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對市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第176號提案答復的函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4-07-23     來源:攀枝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XXX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擁軍擁警建設、弘揚雙擁精神的建議》(第176號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大宣傳力度,讓大家更加了解解放軍、警察和消防員為我們生命財產安全付出的努力”的建議

  (一)注重宣傳引導,營造濃郁氛圍。一是發揮新聞媒體傳播主渠道作用。在人民網、人民公安報、新華社、四川日報等新聞媒體發布系列主題報道萬余篇(條),組織市、縣兩級媒體編發《賡續英雄城市雙擁光榮傳統 不斷開創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新局面》《立功喜報送到家,擁軍優屬暖人心》等相關稿件千余條。二是發揮城市地標標語育人功能。建設雙擁主題公園、文化廣場、特色街區、專屬公交車20余個,設立永久性雙擁標志和宣傳牌150余個,在200余個政府定價停車場張貼統一“軍車免費”標識,在城區廣場、主要街區、交通要道等顯著位置戶外大屏廣泛展播先進典型、播放宣傳海報,進一步提高全民雙擁和國防意識。三是發揮精神文化產品化人功能。策劃制作宣傳短視頻100余部,開展詩歌、文學、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征集、展播活動10余場,采訪17名老戰士抗戰經歷整理形成口述史。創作展現三線建設時期鐵道兵無私奉獻事跡的現代京劇《浩然成昆》,獲第十屆四川省“巴蜀文藝獎”,持續維護和鞏固發展新時代軍政軍民魚水關系。四是弘揚榜樣人物的先進精神。常態化開展為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家庭送喜報活動,敲鑼打鼓將立功喜報、獎勵金送到軍人家中,為立功受獎軍人家庭主要成員佩戴綬帶、大紅花,增強人民群眾對軍人軍屬的尊崇。四年來累計開展送立功喜報1195人次,發放獎勵金137.8萬元。

  (二)深化國防教育,涵養擁軍情懷。一是強化陣地建設。制定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建設計劃,將三線建設教學基地和攀枝花市國防教育綜合訓練基地、大田鎮武警攀枝花市支隊教導隊訓練基地分別納入市級全民國防教育基地的教育培訓、軍事訓練教學點,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同時發揮革命遺址、烈士陵園、少年軍校等陣地作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和“學習強國”等平臺,抓好青少年及社會各界群眾國防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累計受眾5.1萬人次。二是開展紅色宣講。遴選專家學者、優秀退役軍人、離退休老干部、金牌紅色故事講解員等建立市級全民國防教育師資庫,成立市級全民國防教育講師團、高校軍事課講師團,常態化開展進校園、社區、機關、企業等機構講解典型人物事跡和國防知識,切實增強干部群眾、青少年“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的思想認識。

  二、關于“開辟通道使退伍軍人進入學校擔任體育老師、思想教育老師等,鍛煉、培養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建議

  根據《退役軍人事務部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關于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的意見》《四川省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學校任職任教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精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市教育和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共同組建“兵教師”工作專班,積極推動“兵教師”工作落地落實。面向退役軍人單列公開招聘計劃,直接考核將“同等條件下,優秀退役軍人畢業生優先聘用”列為資格條件,并明確全市中小學空缺的行政、工勤崗位優先用于接收軍隊轉業干部和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由此不斷推動退役軍人進校園工作體系化制度化規范化,讓“兵教師”把軍人的優良作風帶進校園,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學生愛黨愛國愛軍的熱情。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5名“兵教師”,其中30名退役軍人在校任教,25名退役軍人在校任職。

  下一步,市雙擁辦及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將持續開展雙擁和國防宣傳教育,深化社會各界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良好氛圍。一是積極弘揚時代主旋律。充分利用全民國防教育日、9·30烈士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烈士褒揚紀念等雙擁宣傳和國防教育活動,厚植全民國防觀念和擁軍意識。二是大力選樹宣傳典型。持續常態挖掘宣傳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優秀人民警察等先進典型,利用電視、報紙等主流媒體和微信、抖音短視頻等新興媒體,講好他們擔當作為、建功新時代的故事,不斷濃厚愛我人民愛我軍的社會風尚。三是推進“兵教師”工作。適時籌劃舉辦一期全市“兵教師”工作展,展示、交流工作中的經驗做法;籌劃成立“兵教師”工作室,促進退役軍人參軍報國經歷與學校國防教育資源相結合,教育培養學生的優良作風與家國情懷。

  感謝您對我市雙擁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2024年7月23日

審核: 何強   責任編輯: 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