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綠色本底 書寫生態答卷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5-01-02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西區“水墨金沙”遠景。

  2024年1-11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96.1%,無重污染天;8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為100%,前三季度水環境質量排名全國第23位;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2024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踐行“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要求,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我市水環境治理典型經驗做法獲生態環境部激勵表揚,市生態環境局獲評“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先進集體”。

  全面推進美麗攀枝花建設

  “今天9點到16點40分,總發電量為58.3度,收益23.39元。”日前,在米易縣草場鎮龍華村,村民黃承銀打開手機在國家電網App上查看實時發電量和收益。看著日漸增加的數字,他笑得合不攏嘴:“以前用電掏錢。自從在自家屋頂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板,曬著太陽就能賺錢,安逸!”

  這種變化,來自龍華村的低碳村莊建設——一片果園一座房,一院光伏曬太陽。

  讓鄉村美起來!龍華村引進了光伏產業。漫步龍華村,一排排銀灰色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在農房上閃閃發光。此外,光伏樹、光伏路燈……一件件新型光伏產品,給村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低碳體驗。

  “光伏發電項目的建成投入,在賺取‘陽光收入’的同時,每年還能為村集體經濟貢獻8萬元左右收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3.9噸,節約標煤約7.87噸。”龍華村黨總支書記楊利貴說。該村還采取以水生植物、水生花卉為主要處理植物的人工濕地+AO綜合處理的方式,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既環保經濟,又能改善農村環境。

  龍華村,僅是米易縣眾多“美麗鄉村”中的一個。

  米易堅持鄉村建設與生態保護有機融合,推動鄉村實現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再向“全域美”延伸,打造“美麗庭院”1000余戶,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100%,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均達97%以上,鄉村面貌不斷提升。

  2024年以來,我市扎實推進米易縣“美麗四川建設先行試點縣”建設,從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美麗交通四個維度全域啟動重點項目21個。

  同時,《攀枝花市友好生態環境建設2024年度實施方案》《美麗攀枝花建設2024年度實施方案》在全市得到全面實施。

  實施多項工程凸顯民生情懷

  2024年2月,鹽邊縣啟動南部片區城鄉供水備用水源工程項目建設。“項目完成后,可解決紅格片區6萬人的居民生活用水問題,為鹽邊南部片區群眾解決燃眉之急。”縣水利局水利工程服務中心主任張志勇說,該項目將觀音巖引水工程原水作為備用水源,總投資約1300萬元。

  “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充分考慮到我們老百姓的用水難處,是實實在在的民生項目。”紅格鎮居民李先生表示。

  2024年,我市發布了2023年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動態更新成果,應用成果為鹽邊縣二灘南部片區供水工程等95個項目開展指導。

  我市高效發揮環評服務效能,審批建設項目環評95個,項目總投資約139.4億元,同比增長90%;全面完成34個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的環評審批或備案。深化運用行政執法“三張清單”,持續落實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對符合條件的13家企業及個人免于處罰。

  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精準實施計劃燒除空氣質量保障工作,2024年計劃燒除共完成作業84.6萬畝,未出現因燒除導致的污染天。實施臭氧污染防控專項行動,積極應對臭氧污染,啟動7次臭氧污染應急管控。開展超低排放改造項目“一對一”幫扶指導,有序推進2家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

  深入推進“碧水保衛戰”。全面加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監督管理,入河排污口整治驗收完成率100%。協同推進全市水環境問題治理,排查整治各類問題、隱患20余個。對全市158個農污設施開展全覆蓋排查,發現問題58個,完成整改32個。切實推進水污染物總量減排,截至去年11月,全市水污染重點減排工程完成化學需氧量87.6噸、氨氮37.7噸。

  深入推進“凈土保衛戰”。加強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全市44個優先監管地塊已有33個完成風險管控。扎實開展土壤詳細調查和修復,完成43個污染地塊的土壤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并備案。對納入全國尾礦環境信息管理系統的48座尾礦庫開展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共發現隱患問題86個,已完成整改70個。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有效整治

  在西區格里坪鎮大水井村實施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生態修復項目。該項目以修復我市唯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生態環境為重點,結合環保督察整治的需要,推動西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如今,該項目通過持續對蘇保區周邊生態惡劣區域進行清理、堡坎、覆土、挖穴、施肥、栽植、水池、管網、澆水、管護等措施,栽植鳳凰樹、宮粉紫荊、小葉榕、三角梅、仙人掌、清香木等苗木20000余株,實現生態修復面積150畝。這是我市整治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一個剪影。

  我市積極配合第三輪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有效推進各類反饋問題整改。截至去年11月底,第一、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和三輪省級環保督察共反饋我市生態環保督察問題372個,已整改完成337個;移交信訪件1004件,已整改完成984件;移交長江生態環境問題25個,已全部完成整改。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共移交信訪件31批次共110件,截至目前已全部辦結。

  舉一反三,開展重點敏感領域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全市排查點位1124個,發現問題272個,已完成整改211個,正在整改61個。(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周越 文/圖)

審核: 孫昕   責任編輯: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