共資源交易機構本著充分發揮統一交易平臺的服務功能原則,對依法必須招標的企業投資工程項目進場交易從“要申請”到“主動開放”交易場地,取消企業投資工程項目進場交易前的審批環節和書面申請,取消招標信息加蓋行政監督部門備案章布招標信息的前置條件,兩個“取消”實現服務角色的轉變。

2. 深化 公共資源交易 平臺整合共享。 一是 積極推進數據共享。全面實現 與“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四川省)”的互聯互通、數據同享;搭建政務外網,監控系統與省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平臺成功實現對接,省政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能夠實時調取、查看我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的專家抽取室、監督室、開標室、評標室以及開評標區的公共走廊部分的音頻、視頻;及時上傳交易數據,保障交易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全面性。 二是 積極推進資源共享。全面面向社會開放場地,建立非強制進場項目進場交易通道,允許政府采購項目社會代理機構進入市本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共享資源。截至11月底,社會代理機構進場項目21個,涉及金額0.62億元。

3. 實現 公共資源交易 全流程電子化。 一是 促進電子化交易提檔升級。我市建設工程、政府采購、土地(礦權)、國有資產交易項目從2019年6月1日起全面 實現 從發布招投標信息、網上報名、網上下載標書、網上繳退保證金 、電子編輯投標文件、電子開標、電子輔助評標的全流程電子化,減少 招投標文件編制的失誤率,變“群眾跑”為“網上跑”, 促進 公共資源交易更加公開透明和公平公正。截至11月底 完成電子化項目40個,涉及金額9.63億元。 二是 跨區域遠程異地評標工作常態化。我市建設工程類項目異地遠程標工作從2018年底開始正式啟動,2019年步入新階段和常態化, 與宜賓、遂寧等地就電子化平臺跨區域遠程異地評標和信息共享達成合作協議,按照協議內容配備相應的監控設備,與共建方積極探索跨市州的遠程異地評標監督工作。截至11月底 完成遠程異地評標項目16個,涉及金額1.75億元,其中以我市為主場的遠程異地評標項目就達到12個,涉及金額1.35億元,有力降低我市招標人、監督機構的異地開評標的工作成本,實現多地專家共同評審。 三是 強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網絡信息安全技術。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系統建設達到國家要求安全等級,同時獲得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頒發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最高級別“三星”認證證書,保障了信息安全,更加安全、優質、高效地為廣大的招投標參與主體提供服務。實現全省CA證書和電子簽證兼容互認,降低了投標人的成本,確保了網絡信息安全。

4. 強化 公共資源交易 綜合監督。 一是 積極探索公共資源交易信用評價體系。由市政務服務管理局牽頭組織各行業主管部門積極探索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信用評價體系,根據我市公共資源交易目前工作實際情況,將分散在各行業主管部門管理的信用管理評價體系整合為全市統一的體系。 二是 強化技術防范手段。強化公共資源交易機構的現場監督手段,采用臉譜識別、建立呼叫系統和全方位視頻網絡監控系統等高科技手段對招投標現場進行全面監督。對監督人、代理機構、業主等進場交易主體分類按照紅黃藍分類發放馬甲, 要求統一著裝進場,提高辨識度,更好的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 強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廉潔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工作,制定和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現場服務管理、信息發布等制度,加強信息公開,主動接受各方監督。全面排查廉政風險點,科學評定風險等級,切實強化對公共資源交易重點環節、重點崗位廉政風險的源頭治理,梳理全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并向社會公開。 四是 精心構建服務標準化體系。以創建全省“示范交易中心”為契機,圍繞創建活動總要求、目標任務,認真查找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目前在優化服務、場地建設、流程化設置、數據共享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分解任務,細化責任,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著力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質量,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各交易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三) 圍繞突出“三個服從”,扎實推進新址建設

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溝通協調機制,固化工作臺賬,圍繞突出“三個服從”,扎實推進新址建設工作:一是服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積極對接市大數據中心,突出新址建設政務服務大數據配套服務功能,努力達到依托全市最大對外綜合服務平臺展示我市數字經濟、大數據產業民生成果的目標;二是服從“放管服”改革工作,依托政務信息化,為我市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提供支撐;三是服從辦事群眾訴求,解 決辦事過程中的堵點痛點,優化為民服務。截至目前,我局已完成新址辦公用品、家具、進駐部門需求統計,功能布局設置以及信息化建設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市大數據中心、基建弱電設計的對接,可研報告、設計報告的評審等工作,并根據新址搬遷所需辦公家具、廣告宣傳和信息化建設相關資金需求,向政府提交資金申請報告,市領導對新址信息化系統建設相關資金情況已做批示。按照市領導批示,已通過由市經信局再次組織專家對新址信息化系統建設設計報告的最終技術評審。認真做好新址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上市財經委員會會議審議的相關準備工作,及時對接相關部門,修改完善上會文件資料。根據新址現場施工進度,針對各進駐部門新址搬遷二次裝修相關問題,及時組織召開溝通協調會議,再次組織21個單位5個批次93人集中開展現場實地勘察,明確進駐區域劃分以及二次裝修需求。就新址銀行窗口裝修相關問題協調擬進駐新址的5家銀行及中建三局進行溝通,以確保新址銀行窗口順利進駐開展相關業務。

二、存在的問題

(一)政務服務質量有待提升。 通過近年來 ,在 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 ,我市政務服務環境雖有了明顯改善,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廣大企業群眾的期待還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主動創新推動政務服務工作的意識,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效率不高、服務方式單一,實體政務服務大廳 功能布局還不夠科學合理,公共服務事項進駐率還不高等。

(二)政務服務平臺功能還不完善。 由省政府統一投資、統一建設的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雖已全面上線運行,但與之配套的政務云、大數據、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庫、社會信用信息系統等支撐系統尚未建成,無法通過平臺直接對申請人提交的各類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進行甄別,導致很多政務服務事項在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上僅具備網上查詢功能,無法通過平臺直接受理或辦理,可網上直接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比例較低。

(三)公共資源交易工作還未完全實現“應進必進”。 按照國務院和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和“應進必進”的要求,全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國有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絕大部分進入了平臺交易。但由于管理體制的原因,產權交易、醫療器械采購、公車拍賣、司法罰沒收入處置等尚未納入市級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2019年國家和省級公共資源交易目錄尚為公布,待國家和省級目錄公布后,我市將根據上級目錄編制本級目錄,將未納入市級統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的項目全部納入,推進我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應進必進”工作成效。

三、2020年工作安排

(一) 繼續加強“放管服”工作。

1. 深入開展政務服務對標專項行動。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標準開展政務服務對標專項行動,堅持以企業、群眾實際需求為導向,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規范和精簡辦事流程,簡化辦事環節,推進一批高頻跨事項辦理環節減少30%以上,各縣(區)各部門行政許可事項承諾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平均減少60%以上,力爭實現7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分類辦理”,市、縣(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在2019年基礎上繼續推出50項高頻事項套餐式、情景式、主題式服務,努力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

2. 優化大廳布局,健全服務功能。結合新址搬遷,全面優化市政務服務大廳功能布局,豐富完善各類便民服務設施設備,拓寬實體政務服務大廳進駐事項范圍,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應進必進”,推進市、縣(區)實體政務大廳分類綜合窗口改造,全面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審批服務模式。

3. 加強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完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功能。按照“應上盡上”的要求,將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全面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運行和辦理,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加大網上辦件平臺的宣傳和引導,大幅提高網上辦件平臺使用率。

(二) 繼續推進“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工作

1. 不斷提高公共資源交易的智慧化水平。優化招投標電子交易系統,進一步提升各類型交易項目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功能,增加全流程電子化項目數量和跨區域合作的遠程異地評標項目數量。實現音視頻監控自動刻錄,減少人工環節,提高業務處理智能化。

2. 積極探索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信用體系建設。打破部門信息分割,將公共資源交易機構、財政、住建、交通、水利等各行業部門在公共資源交易過程中的信用評價、行政處罰決定、違法違規行為(不良行為)記錄等通過互聯推送進行整合,積極推進信用管理在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和監管中的應用。

3. 深化交易服務標準化建設,拓展標準化的廣度和深度。全面構建以服務事項、工作流程、辦事指南、崗位作業和管理制度等為一體的服務標準化體系,梳理更新服務事項,優化服務流程、固化服務標準、完善服務配套制度,增強標準化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可操作性。

4. 做實風險體系建設,實現交易廉政風險精準防控。聚焦風險防控,構筑“人防、物防和技防”三防體系。以崗位廉政風險防控系統建設和“行政監督+紀檢監督+公眾監督”三位一體現場監督體系為保障,做實“人防”。以全方位多角度音視頻適時監控和評審物理隔離為基礎,做實“物防”。以全流程電子化為重要手段,做優“技防”。

(三 )繼續扎實推進新址搬遷建設工作

下一步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對新址搬遷的工作要求,倒排工期,按時間節點完成市財經委會議審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審定、辦公用品及家具的采購、信息化系統施工建設招投標和運行調試、協調新址進駐單位進行二次裝修等工作,依法依規全力推進新址建設工作,確保順利搬遷新址。

 

審核: 何強   責任編輯: 王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