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會文解讀四川將采取哪些舉措打好碧水保衛戰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18-03-30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四川是“千河之省”,將采取哪些舉措打好碧水保衛戰?3月20日,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與記者對話,對此一一回應。
問:水是生態之魂,目前四川的水環境質量究竟如何?
答:四川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貢獻了長江27%的水量,肩負著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水情一直是四川最大的省情之一。我們的責任不僅是保障全川9100多萬人民喝上干凈水,還要守好長江第一道崗,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四川境內流域沿線布局了大批工業基地,加之流域人口的迅速增長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匹配等因素,水污染治理形勢嚴峻。特別是岷、沱江流經區域,都是四川經濟發達區域,僅占全省轄區面積的30%左右,卻涵養支撐了全省60%以上的人口和經濟總量,污染負荷重。碧水保衛戰注定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
問: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四川反饋意見時提到,沱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問題突出。
答:沱江流域單位面積水污染排放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發展與保護的矛盾相當突出。
事實上,經過近年來的治理,去年沱江水質量已有明顯改善。比如,劣Ⅴ類水質斷面較上年同比下降了8.3個百分點,全年氨氮、總磷平均濃度較上年同比分別下降14.9%和14.0%。
但整體而言,沱江污染仍然嚴重,總磷污染尤為突出,生活污染、工業污染、農村面源污染、河流內源污染以及水資源總量不足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治理任務艱巨。
問:讓沱江的水更清,有何具體舉措?答: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還沱江一江清水,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部署,更是沱江流域人民的熱切期盼,我們責無旁貸,將沱江治理列為全省碧水保衛戰的頭等攻堅任務。
治理沱江,必須堅持科學治理,找準癥結、科技治污。我們與中國環科院、中國環境規劃院簽訂了合作協議,將邀請“國家隊”出手,對沱江流域把脈問診、對癥下藥、精準發力。我們還聘請了包括4位院士在內的國內19位頂尖專家組成專家顧問組,成立了沱江流域環境研究所,專門針對沱江水污染防治重大技術問題進行攻關,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對沱江治理貢獻智慧。
我們還出臺了《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制定了嚴于國家排放限值的地方排放標準。《沱江流域環境保護條例》已納入省人大立法計劃,年內將出臺,為沱江治理提供法治保障。此外,還組織完成了沱江流域10個污染嚴重小流域水質達標方案的編制。
問:下一步,有何新的思路方略?答:一要壓實責任,全面落實河長制。沱江流域各市由市委書記擔任本轄區河長,“一把手”親自抓、帶頭干。我們每月向各地通報水環境質量目標完成情況,對水環境質量未明顯改善且執法偏軟的地區,采取批評曝光、公開約談、區域限批等方式倒逼工作落實,讓“一把手”隨時繃緊水污染治理這根弦。二要強化精準治理,將所有點位、斷面、排污口登記在冊,確保沱江治理精準到斷面、精準到流域、精準到市縣、精準到部門、精準到項目。三要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四要創新機制,強化流域環境承載約束,嚴禁在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布局重化工園區,嚴控中上游沿岸地區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項目。五要聚焦突出水環境問題,開展縣級飲用水源專項整治,全面消除劣五類水質和主城區黑臭水體。六要嚴格執法,強化流域專項督查,嚴格落實排污許可證制度,推進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對措施落實不到位、工作推動不扎實、問題整改不徹底的,該通報的通報,該約談的約談,該問責的問責。真正做到動真碰硬,不勝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