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 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1-09-14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
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
(2021年5月27日)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健全鄉村振興領導體制和工作體系,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加快推進脫貧地區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思路和目標任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有序調整、平穩過渡,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堅持政府推動引導、社會市場協同發力,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設立5年過渡期,著力從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為重點轉向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從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轉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2025年,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并取得重要進展,脫貧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明顯增強,鄉村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各類人才支持服務鄉村振興格局基本形成,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分類幫扶長效機制逐步完善,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農民平均水平。
二、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
(三)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完善防止返貧大數據監測平臺,將脫貧縣、脫貧村、脫貧人口作為主要監測對象,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等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定期監測其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合理確定監測標準。強化各行業部門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依托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數據平臺進行定期篩查,并充分發揮鄉村基層組織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及社會組織的作用,快速發現易返貧致貧人口和風險點。拓寬農戶主動申請渠道,完善線上自主申報程序,經核查后按程序及時納入幫扶范圍。堅持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相結合,精準分析返貧致貧原因,分層分類開展精準幫扶,對無勞動力且有特殊困難的脫貧家庭用好兜底保障措施。實施幫扶對象動態管理,強化定期走訪,做好已消除風險對象的跟蹤回訪。
(四)提升教育保障水平。落實控輟保學“五長責任制”,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繼續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增加優質學位供給,鞏固拓展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果,以“四川云教”為主體普及“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讓農村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加強教師招聘,保障教師待遇,努力實現鄉村教師招得進、留得住、教得好。依托“一村一幼”開展“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和民族地區教育幫扶政策,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加強和改進農村兒童教育關愛工作。
(五)提升農村醫療保障待遇水平。堅持基本標準,統籌發揮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綜合梯次減負功能。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分類資助參保政策,繼續全額資助農村特困人員,定額資助低保對象,過渡期內逐步調整脫貧人口資助政策。
(六)提升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水平。持續鞏固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成果,實施農村脫貧人口住房安全動態監測,通過農村危房改造、災后重建、對口援建等方式及時解決新發現住房不安全問題。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地震設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區農房抗震改造,以多種形式同步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逐步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
(七)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維護好已建農村飲水工程,不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能力。進一步完善農村供水網絡,加強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設。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應急處置能力,加強農村供水工程水源保護和水質監測。
(八)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完善后續扶持政策體系,加強產業培育和就業扶持,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改進安置區社區治理,盤活資產資源,持續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有序推進掉邊掉角農戶搬遷和幫扶工作。
(九)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監督。分類摸清各類扶貧項目形成的資產底數,依據項目資金構成和實施方式,科學合理界定個人資產、集體資產、國有資產等資產權屬,形成公益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及確權到農戶或其他經營主體的扶貧資產3類資產臺賬,分類落實管護責任。公益性資產要落實管護主體,加強后續管護,確保持續發揮作用。經營性資產要明晰產權關系,防止資產流失和被侵占,科學制定運營方案和收益分配機制,資產收益重點用于項目運行管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村級公益事業等。確權到農戶或其他經營主體的扶貧資產,依法維護其財產權利,由其依法自主管理和運營。
三、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
(十)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以現有社會保障體系為基礎,加強對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健全多部門聯動的風險預警、研判和處置機制,實現對農村低收入人口風險點的早發現和早幫扶。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認定辦法。
(十一)分層分類實施社會救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調整優化針對原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低保“單人戶”政策。完善低保家庭收入財產認定方法。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保對象參與就業,在計算家庭收入時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完善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合理提高救助供養水平和服務質量。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服務質量。加強社會救助資源統籌,及時有針對性地給予專項救助,做到精準識別、應救盡救。對基本生活陷入暫時困難的群眾加強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對社會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訪視、照料服務。
(十二)完善養老保障、兒童關愛和殘疾人幫扶服務。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代繳政策。在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時,對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和其他已脫貧人口可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優化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提升農村公辦養老機構照護能力,發展互助性養老,完善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加大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困難兒童的保障保護力度,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和服務網絡。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加強殘疾人托養照護、康復服務。
四、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
(十三)扎實做好國家和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工作。在推動確定一批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基礎上,再確定一批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持續加大對原深度貧困地區和秦巴山腹地所在市中經濟發展條件較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較重的縣(市、區)的支持力度。綜合運用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政策措施,加大對國家和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幫扶力度,增強其區域發展能力。優化對大小涼山彝區的扶持政策,支持涼山州按規定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工作。建立跟蹤監測機制,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進行定期監測評估。
(十四)加強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的工作指導。加大對脫貧村的監測力度,兼顧非脫貧村發展,重點關注重點生態功能區覆蓋村、重大工程項目區覆蓋村、傳統歷史文化村和掉邊掉角邊緣村,因地制宜確定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按照“缺啥補啥”原則,抓緊補齊重點幫扶村發展短板,適時出臺政策措施,強化重點幫扶,在資金項目安排上予以傾斜,進行定期監測評估。
(十五)發展壯大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注重產業后續長期培育,尊重市場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提高產業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以縣為單位規劃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完善生產、加工、銷售、消費全產業鏈支持措施,強化創新引領,聚集資源要素,擴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推動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園”發展格局。扶持和培育龍頭企業、致富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和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融入產業鏈利益鏈,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脫貧地區農產品和食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電商、批發市場與區域特色產業精準對接。在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園(省星級現代農業園)、現代林(草)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園、科技園(示范基地)、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等方面繼續優先支持脫貧縣。支持脫貧地區培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推動“四川科技扶貧在線”提質擴面,加強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建設,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技術服務。
(十六)推動脫貧地區新業態融合發展。發展生態產業,支持脫貧地區深入挖掘農業農村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體驗、康養度假等新價值,促進農業與文化、旅游等產業融合,打造鄉村綠色產業鏈。發展鄉村旅游,建設一批特色生態旅游村鎮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繼續實施消費幫扶,健全銷售體系,拓寬銷售渠道,搭建線上線下銷售平臺,用好公益品牌,推動線上線下市場主體與脫貧地區建立穩定產銷關系,促進脫貧地區特色農產品銷售和脫貧人口增收。加大電商培育力度,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農產品可電商化水平,培育壯大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農產品上行。
(十七)促進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用好四川省農村勞動力實名制信息數據庫,常態化開展就業需求摸排。完善東西部勞務協作精準對接機制和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體系,加大脫貧人口有組織勞務輸出力度,做好返鄉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加強對鄉村就業困難人員的動態監測,強化就業幫扶,確保有勞動力的脫貧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增強脫貧勞動力就業本領,培育縣域特色勞務品牌。健全回引優秀農民工返鄉創業機制,推動創業帶動就業。繼續落實推進就業載體建設的相關扶持政策。支持脫貧地區廣泛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建設和管護農村人居環境、小型水利、鄉村道路、農田整治、水土保持、產業園區、林業草原基礎設施等涉農項目。過渡期內逐步調整優化公益崗位政策,合理開發鄉村公益崗位,優先安置無法離鄉、無業可扶、易返貧致貧且能勝任工作的鄉村就業困難人員,健全按需設崗、以崗聘任、在崗領補、有序退崗的管理機制。過渡期內逐步調整優化生態護林(草)員政策。
(十八)持續改善脫貧地區基礎設施條件。按照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一部署,支持脫貧地區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繼續實施交通大會戰,推動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提檔升級。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推動交通建設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因地制宜推進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加強通村公路和村內主干道連接,實施撤并建制村暢通工程、鄉村振興產業路旅游路工程、鄉村運輸“金通工程”。統籌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推動“快遞進村”。加強脫貧地區農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持續開展水美新村建設。支持脫貧地區電網、通信建設和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實施。
(十九)提升脫貧地區公共服務水平。加強脫貧地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強脫貧地區職業教育,持續推進“9+3”職業教育計劃。在脫貧地區普遍增加公費師范生培養供給,加強城鄉教師合理流動和對口支援。加大傾斜支持脫貧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備力度,支持推進縣級醫院提標擴能和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加強涼山州艾滋病和涉藏州縣包蟲病防治工作,鞏固提升防治成果。繼續開展城鄉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并建立長效機制。強化脫貧地區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公共文化資源向鄉村延伸。因地制宜布局和完善文化體育廣電設施。
五、匯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強大合力
(二十)完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機制。繼續深化浙川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進一步優化調整結對幫扶關系。優化協作幫扶方式,持續加強雙方互訪,強化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交流,推動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科技等行業深入協作。推進園區共建,推動東部地區產業向我省轉移。發揮市場作用,強化以企業合作為載體的幫扶協作。繼續深化與原對口支援幫扶協作省市的合作,完善勞務、產業、人才等長期合作舉措,支持涼山州與佛山市、甘孜州與廣東省原幫扶市開展長期合作。
(二十一)完善省內對口幫扶機制。保持原有對口幫扶關系基本穩定,實施新一輪省內對口幫扶,明確幫扶時間、目標任務、資金安排、干部人才支持等內容。適時選派新一輪省內對口幫扶干部人才,適當增派教育、醫療、規劃、農牧、水利等鄉村振興急需緊缺專業人才。深化區域合作和全域結對幫扶,探索構建幫受雙方優勢互補、長期合作、發展共贏的幫扶模式,通過頂崗鍛煉、傳幫帶等方式,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二十二)完善定點幫扶機制。主動銜接有關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做好方案研制、干部選派、項目資金支持等服務工作。省直部門定點幫扶堅持“大穩定、小調整”,對66個原國家級貧困縣和2個原省級深度貧困縣的幫扶力量進行調整優化,定點幫扶單位結對到縣、幫扶到村,原則上1個部門幫扶1個縣、1個村。市、縣兩級結合實際,安排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幫扶。
(二十三)完善社會力量參與幫扶機制。組織開展“萬企興萬村”“國企入涼”,實施“彝路相伴”三年行動計劃、“牽手伴行”三年行動計劃。優化完善幫扶機制,充分調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幫扶的積極性,加大產業培育、消費幫扶、項目合作等力度。
六、加強組織領導
(二十四)做好領導體制銜接。認真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構建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執行有力的鄉村振興領導體制,層層壓實責任。充分發揮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建立統一高效的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議事協調工作機制。
(二十五)做好幫扶政策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過渡期內保持幫扶力度不減,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加強財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銜接,抓緊出臺完善優化調整政策的具體措施,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時限,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二十六)做好工作體系銜接。及時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工作力量、組織保障、規劃實施、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有機結合,做到一盤棋、一體化推進,確保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干勁不減。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根據工作需要繼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健全常態化駐村工作機制。落實脫貧攻堅幫扶干部人才關心激勵政策。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注重從優秀黨員、返鄉農民工、致富帶頭人中選拔培養干部,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
(二十七)做好規劃實施和項目建設銜接。將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大舉措納入“十四五”規劃。將脫貧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重大工程項目納入“十四五”相關規劃。
(二十八)做好考核機制銜接。脫貧地區開展鄉村振興考核時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納入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范圍。與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做好銜接,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做好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工作。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問責追責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