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林業產業的意見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12-09-10 來源:市政府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索 引 號 :008320033/2012-00019
- 發布機構: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發布日期:
- 文 號: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林業產業的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近年來,我市結合林業“兩大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林業產業,林業經濟不斷壯大,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為充分發揮我市林業資源,進一步發展壯大林業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林業產業的意見》(川辦發〔2011〕69號),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快發展我市現代林業產業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目標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理念,以實施林業重點工程為龍頭,不斷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切實轉變林業經濟發展方式;以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依托資源優勢,以培育林業產業基地為載體,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完善林業產業服務體系為抓手,在政府主導下,動員社會廣泛參與,充分調動廣大林農積極性,加快建設現代林業產業體系步伐,努力建設現代林業特色產業強市。
(二)基本原則。一是堅持保護與利用并重,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兼顧原則; 二是堅持市場導向、擇優開發、多元化投入原則;三是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則;四是堅持科技支撐、技術創新原則;五是堅持機制創新、龍頭帶動原則;六是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三)主要目標。按照《中共攀枝花市委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林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攀委發〔2010〕8號)和《攀枝花市林業發展“十二五”和中長期規劃》要求,到2015年,全市林業年總產值達到20億元,農民人均從林業獲得的年純收入達到1200元以上。到2020年,全市林業年總產值達到35億元,農民人均從林業獲得的年純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按林業統計口徑計算)。
二、林業產業發展重點
(一)大力發展以優質核桃為主的林果業。近年來,特色經果林基地建設步伐加快,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已累計建設各類特色經濟林果基地4.7萬公頃,其中核桃1.5萬公頃。由市林業局牽頭,分別在鹽邊、米易、仁和建立核桃示范基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以鹽邊縣俊賢農業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農林企業、專合組織以及廣大農戶成為核桃基地建設的主力軍,依據已取得的經驗和條件,下步宜分別以鹽邊縣的紅寶、共和、鳡魚、漁門、國勝、箐河、紅果、溫泉、格薩拉、惠民,仁和區的平地、大田、布德、務本、中壩,米易縣的麻隴、白坡、普威、攀蓮、得石、新山等二半山區為重點,大力發展優質核桃,通過篩選、培育本地優良品種,嚴格執行核桃種苗生產和市場經營準入制度,發展扶持龍頭企業及林業專合組織,強化科技,加強指導等途徑,建立起我市骨干產業基地;在河谷區,重點發展南亞熱帶果品基地,加快發展以咖啡為主的熱帶作物基地。到2015年,全市優質核桃基地面積達到2萬公頃,其它經濟林果基地面積保持在3萬公頃以上。
(二)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大力發展以森林蔬菜、森林食品、森林藥材為主的林下種植業和以養畜、養禽及特種動物養殖為主的林下養殖業,逐步形成攀枝花特色的林下資源產品,滿足市場對綠色食品的需求。以下三項產品品類作為當前一段時期的主要工作方向:
1.加快塊菌繁育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把我市建設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塊菌之鄉”。到2015年,建成國內首個塊菌菌根苗人工培育基地,人工培育塊菌林0.13萬公頃,塊菌產量達到200噸以上。
2.積極開展以禽、畜為主的林下養殖業和野生動物特種養殖業。到2015年,林下禽、畜養殖保持在50萬頭(只)以上,特種養殖20萬頭(只)。
3.積極發展林下種植業。積極開展以魔芋、山藥等為代表的森林蔬菜種植,以柴胡、何首烏、當歸等為代表的中藥材種植,同時加強對林下人工培育本土珍貴野生菌技術的研究。
(三)鞏固工業原料林,發展速生豐產林。鞏固現有的工業原料林、化工原料林及紫膠產業,進一步開發研究新產品,提高科技化水平;堅持科學管理,增加科技投入,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林木單位產量。以攀枝花市匯森林業、速豐綠業等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為龍頭,重點發展以桉、杉、楊等速生樹種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基地,大力發展紅椿、檀木、米德杉等珍稀林木種苗基地,到2015年建成1.33萬公頃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
(四)大力發展綠化苗木基地。積極開展苗木花卉良種繁育和本地原生資源保護利用工作,創建以木本花卉、盆景、鄉土花卉、綠化苗木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為森林城市和中國陽光花城打造奠定基礎。到2015年,林木種苗和花卉業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
(五)加快推進生態旅游業發展。以森林城市建設和中國陽光花城打造為契機,進一步夯實生態旅游業基礎。以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濕地、森林旅游景點為依托,廣泛開發森林的生態游憩功能,大力培育以森林探險、休閑運動、度假觀光、親近自然、秀美山村為主題的森林生態旅游景區(景點),結合新農村建設,發展一批“森林農家”、“森林景區”,開展觀花、采果(采茶)、品鮮、生態療養、觀光休閑、物產銷售、與馴養繁殖的野生動物親密接觸等為主題的鄉村生態旅游,促進農村居民就業增收。到2015年,實現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8億元以上。
(六)加大扶持林產品加工業。支持川滇林產品交易市場發展壯大,為林產品有序、規范流通提供良好平臺,依托交易市場開展制材加工、綜合加工、家具、儲木場等建設。到2015年,實現10萬立方米的木材年加工、銷售能力,將該市場建設成為川滇毗鄰地區較大的林產品交易市場。支持發展森林食品、林下藥材、食用菌等林副產品加工,建立一批干果、林化工產品、森林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到2015年,初步建成干果、林藥、森林蔬菜、野生食用菌等非木材加工體系,形成紫膠500噸、機制木炭 200噸、林藥產品300噸、森林蔬菜100噸、其它非木材資源林產品1190噸的加工能力。
三、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一)建立林業企業準入制度。圍繞主導產業,著力引進和培育優勢龍頭企業,鼓勵林產加工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聯合等方式構建大企業、大集團。推進加工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和清潔化生產經營。限制建立未達到國家規定產能要求的林產品生產線,淘汰生產工藝落后、環境污染嚴重的生產線,消減超過生態承載力的森林旅游和林產品采集活動。
(二)完善林木經營采伐政策。規范林權流轉行為,鼓勵林農在完全自愿、利益共享的原則下采取家庭聯合、股份制林場等合作方式,促進林地適度規模經營。非林地上的林木不納入采伐限額管理,由林木所有者自主經營、自主采伐。商品林采伐限額年度有結余的,經營者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在限額期內結轉使用。推行采伐限額進村入戶制度,在確保采伐限額分配公開、公正、公平的前提下,林農可以直接向鄉鎮林業站申請采伐許可。
(三)創新林業產業發展機制。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大力推進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林業行業協會規范化建設。到2015年,全市建立運作規范、帶動力強的林業專合經濟組織30個,其中省級示范性專業專合組織2個以上。支持有條件的農民林業專合組織參與林業建設項目,支持林業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專業大戶帶領林農開展林產品初加工。完善訂單林業、“龍頭企業+農戶”、“龍頭企業+專合組織+農戶”、“專業市場+農戶”等發展模式,探索推廣“一體化經營”、“利益兜底”、“收益分成”、“利潤返還”等利益共享機制,帶動農民長期穩定增收。
(四)完善林業產業投融資政策。市、縣兩級財政要加大投資力度,逐年增加現代林業產業發展資金。整合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生態建設等資金支持發展現代林業產業。加大森林食品認證、林業科技示范、林木良種良法推廣投入,符合國家農機購置政策的林業機械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金融機構要開發適合林業特點的信貸產品,拓寬林業融資渠道。加大林業信貸投放,完善林業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大力發展林農小額信用貸款、林農聯保貸款和林權抵押貸款等業務。適當延長抵押貸款期限,合理設定抵押貸款利率,優化貸款程序,簡化貸款手續。結合實際提供面向林區居民和企業的林業金融咨詢和其他金融服務。各縣(區)要把森林保險納入農業保險統籌安排,通過保費補貼等必要的政策手段引導保險公司、林業企業、林業專業合作組織、林農積極參與森林保險,擴大森林投保面積。鼓勵各類社會主體投入林業產業,積極營造全社會辦林業的濃厚氛圍。
(五)強化林業產業科技支撐。加強林木良種選育推廣,選育速生、優質、抗逆、高效的用材林、經濟林和能源林新品種,鼓勵優先使用經主管部門審(認)定的樹(竹)種,加強高接換優、組培快繁、測土配方施肥、豐產栽培和低產低效林改造、標準化生產等林竹豐產成套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加強木竹重組、生物質能源、數字化家具、特色林產食品藥品等林產品精深加工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的引進、創新和應用。加強加工標準化技術和專利申請保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研究和應用林木采種、林竹培育、森林保護、林產品采運、初級加工等林業機械技術和設備,推廣林業機械技術。
(六)落實林業產業稅費優惠政策。企業從事木本油料、水果、堅果、中藥材種植,林木培育和種植,牲畜、家禽飼養、林產品采集,灌溉、林木產品初級加工等林業服務業項目所得,依法免征企業所得稅。企業從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依法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依照有關稅收政策法規的規定,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設在我市的以《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70%以上的鼓勵類產業企業依法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我市內資鼓勵類產業、外商投資鼓勵類產業及優勢產業的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免征關稅。免收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登記、年檢、管理費用。
(七)健全林業產業服務體系。健全縣、鄉(鎮)或片區林業產業、林木苗種、森林資源保護、林業科技推廣和林產品質量檢驗、認證與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建立非贏利性的林權交易中心或收儲機構,完善森林資產評估、林權登記和查詢、林權交易、林權抵押貸款、森林保險等制度和辦法,健全咨詢、評估、確權登記和交易體系。加強林產品貿易市場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在林產品集中生產區建立林產品批發交易市場或集散地,加快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新型市場及配套服務體系建設,構建現代營銷、物流網絡。搭建林產品交易、展示及交流平臺,依托國家、省級林業產業政策、技術、信息咨詢交流服務平臺,構建覆蓋全市、面向社會的林業產業政策、實用技術、信息咨詢交流服務平臺,為林農和其他林業經營者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加強林業實用技術的示范、推廣,加大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力度。
四、加強組織領導
(一)狠抓工作落實。發展林業產業是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林業產業發展,加強組織領導,把林業產業發展納入地方發展的總體規劃,把重點林業項目發展納入考核體系,做到組織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強化示范帶動。深入推進林業產業強縣建設,加強對米易縣林業產業強縣建設的指導工作,力爭在2015年前把米易縣建成省級林業產業強縣。加強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到2015年,建成帶動能力強、產品質量高、市場前景好的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繼續實施林業科技助農增收行動,支持林業專合組織、林業大戶的建設和發展,帶動廣大林農共同致富,促進林業產業發展壯大。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加強典型宣傳,積極營造林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部門配合。市、縣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形成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合力。林業部門要做好規劃研究、技術服務等工作;交通部門要支持納入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的林區道路建設;水務部門要結合“小農水”等建設項目,支持林業產業基地灌溉設施建設。發展改革、財政、商務、科技、民族宗教、扶貧移民、工商、金融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共同推進林業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2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