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修復“綠”青山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4-12-27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近日,沿西區新莊村干龍灘環山路一路上行,來到紅巖子山下海拔約1400米的地方,放眼望去,無論是高山還是溝谷,滿目蒼翠,綠樹成蔭。
“經過石漠化土地生態修復,干龍灘片區徹底變綠了。”西區林業局工作人員敬學林指著已經成林的高大異木棉、鳳凰樹等樹木,難掩心中的喜悅。
干龍灘,是新莊村一組、二組共有地,因山勢奇特,村民們稱它是“西區的東大門”。此地屬于喀斯特地貌,長年都光禿禿的,村民們又笑稱“此門無貨”。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希望這里能變漂亮,真正成為‘西區東大門’的生態旅游景區,但因為沒有財力投入,也就只能想想。”一組村民王永平說,“自從實施石漠化土地生態修復后,變化真的是一天一個樣。”
“石漠化土地生態修復項目總投資1400萬元。”敬學林說,項目于2019年7月開工,2020年5月竣工,通過初步驗收并進入管護期。第一個管護期3年結束后,考慮到這里石多少土,樹木難成活,經過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現在已進入第二個3年管護期。
該項目采取合理配置樹種和覆土、大穴整地、底肥、灌溉、養護等措施,對干龍灘石漠化荒山、荒坡、廢棄堆場進行清理和生態修復,恢復森林面積700畝。通過近5年的精心打造和管護,共栽植宮粉紫荊、鳳凰樹、黃花槐、異木棉、三角梅、大花紫薇、刺桐等20余個樹種約39200株;修建300立方米蓄水池3口,配備管護用房和水泵房各1間;修建堡坎5000余立方米、防火瞭望亭1座、防火車道2200余米、防火步道1300余米、綠蔭停車場2000余平方米。
如今,項目區倚靠喀斯特地貌的連綿大山,緊臨西佛山景區,與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金沙畫廊旅游區等交相輝映,成為西區一個近自然、固土保水的近郊“綠肺”。
“現在生態林有了,我們還準備適當發展經濟林。既美化環境,又能增加收入,還可以推動生態旅游景區建設,可謂‘一綠多產又多收’。”王永平對未來充滿期待。
事實上,生態優先、綠色優先,不僅是西區實現追趕跨越發展的強大動能,更是攀枝花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的“推進器”。今年,全市營造林達14.64萬畝,為建設美麗攀枝花增添靚麗色彩(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