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共富“惠”民生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4-12-27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日前,在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論壇上,攀枝花連續第四年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市”。

  近年來,攀枝花突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引領作用,深入開展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改革、農村創富共同體建設等一系列惠民富民措施,不斷補齊發展短板,促進群眾增收,讓城市幸福感倍增。

  擦亮幸福底色

  “口服、靜脈以及霧化都做了,但是治療效果不好,我們想請縣醫院的呼吸科通過遠程系統指導一下。”近日,在米易縣白馬鎮中心衛生院會診室內,醫生高前榮與米易縣人民醫院的醫生連線,進行遠程醫療會診。

  一個簡單平常的就診體驗,串聯起醫共體建設惠及基層百姓的大故事。67歲的周啟蓮因長期以來行動不便,今年初在白馬鎮中心衛生院順利完成了由米易縣人民醫院專家主刀的左腘窩囊腫切除+關節囊修補術+石膏托外固定術。“以前生病了,我們都往縣人民醫院跑,現在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縣人民醫院專家的醫療服務,看病省時省力更省錢,幸福感越來越強了。”周啟蓮說。

  通過大力實行“縣級診斷,基層診療”服務模式,推行醫共體內檢查結果互認,我市縣域醫療衛生資源得到均衡布局,真正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同時,持續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擴面行動,就業創業、工傷失業保險、公共衛生服務等68項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占基本公共服務事項的82%,城市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探索共富路徑

  眼下,走進仁和區同德鎮道中橋村高山蔬菜產業示范園,錯落有致的土地上種滿了豌豆,長勢喜人。這里是同德鎮著力推動農村創富共同體建設的重要點位。

  通過引進外部資本,通過企業+農戶+村集體經濟聯合社的模式,道中橋村高山蔬菜產業示范園于今年正式開展規?;s經營。“村民流轉土地獲取租金的同時,可實現就近務工,同時每季農作物秸稈等也會免費送給村民,用于發展養殖業。”道中橋村集體經濟聯合社負責人王波濤介紹,通過該模式的運行,不僅產業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發展,還能有效促進農民增收,預計每年可實現就地就近就業2000余人次,帶動周邊50戶農戶實現務工增收100萬元。

  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創富共同體建設,通過建立聯農帶農機制,建設“帶動型、聯動型、互補型”3類13種農村創富共同體,實現農戶、村集體、社會資本等多方共贏。(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車東洪 梁芝羽)

審核: 雷雨陽   責任編輯: 楊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