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專利創新活躍 專精特新“小巨人”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4-12-25     來源:中國政府網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中小企業是創新的重要力量,是中國經濟韌性、就業韌性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記者從12月2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4年我國中小企業專利創新活躍,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達到55.1%,較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1.46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擁有32.74萬項發明專利,占全國企業發明專利總量的11%。知識產權在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小微企業專利產業化率創新高

“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廣泛分布在各個行業領域,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梁心新表示。

202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促進中小企業專利轉化運用作出部署。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中小企業專利創新更加活躍,保護和運用能力持續提升。2024年,我國中小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達到55.1%,較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其中,小型、微型企業產業化率分別為57.8%和36.7%,連續兩年持續提升,并創“十四五”以來新高。中小企業的有效發明專利中,獨立研發產生的比例為75.3%,較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

“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除了需要加大自身研發投入外,也需要加強專利技術供給,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專利轉化運用的主要供給側。”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表示。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以產學研為紐帶,推動各地中小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強化協同創新和技術對接,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加速成長。今年1月至11月,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5.5萬次,同比增長19.1%。

知識產權納入專精特新評價指標體系

近期,工信部發布了《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旨在引導優質中小企業進一步提升專精特新發展水平。“知識產權能夠直接反映企業創新質量,是專精特新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關鍵核心指標。”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商超指出。

目前,中小企業專精特新評價指標體系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能力和成長性等方面設置23個指標,其中4個指標考察企業知識產權情況,權重為18%。“比如,在評價企業創新產出方面,我們引入‘發明專利網絡點度中心度’指標,考察企業專利推廣運用情況。在評價企業專業聚焦方面,采用‘發明專利集中度’指標來考察企業聚焦細分領域深耕細作的成效。在評價企業國際化發展方面,采用了‘PCT國際專利’指標。”商超說。

截至目前,我國已涌現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2024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專利創新方面表現突出——擁有發明專利數量32.74萬項,戶均22.3項,占全國企業發明專利總量的11%。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明專利密度領先,每千名研發人員平均擁有發明專利數量364項,每億元研發費用產生的發明專利數量72.7項。值得注意的是,約1/4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展了產學研合作專利申請,從高校科研機構受讓專利技術成果的占比達16.5%。

商超介紹,工信部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入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推進工程,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兩部門正加快打通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和高校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系統的數據接口,將高校科研機構的存量專利進行分類匹配,完成后能夠實現面向中小企業的專利精準推送。”商超說。

審核: 雷雨陽   責任編輯: 楊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