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坪街道 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家門口”盛開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4-10-30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西區清香坪街道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漢族、彝族、白族、苗族、滿族等27個民族。在這里,溫暖感人的民族團結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各族居民早已把民族團結意識融入血脈,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同理共情 營造“同場域”

  清香坪街道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黨建引領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把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作為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啟內力、借外力、聚合力,精心打造了以6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圓心,依托“抱榴苑”廣場活動主陣地,以便民服務大廳、城市書房、清香小站等功能室為板塊的特色服務陣地,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服務轄區各族群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各族群眾提供政策咨詢、低保、就業等各類便民服務。

  此外,街道還精心打造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文化墻、雕塑及“榴楊文韻”“榴香學堂”“抱榴客廳”“榴康食齋”四個活動空間,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文化工作室、志愿服務平臺、書吧、創業吧臺、群眾議事桌、自助廚房等功能場所,引導各族群眾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鄰居、建美好家園。

  培根鑄魂 擘畫“同心圓”

  “老前輩聲情并茂、直抵人心的宣講,讓我從內心深處受到了初心使命的洗禮,我不僅要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更要用三線建設光榮歷史和革命傳統感染、啟發、教育更多的人。”攀枝花市第七高級中學學生謝娟在聆聽老黨員秦克龍宣講三線建設故事后說。

  傳承紅色基因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街道深入挖掘傳承三線建設時期的奮斗歷史,讓老黨員結合自身經歷,不定期給社區年輕黨員、師生、居民群眾講述三線建設的奮斗故事,激勵年輕一代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使命,真正實現各民族黨員群眾“學在社區、樂在社區、奉獻在社區”。

  互幫互助 著力“同發展”

  如何更好地解決各族群眾煩心事?街道推動各領域“一張網”有機融合,將入住的各族群眾全部納入25個網格進行管理,完善“社區黨委+網格員+樓棟黨員+居民代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網格,探索推行按需“點”菜、依單“做”菜、服務“送”菜、反饋“品”菜的“菜單式”服務模式。同時,清香坪街道聯合華電集團攀枝花分公司、市第二人民醫院等聯建單位在轄區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志愿幫扶活動,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夯實社區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根基。

  如今,各族群眾在清香坪街道進得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民族團結之花在這里常開常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這里根深葉茂、本固枝榮,清香坪已經成為他們溫暖幸福的家園。(安瓊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愉)

審核: 孫昕   責任編輯: 楊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