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對市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第125號提案答復的函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4-07-20 來源: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XXX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的建議》(第125號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關于“開通‘社社通’正規交通營運”的建議
為解決農村群眾出行問題,按照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建 制村通客車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采取區域化經營為主、 公交客運為輔、預約響應式兜底等多種運輸模式,實現我市 38 個鄉鎮、230 個建制村 100%通客車。在此基礎上,針對農村群 眾趕集賣菜、務工務農、學生讀書等不同出行群體,分類提供 菜農車、學生車、務農車、就醫車等多種服務方式,滿足群眾 差異化出行需求。下一步,我市將依托“ 四川省鄉村客運服務 監管平臺”,持續開展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月度核查,確保農村 客運“真通實達”。
關于“實施‘村村美’綠化亮化提升工程”的建議
(一)全市農業農村部門結合攀枝花市共富區建設,穩步實施和諧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一是分類推進村莊建設。堅持市域統籌、頂層謀劃、試點先行、多措并舉、多元參與的原則,針對濱江(河)、近郊、腹地遠郊等不同類型鄉村,根據不同村莊的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 將全市村莊分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四種類型,分類推進村莊建設。二是提升村容村貌,全域推進綠色村莊建設。打造村莊“綠色長廊”、“濱水風光帶”。因地制宜培育林果摘、森林康養、鄉村民宿等鄉村旅游休閑觀光項目。引導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鋪設安裝戶用光伏、生物天然氣和循環農業示范工程。
(二)制定并實施“攀枝花市全域整治行動方案”。計劃用 8 年時間(2023—2030 年),對全市 230 個行政村進行全域整治。先用 3 年時間(2023—2025 年),建設 100個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轉變、農村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鄉村治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的和美村莊首批村。到 2030 年,全市 230 個村全部建成美麗、安居、善治、便捷的和美村莊,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今年確定50個村作為全市首批和美村莊建設村,2024年6月將進行驗收16個村,年底驗收34個村。每個通過驗收的村將得到市級財政獎補資金100萬元,同時要求縣(區)級財政配套獎補不低于100萬元,這些資金一部分用于村級美化、亮化和綠化項目。
關于“建設農村文化小陣地”的建議
(一)夯實農村基層文化陣地建設。一是根據文化和旅游廳工作安排,積極推進我市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評估定級工作,以評促建,提升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服務效能;依托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持續健全完善我市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實現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全覆蓋,綜合文化站建有文化體育活動用房、書屋、教育培訓用房、網絡信息服務用房等功能用房,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設置書屋、黨員活動室、遠程教育中心、綜合活動室等。二是加強業余文化骨干、文化志愿者隊伍、業余文藝團隊建設,全市各村(社區)均有 1 支以上的業余文藝團隊,定期組織開展群文活動,主要活動類型有廣場舞、健身操、象棋、太極拳(劍)等。
(二)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全市 61 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 336 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持續免費開放。市、縣兩級圖書館每年下基層的流動服務次數不低于 30 次,市、縣兩級文化館每年組織流動演出 20場以上,送“福”寫“春聯”等文化惠民活動10場以上。每年組織專業文藝團隊為鄉鎮配送以戲曲為主的演出 40 余場,組織開展鄉村村晚、市民講壇進鄉村、群眾廣場舞大賽等群眾文藝活動 100 余場。
關于“經費籌措”的建議
一是攀枝花依托獨特的南亞熱帶立體氣候資源優勢,按照“農業精、農民富、農村美”的要求,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積極引導有條件的村創新“康養+農業”發展模式,緊緊圍繞“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村舍變旅舍”思路,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市已建成休閑農業景區17個、產業基地景區16個,逐步產生示范和帶動作用,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不斷培育壯大集體經濟,為鄉村建設奠定經濟基礎。二是積極爭取國家、省級資金投入,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全市爭取上級農業基礎設施經費3.5億元。三是市財政2024年預算5000萬元用于用于首批50個村和美鄉村獎補資金,相應縣(區)配套部低于5000萬元。合計1億元獎補資金,將于年底和2025年初予以兌現。
感謝您對我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歡迎對農業農村工作持續關注。
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2024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