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攀枝花市仁和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 “十三五”規劃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1-11-23 來源:區發改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目錄
前 言
《攀枝花市仁和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是仁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重要專項規劃。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省、市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依據《四 川省 新型 城鎮 化規 劃(20 14- 202 0 年)》、《攀枝花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5-2020年)》和《攀枝花市仁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結合實際編制而成。主要提出攀枝花市仁和區“十三五”時期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戰略重點、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描繪了未來五年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指導和引領未來五年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的行動綱領。
第一章 “十二五”發展成就
“十二五”期間,仁和區牢牢把握“高位求進,超常作為,加快發展”的工作基調,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和 市委“三個加快建設”,緊緊抓住我市打造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及城市核心區南移機遇,舉大力推進產業升級、城市轉型、民生改善和城鄉統籌,城鄉環境面貌日新月異。截止2015年底,城市建成區面積已達20.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規模突破11萬;城鎮化率已達47.78%;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建成廉租房804套、公租房728套、經濟適用房8220套、棚戶區改造安置房2503套,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733戶;建成精品樓盤2萬余套,總建筑面積達235萬平方米;新增城市連續清潔水面24萬平方米、城市綠地景觀26萬平方米;連續多年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達95%以上,集中式飲水源合格率達100%,宜居、宜商、宜業的區域中心城市發展框架初步形成。
一、規劃成績斐然
“十二五”期間,仁和區城市建設工作始終堅持規劃先導的原則,充分發揮規劃的綜合調控和龍頭作用,著力抓好城鎮體系規劃,結合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和花城新區建設規劃,加快城市控規修編和各專項規劃的編制,推進“北聯南擴”建設,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為形成以陽光旅游、康養度假功能為主,景觀及配套設施特色鮮明的城市主題功能區,建成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的陽光康養基地,2011年完成了《攀枝花普達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用地面積約3.5平方公里;為切實解決我區雨污合流、老城區管網配套落后及老化、新開發地塊供排水問題,2012年啟動編制了《攀枝花市仁和區城區污水工程專項規劃》、《攀枝花市仁和區給水工程專項規劃》;為豐富我區城市夜景,提升城市內涵,切實解決我區“有光無彩”的問題,我局以現有燈光設施及城市照明設施為基礎,于2014年啟動了《攀枝花市仁和區城市夜景照明規劃》的編制,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為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城市規劃體系,支持城市建設有序發展,2015年完成了《攀枝花市五十四至仁和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工作,規劃面積10.6平方公里。
為統籌城鄉發展,“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加大了村鎮規劃編制力度。編制了《攀枝花市仁和區新村建設總體規劃》、17個新村建設規劃,與新村建設規劃相結合編制了34個行政村規劃;編制或修訂了平地鎮、大田鎮、啊喇鄉、太平鄉、同德鎮、布德鎮、務本鄉、福田鎮8個鄉鎮的總體規劃及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了平地鎮迤沙拉村傳統村落保護規劃。
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升
“十二五”以來,仁和區城市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2.79億元,比 “十一五”期間基礎設施投入9.86億元增長130%,城市規劃控制面積達67.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20.9平方公里,城鎮人口規模突破13萬人(含非區屬戶籍人口),城市人均綠地面積達11.75平方米,城鎮化率達47.78%,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大幅提升。
表-1 仁和區“十二五”期間市政基礎設施完成情況 |
|||
建設 年度 |
工程名稱 |
投資規模 (萬元) |
完成投資 (萬元) |
2011 |
蓮花村農副產品集中加工區1#、7#、8#、9#道路 |
4500 |
1300 |
蓮花村農副產品集中加工區13號道路 |
212 |
212 |
|
同樂家具市政廣場建設 |
500 |
500 |
|
彎腰樹汽車產業服務中心1、2號路 |
2119 |
1699 |
|
蓮花村農副產品集中加工區7、8號線橋 |
524 |
524 |
|
聯通橋亮化工程 |
220 |
220 |
|
大河河道兩岸景觀打造一期項目(仁和老橋至春天花園) |
9500 |
9500 |
|
2012 |
攀枝花大道大河南路改線段道路工程 |
3926 |
420 |
銀華路 |
4400 |
450 |
|
云盤路 |
2000 |
200 |
|
彎腰樹汽車產業服務中心1、2號路 |
2119 |
420 |
|
蓮花小橋上行120米段河道整治工程 |
3827 |
2593 |
|
鑫島花園市政道路工程 |
700 |
200 |
|
蓮花村農副產品集中加工區3、4號道路 |
830 |
579 |
|
教師安置房旁市政道路及污水管網工程 |
350 |
42 |
|
三強公司段河道市政設施建設工程 |
400 |
400 |
|
仁和污水處理廠管網配套工程 |
2300 |
930 |
|
大河河道兩岸景觀打造二期項目(路歇橋至仁和老橋) |
15000 |
15000 |
|
2013 |
教師安置房旁市政道路及污水管網工程 |
350 |
216 |
攀枝花大道大河南路改線段道路工程 |
3926 |
3313 |
|
蓮花村農副產品集中加工區3、4號道路 |
830 |
12 |
|
寶靈寺周邊土地前期開發建設項目 |
12000 |
8000 |
|
上城五期(N-12地塊市政廣場) |
4000 |
4000 |
|
普達陽光一期環線道路建設 |
64500 |
10000 |
|
炳仁線與同樂路連接線道路建設 |
580 |
30 |
|
攀枝花市仁和區4號地塊工程主干道供水工程 |
1200 |
1200 |
|
云盤路 |
2000 |
1080 |
|
銀華路 |
4400 |
174 |
|
陽光家園片區污水管網配套工程 |
350 |
145 |
|
2014 |
攀枝花大道大河南路改線段道路工程 |
5310 |
1577 |
普達陽光一期環線道路建設 |
64500 |
700 |
|
普達跨線大橋 |
9500 |
2200 |
|
普達門戶區花海景觀項目 |
12000 |
4500 |
|
蓮花村5、6號道路 |
1200 |
1200 |
|
仁和鎮供水工程 |
1800 |
1800 |
|
西路小學地下通道 |
564 |
564 |
|
四十九小學地下通道 |
487 |
487 |
|
上城1、2號排洪溝 |
120 |
120 |
|
鑫島花園市政道路工程 |
700 |
300 |
|
銀華路 |
4400 |
3776 |
|
2015 |
普達陽光一期環線道路建設 |
64500 |
19300 |
普達跨線大橋 |
9500 |
7300 |
|
普達門戶區花海景觀項目 |
12000 |
7500 |
|
陽光家園片區污水管網配套工程 |
350 |
205 |
|
炳仁線與同樂路連接線道路建設 |
580 |
550 |
|
蓮花村農副產品集中加工區3、4號道路 |
830 |
239 |
|
蓮花村14號道路 |
600 |
600 |
|
仁和城區普達至路歇橋城市棚戶區改造配套供水設施建設項目 |
4500 |
2000 |
|
仁和老橋至炳仁線連接橋段城市夜景工程 |
1000 |
1000 |
|
華芝御景城市政公園建設 |
1200 |
300 |
|
城區1號路橋 |
2500 |
1500 |
|
渡仁西線復線(棉紗灣至高鐵南站段)道路工程—上城段 |
14136 |
1000 |
|
渡仁西線復線(棉紗灣至高鐵南站段)道路工程—和潤小區段 |
3500 |
1000 |
|
彎腰樹片區配套供電工程建設項目 |
1500 |
1500 |
|
攀枝花市仁和城區排水設施建設項目 |
2253 |
2253 |
|
攀枝花市仁和城區污水管網建設工程 |
1280 |
1280 |
|
銀泰城、檸檬城沿炳仁線排污工程 |
120 |
120 |
|
合 計 |
|
|
127880 |
三、住房保障穩步推進
“十二五”期間,投入1.02億元資金建成并投入使用廉租住房976套,建成面積4.88萬平方米;投入0.8億元資金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共租賃住房864套,建成面積4.59萬平方米;投入1.58億元資金建成并投入使用經濟適用房1290套,建成面積10.57萬平方米;投入5億元資金建成并投入使用棚戶區改造安置房2938套,建成面積28.53萬平方米。五年來累計為3234戶(7805人次)低收入無房戶及住房困難家庭發放租賃補貼 588萬元,通過以上措施著力改善了住房困難群眾住房問題。
四、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十二五”期間,仁和區抓住城市“北聯南擴”的戰略機遇,房地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城市環境明顯提升,相繼建成了同樂家居廣場、峻嶺天下、和諧御林、起辰·和瑞廣場、影城花園、波爾卡城邦、頤和藍天、浩遠·蘭庭、上城、泰悅居一期和二期等房地產開發項目。五年來累計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約80億元;房屋新開工面積近400萬平米,竣工260萬平米;銷售住宅1.34萬套,實現銷售收入約54億元;地稅部門完成房地產業稅收7億元,建筑業稅收6.6億元。
五、村鎮建設明顯提速
“十二五”期間,我局緊密結合農房建設工作,開展農村危房改造、新農村建設,加大了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區村鎮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村鎮面貌大為改觀。圓滿完成了上級下達的農村危房改造任務1953戶(其中:2010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95戶,2011-2012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21戶,2013年完成278戶,2014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667戶,2015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292戶);加大對總發鄉、大龍潭鄉、中壩鄉和平地鎮等幾個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2011至2014年累計完成了小集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22415萬元;加大村莊建設力度,建成美麗新村聚居點14個,完成總投資64914萬元。通過對集鎮風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使各鄉鎮小城鎮面貌煥然一新。
“十二五”期間,我區成功申報平地鎮、仁和鎮為全國重點鎮和四川省第二批“百鎮試點”鎮,申請到“百鎮試點”建設省級專項資金500萬元。成功申報平地鎮迤沙拉村為全國第一批傳統村落,申請到補助資金300萬元;成功申報務本鄉務拉村為四川省第二批傳統村。
六、建筑行業管理全面規范
在“十二五”期間,我區建筑業、建材業處于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其規模不斷壯大。“十二五”末轄區內從事房地產、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的企業以及建材生產、銷售的企業達70余家。同時,我區建筑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其他與建筑業緊密相關企業的發展,如鋼材、商品混凝土、預拌砂漿、水泥、木材、玻璃、砂、石、磚、鋁材等。“十二五”期間,我區以推進建筑節能,創建低碳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科研單位的作用,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和努力,建筑門窗產品標識測評認證基本結束,建筑主要門窗產品的節能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我區著力推廣使用預拌砂漿,2014年建立了年產30萬噸預拌砂漿生產線一條,總投資約3000萬元,當年推廣使用預拌砂漿約1萬噸。另外,截止“十二五”末,我區建筑施工企業資質又有一家實現了從二級企業升為一級企業,從業水平不斷提高。
在“十二五”期間,全區建筑工地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建筑質量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期間共計頒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180份,實現質量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程約193項,開工建筑面積達350多萬平方米,投資總額約60億元,施工從業人員累計約4萬余人。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覆蓋率、工程質量合格率、機械設備安裝、拆除登記、使用備案、施工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率均達到100%。
“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有效解決、化解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長效機制。按照攀枝花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關于印發攀枝花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的通知》(攀住規建發[2013]117號),期間收取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累計達4500萬元,五年共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50多項,共計約15000萬元,清欠率為100 %。
七、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征地拆遷困難。由于歷史原因和政策影響,城市建設征地、拆遷成本高,工作難度較大。
(二)建設資金短缺。由于地處偏僻,國家項目投放不多,外來資本投入較小,加上區內財力不足,導致部分項目推進緩慢,甚至無法啟動建設。
(三)項目建設前期手續復雜。隨著投資、建設手續的不斷規范,開展項目建設需通過層層審批,辦理規劃、環保、用地、節能等手續,增加了建設時間,增大了建設難度。
(四)仁和區原作為攀枝花市郊區,城市規劃定位較低,基礎設施配套極不完善,歷史欠賬太多,加之部門條塊分割嚴重,各自為政,造成地下管線時常開挖、新羅密布、雜亂無章。
(五)對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還存有較大差距,致使未批先建、“先上車、后買票”現象屢屢出現,導致一定的質量、安全隱患。
(六)房地產市場形勢嚴峻。一是由于受宏觀經濟形勢及政策影響,銷售后勁不足,仁和區2013年銷售新建商品住宅3986套,達到歷年峰值;2014年銷售2745套,同比降低31%;2015年銷售3298套,同比2014年增長20%,同比2013年減少17%。受房屋銷售影響和市場不景氣帶來的企業融資難度加大,部分企業在項目運作及資金周轉上舉步維艱,導致項目推進緩慢甚至數度停工,并存在拖欠工程款、農民工工資及部分項目不能按合同約定按時交房等問題,造成了極大的社會不穩定因素。二是截止“十二五”期末,轄區已預售商品住宅剩余0.52萬套未售,加上已開工未預售及已供地未開工的0.46萬套住宅,仁和區新建商品住宅潛在供應量約1萬套,存量較大。
(七)工程建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加強人才培養、技術引進、信息跟進等方面工作。
(八)三是村鎮規劃管理缺位,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九)我區老舊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大部分呈點狀分布,其土地不能整合成片開發使用及房屋土地為私人所有的房屋征收拆除后,不能由政府統一開發使用,對我區的城市建設存在一定的制約。
(十)部分結合我區重大項目納入棚戶區改造范圍的房屋,因征拆標準離老百姓的期望值較遠,征拆難度大,不能按期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十一)棚改貨幣化安置所需房源數量、戶型與市場上可銷售的商品房不匹配及開發企業肆意抬高價格,造成老百姓無處選房,無法選房。
第二章 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把握“超常作為、穩中求進”工作基調,抓住省委突出南向發展、建設攀西經濟區、發展攀西城市群等重大機遇,深入實施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和市委“三個加快建設”,以推進“形態適宜、產城融合、城鄉一體、集約高效”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為重點,加快打造四川南向開放門戶、攀枝花區域交通樞紐、川滇交界區域商貿物流中心、攀西生態宜居中心、西部陽光康養休閑度假基地,努力建設實力、魅力、生態、和諧仁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改善民生。始終把關注民生作為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抓好住房保障和穩定房地產市場的工作,健全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不斷完善市政公用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區域協調、城鄉統籌。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總體部署,加快推進城鄉規劃、產業發展、要素配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促進城鄉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覆蓋,城鄉發展空間集約利用,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發展協調。
(三)綠色低碳、智能高效。良好的生態條件是難以復制和再生的區域競爭優勢,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推進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城鎮減排,加強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低碳生態城市建設,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四)創新發展、提質增效。把創新發展作為城鄉建設轉型升級、建設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動力,從體制和機制上推動城鄉建設領域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
(五)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加快建立有利于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為住房城鄉建設事業改革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三、發展目標
力爭“十三五”末,城鎮人口突破15萬,城鎮化率達到52%以上,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23平方公里;新增綠道綠廊3公里以上,綠化面積245公頃以上;實現城市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城市排水全部實現雨污分流;形成以四號地塊、普達、火車南站為構架的交通路網;全區房地產市場新增住宅面積 180萬平方米,新增配套商業地產面積20萬平方米,銷售房屋面積200萬平方米;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兼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力爭實施棚改貨幣化安置及綜合整治7000戶。城鄉發展更加均衡,城鄉人口分布更加合理,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基本完善,新村建設水平大幅提高。
第三章 主要任務與措施
一、堅持規劃引領,優化城鎮空間布局
(一)更新規劃理念
根據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城市建設轉型時期的特點,不斷更新規劃理念。在提升規劃水平的同時,更加注重理念轉變。通過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標準,制定出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規劃,引領城市發展,帶動區域繁榮,服務項目建設。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新型城鎮化、海綿城市、綠色生態城區等城鄉規劃新理念與“宜人新城,產業新區”的發展定位相結合,合理配置和統籌規劃城鄉空間、人口、設施等各類資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發揮規劃綜合性、引導性、控制性作用。
(二)完善規劃體系
按照建設現代化城市的要求,保持城市規劃的適度超前性和持續性,強化規劃的引領作用,科學規劃城市布局,加強道路交通、園林景觀、防洪排澇、市政設施和地下綜合管廊、公共設施綜合布局等各類專項規劃的編制。同時,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進一步加強村鎮規劃,完成區域新村建設規劃修編,完成大龍潭鄉、總發鄉、中壩鄉、福田鎮、啊喇鄉、務本鄉的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爭取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
(三)加強規劃實施
城鄉規劃要有基本構架和體系,按照城鄉一體、部門協作的要求,注重規劃協同性,統籌城鄉、交通、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推進“多規合一”試點工作,確保目標、指標、坐標相一致,實現城鄉規劃“一張圖”,切實做好城市架構、片區規劃、單元控規、專項規劃、存量規劃等工作,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城市總體規劃工作體系,為我區城鄉建設發展重大決策部署提供科學依據。強化城市設計對建筑設計、塑造城市風貌的約束和指導,將城市設計轉化為規劃實施階段可操作的管控手段。完善以區城鄉規劃領導小組為核心的規劃審批機制,加強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
二、強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一)加強城鎮交通設施建設
按照一體化運輸的要求,依托鐵路、公路及有軌電車等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由火車南站主樞紐、客運中心次樞紐和重要交通節點組成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完善城市路網結構和軌道交通體系,加強區域交通聯系,加快實施攀枝花火車南站站前基礎設施建設、總發路北段、總發路南段、川沙路、下沙路、那總路、花城大道向南延伸道路建設及炳三區公交站至攀枝花南站有軌電車一期工程建設,構建火車南站與市區的快速連接,實現城市內客運“零距離”換乘。樹立“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提高城市道路路網密度,打通各類“斷頭路”,形成完整路網,提高道路通達性,加快推動渡仁西線復線、總園路、蓮花路、站前北路、站前南街、站前巷、南站路、浣沙路、那沙路、華沙路、沙田路、秋沙路、梨沙路、南沙路等道路建設,建成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道路網系統。
表-2 仁和區“十三五”期間道路交通設施建設項目一覽表 |
||||||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性質 |
建設規模 |
建設時限 |
計劃投資(萬元) |
備注 |
1 |
炳仁線延長線(普達一期道路) |
續建 |
總長10.38公里(其中:南北線總長8.975公里,連接線0.303公里,支路1.38公里)。 |
2015-2017 |
74186 |
|
2 |
大河南路與大河南路連接改線段道路工程 |
新建 |
新建城市支路長263米,寬11米,包括配套城市管網建設。完成道路路面瀝青鋪設。 |
2016-2017 |
593 |
|
3 |
攀枝花市火車南站站前基礎設施項目 |
新建 |
完善火車南站前路網結構,新建道路5條,總長7.937千米;新建排洪明溝、暗溝6.935千米;樞紐工程占地面積97757㎡,建筑面積44620㎡;綠化100000㎡。 |
2016-2018 |
198000 |
|
4 |
總發路北段一期 |
新建 |
全長1500米,寬24米(含附屬設施) |
2016-2018 |
13174 |
|
5 |
攀枝花市新區總園路建設工程 |
新建 |
全長2281.6米,寬24米(含附屬設施) |
2016-2018 |
27666 |
|
6 |
蓮花路 |
新建 |
全長2025.3米,寬16米(含附屬設施) |
2016-2018 |
14797 |
|
7 |
仁和區彎腰樹棚戶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道路建設項目 |
新建 |
新建規劃道路四條,總長2173米,總投資4000萬元,其中:1.鑫南路長1310米,寬14米;2.華沙路長280米,寬24米;3.華藝路長368米,寬11米;4.華西路長215米,寬11米。 |
2016-2020 |
4600 |
|
8 |
仁和區原攀昆聯合帶鋼廠城市棚戶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道路建設項目 |
新建 |
新建城市次干道長408米,寬21米,包括配套城市管網建設。 |
2017-2018 |
1635 |
|
9 |
川沙路 |
新建 |
全長760米,寬16米(含附屬設施) |
2017-2018 |
2280 |
|
10 |
渡仁西線復線(和潤段、那招段)道路工程 |
新建 |
全長1565米,寬24米(含附屬設施) |
2018-2019 |
18512 |
|
11 |
下沙路 |
新建 |
全長2000米,寬23米(含附屬設施) |
2018-2020 |
27800 |
|
12 |
浣紗路 |
新建 |
全長1299.843米,寬24米(含附屬設施) |
2018-2020 |
15983 |
|
13 |
站前巷 |
新建 |
全長204.626米,寬16米(含附屬設施) |
2018-2019 |
1713 |
|
14 |
南站路 |
新建 |
全長522.07米,寬14米(含附屬設施) |
2018-2019 |
3675 |
|
15 |
站前南街 |
新建 |
全長742.011米,寬24米(含附屬設施) |
2018-2019 |
8705 |
|
16 |
站前北路 |
新建 |
全長265.009米,寬14米(含附屬設施) |
2018-2020 |
1943 |
|
17 |
總發路南段 |
新建 |
全長1619.147m,寬 24 米(含附屬設施) |
2018-2020 |
20758 |
|
18 |
仁和區四號地塊二期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 |
新建 |
新建城市主次干道6條,總長約3600米 |
2018-2019 |
45585 |
|
19 |
軌道交通一期工程 |
新建 |
線路全長14.185km,其中高架段長5.11km,隧道段長1.64km,地面段7.435km,沿線與規劃2號線、3號線接駁。共設車站13座,其中高架站3座,地面站10座。 |
2017-2019 |
350000 |
|
|
合 計 |
|
|
|
831605 |
|
(二)加快城市供水設施改造和建設
切實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建立從源頭到龍頭的安全保障體系,優先改造老舊供水設施。不斷擴大公共供水服務范圍,根據火車南站片區、普達片區、四號地塊片區開發建設需要,合理配置供水設施。配合市級部門加快推動觀音巖原水利用工程、仁和第二水廠及配套管道建設,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表-3 仁和區“十三五”期間供水設施建設項目一覽表 |
||||||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性質 |
建設規模 |
建設時限 |
計劃投資(萬元) |
備注 |
1 |
仁和城區普達至路歇橋城市棚戶區改造配套供水設施建設項目 |
續建 |
1.新建DN600、DN700供水管網15.74km配套閥門及附屬項目安裝。2.進行管涵、錨固樁、 閥門井砌筑、鎮(支)墩、土石方開挖回填、人行道恢復等土建工程。3.擴建南山加壓泵站(日供水能力4.2萬t/天)、新建高壓供電及其配套設施。 |
2015-2016 |
4500 |
|
2 |
四號地塊二期配套供水工程建設項目 |
新建 |
從四十九高位水池處加壓后引出,順花城大道至五交化,全線總長3400米,DN400管徑。 |
2016-2020 |
600 |
|
3 |
普達片區配套供水工程建設項目 |
新建 |
主管道DN500,總長10KM;設加壓泵站3個;高位水池4000m³1個、3000m³1個、2000m³3個。 |
2016-2020 |
9000 |
|
4 |
蓮花村片區配套供水工程建設項目 |
新建 |
從路歇橋主管道接DN300供水支管到各規劃地塊,總長7000米。 |
2016-2020 |
1500 |
|
5 |
仁和第二水廠 |
新建 |
建設規模為10萬立方米/日,占地86畝。 |
2019-2022 |
25000 |
|
6 |
觀音巖原水利用工程 |
新建 |
起于南山橋,止于仁和水廠,新建長約18公里,管徑為DN800的原水管 |
2016-2020 |
12000 |
|
|
|
|
|
|
|
|
|
合 計 |
|
|
|
52600 |
|
三、推動生態環保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建設品質
(一)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全面推進城鎮污水管網配套、雨污分流改造、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和污泥處理處置等設施建設。以全面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及管網質量為重點,加強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改造建設,加快推進仁和區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新建城區污水管網25公里,力爭2020年實現城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推進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在城市工業生產、道路清掃、車輛沖洗、綠化澆灌等方面優先使用再生水。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快實施中壩小河河道綜合整治、大河炳仁線連接橋至巴斯箐連接橋段河道整治,路歇橋至總發紅星橋段河道整治,確保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
表-4 仁和區“十三五”期間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一覽表 |
||||||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性質 |
建設規模 |
建設時限 |
計劃投資(萬元) |
備注 |
1 |
蓮花村片區配套排污工程建設項目 |
新建 |
高鐵南站東側至大河邊各規劃地塊,沿規劃道路和大河西側新建DN500-600排污干管,總長4500米。 |
2016-2020 |
1000 |
|
2 |
普達片區配套排污工程建設項目 |
新建 |
普達片區內DN500排污管4200米、DN600排污管6000米到西線路口,沿大河DN800排污管2500米至規劃污水處理廠。
|
2016-2020 |
2400 |
|
3 |
老舊城區污水管網改造 |
新建 |
改造林業局、公安局至五交化、五十一養路總段門口至河邊等老城區污水管道。 |
2016-2020 |
1000 |
|
4 |
仁和第二污水處理廠 |
新建 |
占地面積為41畝,設計規模為5.5萬m3/d |
2016-2020 |
25000 |
|
5 |
仁和第二污水處理廠配套污水管網建設工程 |
新建 |
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網50公里 |
2016-2022 |
15000 |
|
6 |
仁和區普達污水處理站 |
新建 |
新建設計規模為1.6萬噸/日的污水處理站一座。 |
2018-2019 |
5000 |
|
7 |
炳仁線連接橋至五十一連接橋段河道整治 |
新建 |
整治河道約1200米 |
2016-2017 |
1000 |
|
8 |
路歇橋至總發鄉紅星橋段河道整治 |
新建 |
整治河道約3200米 |
2017-2019 |
3000 |
|
9 |
五十一連接橋至四季花城連接橋段河道整治 |
新建 |
整治河道約2800米 |
2019-2020 |
2500 |
|
10 |
中壩-仁和段小河流域沿線河道整治 |
新建 |
整治河道約2800米 |
2017-2020 |
2500 |
|
|
|
|
|
|
|
|
|
合 計 |
|
|
|
58400 |
|
(二)加強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改造和建設
以建設海綿城市為目標,以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為突破口,大力整治河道、改造老舊管網、箱涵,推進排水防澇設施達標建設,使城市雨水的排水防澇能力明顯增強,城區范圍內全面達到50年一遇以上的防洪標準,城市干道遇短時強降雨積水及時排除,交通不中斷,重點路段不積水。新建火車南站站前排洪設施,基本避免建成區遇暴雨大面積淹水現象。
表-5 仁和區“十三五”期間排水防澇設施建設項目一覽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性質 |
建設規模 |
建設時限 |
計劃投資(萬元) |
備注 |
1 |
彎莊安置房排洪溝 |
新建 |
從彎莊安置房到中壩小河,新建1.5m×1.5m鋼筋混凝土排洪溝,總長760m |
2016-2017 |
1140 |
|
2 |
彎莊片區排洪溝 |
新建 |
從上彎莊到仁和河邊,新建2.0m×2.0鋼筋混凝土排洪溝,總長度1750m |
2016-2017 |
3500 |
|
3 |
四號地塊二期配套排洪改擴建項目 |
新建 |
從五交化花城大道至大河邊,在老排洪涵位置擴建3×3米鋼筋混凝土排洪涵,總長1600米。 |
2016-2018 |
3500 |
|
4 |
火車南站周邊排洪設施建設工程 |
新建 |
從高鐵南站接5×4米、8×5米、3×2米共3條鋼筋混凝土排洪涵至大河,總長4200米。 |
2017-2019 |
20000 |
|
5 |
普達片區排洪設施建設工程 |
新建 |
新建長約15公里的排洪涵 |
2018-2020 |
10000 |
|
|
|
|
|
|
|
|
|
合計 |
|
|
|
38140 |
|
(四)加強園林綠化建設
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目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大城市“五花”——花山、花海、花溪、花道、花街的規劃建設力度,提升綠地生態綜合服務功能。打造園林精品工程,加快推進長約3.7公里的炳仁線連接橋至四季花城連接橋段河道整治及景觀打造、中壩-仁和段小河流域沿線河道兩側景觀打造等項目建設,建成路歇橋“水中央”濕地公園、仁和文化公園建設、天星湖、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等一批生態型重點公園,建設和提升城市道路綠化建設,新增綠化面積245公頃,實現城市景觀生態環境的整體改善,提升城市品位。
表-6 仁和區“十三五”期間園林綠化建設項目一覽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性質 |
建設規模 |
建設時限 |
計劃投資(萬元) |
備注 |
1 |
普達陽光水域整理工程—下普達水庫及引水渠系工程
|
新建 |
取水口3處;引水隧洞2條,全長2694m,(主洞長2557m,支洞長137m)。水庫總庫容272.50萬m3 |
2016-2018 |
14109 |
|
2 |
花海花溪景觀建設(炳仁線連接橋至五十一連接橋景觀建設工程) |
新建 |
對炳仁線連接橋至五十一連接橋長約1200米的河道兩側進行景觀打造 |
2016-2017 |
4000 |
|
3 |
普達陽光國際康養度假區公共綠化二期工程 |
新建 |
綠化面積約為453000平方米,約合679.5畝,主要包含下普達水庫環湖區景觀、一期支線東側山體景觀、一期支線北側山體景觀、K6+680~K6+880段西側坡地景觀、K6+650康和人家北側四季養生園景觀、K7+300芒果樂園西北角及零星綠化、K8+487跨線橋與物流中心旁山體景觀七大綠化景觀項目 |
2017-2019 |
36823 |
|
4 |
路歇橋“水中央”濕地公園 |
新建 |
擬對路歇橋至總發鄉紅星橋段長約3.2公里的河道進行綜合整治,對河道及沿岸景觀進行升級打造。 |
2017-2020 |
51000 |
|
5 |
仁和文化公園 |
新建 |
占地340畝,包括寶靈寺核心區打造、景觀公園、佛教文化主題街區建設。 |
2017-2020 |
58000 |
|
6 |
天星湖園林景觀工程 |
新建 |
占地19.6萬平方米,水體面積5萬平方米。 |
2017-2019 |
36000 |
|
7 |
老橫街風貌改造工程 |
新建 |
占地35000平方米的老舊小區風貌改造(道路、市政管網配套、綠化等) |
2018-2019 |
3000 |
|
8 |
中壩-仁和段小河流域沿線河道兩側景觀打造工程 |
新建 |
對中壩-仁和段長約2800米的小河流域沿線進行景觀打造 |
2018-2020 |
10000 |
|
9 |
五十一連接橋至四季花城連接橋段河道兩側景觀打造工程 |
新建 |
對五十一連接橋至四季花城連接橋段長約2800米的河道兩側進行景觀打造 |
2019-2020 |
8000 |
|
|
|
|
|
|
|
|
|
合計 |
|
|
|
220932 |
|
四、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按照省、市《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城鎮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在城鄉發展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機制創新上下功夫,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為契機,以仁和鎮為中心,全面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現代文明向農村拓展,不斷提升城鄉居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舒適感,最終實現城鄉和諧發展,共同進步。力爭到十三五末期,實現城區建設新型城市化,鄉鎮建設新型小城鎮化,同時培育出一批布局合理、規模適中、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經濟繁榮、輻射力強、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鎮,全區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統籌城鄉全程全域全面發展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一)重點抓好主城區建設。堅持、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要求,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城鄉規劃為龍頭、重點項目為突破、精細管理為保障,推動人口向城鎮、居住向社區集中,做好城市規劃設計,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創造生態宜居環境,將農村人口吸納到城市中,將城市承載能力和城市品位高度提升,努力推進我區城鎮化進程,全力塑造“綠色、生態、康養、宜居”具有人文氣質的新型城鎮。
(二)加強鄉鎮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區小城鎮完成“七個一”工程建設,即每個鎮區有一個宜居的居住小區、一個完善的綜合服務中心、一所寄宿制小學、一個標準衛生院、一個標準化集貿市場、一個貫通的路網、一套完善的供排水和垃圾收集處理系統。重點以平地、大田、同德、布德4個鄉鎮集鎮為重點,在10個幸福美麗新村及聚居點實施以水、電、路、通訊、廣播電視、環衛等為主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小城鎮建設,不斷改善農村居住環境,著力抓好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改善農村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
(三)著力打造特色小鎮。
一是深入推進“百鎮建設試點”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平地俚濮文化特色小鎮。結合百鎮試點、幸福美麗新村、迤沙拉村傳統村落保護等項目推進全鎮基礎設施、產業互融發展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全鎮綠化、供排水、照明、污水處理等市政設施。堅持“文化康養度假”型特色小鎮發展定位,突出平地人文、區位、自然優勢,緊扣“民俗+康養+旅游”發展主題,講好“歷史故事”,挖掘“裂谷美景”, 叫響“俚濮故里”,培育“民俗體驗、歷史探秘、生態農業、康養旅游”四大特色產業,推進“產業、文化、旅游、集鎮”融合發展,將平地鎮打造成為俚濮文化尋根地和農文旅融合發展康養目的地。充分發揮平地鎮川滇交界橋頭堡作用,依托平地鎮便利的交通條件和綠色、清涼自然優勢,深挖民俗文化風采和歷史人文典故,吸引川內、滇邊游客駐足平地觀光休閑,打造全川獨有的絲路驛站和南向門戶重鎮。
二是打造苴卻硯文化創意小鎮。通過苴卻硯文化遺產的傳播、宣傳、引導,扶持傳統產業發展。通過產業鏈的建立,凸顯“文化+人才+創意”發展新優勢,實現“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優化人文環境,強化特色小鎮的文化功能;提升文創品質,樹立文化創意品牌效應;強化人才培養,豐富特色小鎮內涵,展現現代時尚生活元素。打造出以“文化為筆,以珍硯為墨,以大河為紙,以奇石為硯”的苴卻硯文化創意小鎮。
三是打造達陽光康養特色小鎮。通過功能分區建設完成CCRC康養社區、中醫館、普達湖、冬春療養中心以及陽光康養公寓、中草藥博覽園、休閑農業、山地公園、休閑體驗館、戶外運動大本營、戶外探險、體育訓練中心、休閑度假公寓等項目。形成集健康養生全民體驗、全齡全時旅居度假、生態觀光自然之旅、陽光宜居生活方式和新興產業前沿體驗為一體的陽光康養特色小鎮。
表-7 仁和區“十三五”期間小城鎮建設項目一覽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性質 |
建設規模 |
建設時限 |
計劃投資(萬元) |
備注 |
1 |
平地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完成牲畜交易市場修建、火把廣場修建 |
2017-2020 |
1020 |
|
2 |
大田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完成大田中學至團結組1千米、班莊組社房至班莊湖放水口700米、團結組至龍頭山天橋1.5千米、龍頭山至下巴子河邊900米、平田至磨石箐2.5千米、倉房小學至三丘田水庫2.0千米的道路硬化;躍進水庫輸水主管18千米DN120管建設;集鎮至片那立官網改造3千米PPR40管2千米建設;農貿市場整體規劃維修等工作 |
2017-2020 |
748 |
|
3 |
前進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建設集鎮亮化路燈30盞,太陽能集熱工程50套 |
2016-2017 |
86 |
|
4 |
同德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建設集鎮化糞池1個(200m3∕個) |
2017-2017 |
10 |
|
5 |
布德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開發和建設大黑山后山仙人洞景區、回龍洞古人類文化遺址景區;爭取推進大坪子新集鎮開發建設,有效開發利用黃土坡2000畝土地資源;完成216省道沿線進行風貌打造、幸福水庫、把關河社區綜合集貿市場建設 |
2017-2020 |
17500 |
|
6 |
中壩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完成學房社區村道硬化4KM、農產品交易市場、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完成大紙房社區村道硬化6KM、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完成村道亮化建設。 |
2017-2018 |
910 |
|
7 |
太平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啟動紅巖村、江邊村新農村建設;啟動河邊村至觀音巖、觀音巖至紅巖村旅游公路建設;啟動河邊村至紅巖村等級公路建設;啟動河邊村商貿建設;啟動太平鄉物流中心建設;啟動紅巖、大壩觀光農業旅游業項目建設 |
2017-2018 |
5580 |
|
8 |
福田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完成煤炭洗選園區、交易貨場建設;新建環保建材企業1家;特色風貌打造;新建3條村道;新建公共客運點;新建集貿市場 |
2017-2019 |
9320 |
|
9 |
大龍潭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新建集貿市場、垃圾填埋場、垃圾池、公共客運點;完成旅游業開發打造。 |
2017-2020 |
6370 |
|
10 |
啊喇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完成永富集鎮人飲系統擴建、景觀綠化建設及農貿市場整體規劃維修;完成集鎮建筑屋頂太陽能集熱板和水箱安裝 |
2017-2017 |
80 |
|
11 |
務本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新建 |
完成務本新集鎮、山楂堡水庫、新型生態旅游鄉鎮、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規劃建設。 |
2017-2018 |
1500 |
|
|
合計 |
|
|
|
44624 |
|
五、創新房地產市場管理,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房地產業政策和金融扶持力度,通過棚改貨幣化安置、搭建政銀企平臺、發放購房補貼、鼓勵康養產業發展、重大房地產業投資項目落戶優惠政策等激勵措施,刺激市場消費、縮短銷售周期,優化供需關系及功能布局,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二)優化土地供應結構。把握好土地供應的總量、結構和時序,嚴格控制住宅用地供應總量。加快推進普達片區、四號地塊片區、蓮花村片區、火車南站片區的土地開發整理速度,儲備足量的城市建設用地,為下一步城市建設發展打下基礎。針對企業存量土地,通過政府搭橋,幫助企業尋求合作伙伴,解決資金瓶頸問題,盡快實現土地開發利用;同時,加大閑置土地的調查和處置力度,并重新上市交易。每年對市場存量房屋情況、房源推出情況、銷售預期等進行分析和預判,提出土地供應及產業發展計劃建議,力爭“十三五”期間,新增住宅面積180萬平方米,新增配套商業地產面積20萬平方米,銷售房屋面積200萬平米。
(三)加強行業監管。進一步加強項目資金監管,在做好項目預售資金監管的同時,力爭“十三五”期間將項目土地抵押借款、在建工程抵押借款及房屋抵押借款等與項目相關的資金一并納入預售資金監管范圍,確保資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設,避免資金“體外循環”。妥善處置檸檬城、香榭麗都、鷺棲花園等涉穩突出項目,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四)強化服務和監管。進一步加強各項服務工作,提供“保姆式”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進一步精簡辦事流程,提高部門效率,減輕企業負擔。搭建平臺,加強政、銀、企對接,幫助企業融資,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開發秩序,加強房地產中介行業、物業管理服務行業的管理。進一步加強小區管理,打造1-2個精品小區。
六、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增強群眾幸福指數
(一)加快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工作。大力推進貨幣化安置,加強政策支持引導,鼓勵群眾自主購買商品房安置。以改善民生為主要目的,結合我區城市發展方向,重點推進 大河中路中路老舊危房片區、仁和鎮先鋒片區、仁和鎮寶靈寺片區、仁和鎮蓮花村片區、仁和鎮四號地塊片區、仁和鎮老舊危房片區等危舊房屋、重大重點項目、土地整理儲備項目的棚改貨幣化安置。爭取國開行、農發行、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20億元,并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和民間投資參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供應。同時,積極爭取上級配套補助資金,結合棚改項目,積極包裝和申報普達片區、寶靈寺片區、四號地塊片區、蓮花村等片區配套基礎設施項目補助資金,力爭“十三五”期間爭取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礎設施項目上級補助資金0.5億元 。
(二)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制度。進一步落實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軌運行,在保障城鎮低收入無房家庭房源的前提下擴大保障對象房源選擇范圍。鼓勵通過發放租賃補貼方式實施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規范國有資產管理,積極將公租房(廉租房)移交國有資產部門管理。
表-8 仁和區“十三五”期間城鎮危舊房棚戶區改造項目一覽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業主單位 |
改造地塊 |
建設時限 |
安置戶數 |
計劃改造總投資(萬元) |
1 |
蓮花塘棚戶區改造項目 |
仁和鎮人民政府 |
蓮花村片區 |
2017 |
265 |
8291 |
2 |
仁和鎮大河棚戶區改造一期工程 |
仁和鎮人民政府 |
原財政局周邊地塊 |
2017 |
20 |
1780 |
攀鋼小區周邊地塊 |
2017 |
40 |
2500 |
|||
3 |
仁和鎮大河棚戶區改造二期工程 |
仁和鎮人民政府 |
寶靈寺文化一條街地塊 |
2017 |
22 |
3385 |
四號地塊二期 |
2017 |
48 |
5800 |
|||
4 |
仁和鎮西線棚戶區改造項目 |
仁和鎮人民政府 |
渡仁西線復線沿線 |
2017 |
43 |
4190 |
浣沙路沿線 |
2017 |
57 |
11080 |
|||
5 |
前進鎮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項目 |
前進鎮人民政府 |
陽光家園至四季花城河道沿線 |
2017 |
232 |
12500 |
6 |
普達棚戶區改造項目 |
前進鎮人民政府 |
—— |
2017 |
148 |
4250 |
7 |
巴斯箐棚戶區改造項目 |
前進鎮人民政府 |
—— |
2017 |
122 |
3670 |
8 |
南山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項目 |
前進鎮人民政府 |
前進鎮水庫組 |
2017 |
268 |
4914 |
9 |
新華印務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 |
大河中路街辦 |
新華印務家屬區 |
2017 |
110 |
3300 |
10 |
五十一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 |
大河中路街辦 |
原車管所片區 |
2017 |
95 |
2100 |
11 |
大河中路街辦分散危舊房棚戶區改造項目 |
大河中路街辦 |
大河中路街辦轄區經鑒定為危房 |
2017 |
295 |
8000 |
12 |
仁和區大河南路棚戶區改造一期工程 |
區土地儲備中心 |
水務農機局地塊 |
2017 |
10 |
300 |
原政務中心地塊 |
2017 |
24 |
530 |
|||
原飼料廠地塊 |
2017 |
48 |
1108 |
|||
區政府地塊 |
2017 |
40 |
1406 |
|||
稽征所家屬樓 |
2017 |
4 |
190 |
|||
13 |
仁和區大河南路棚戶區改造二期工程 |
區土地儲備中心 |
國營林場地塊 |
2017 |
70 |
2328 |
原財政局地塊 |
2017 |
87 |
7993 |
|||
14 |
寶靈寺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 |
仁和鎮 |
貨幣化安置 |
2018-2020 |
140 |
15400 |
15 |
先鋒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 |
仁和鎮 |
貨幣化安置 |
2018-2020 |
160 |
17600 |
16 |
原市蔬菜公司棚戶區改造項目 |
仁和鎮 |
貨幣化安置 |
2018-2020 |
130 |
14300 |
17 |
仁和鎮大河沿線綜合整治項目 |
仁和鎮 |
綜合整治 |
2018-2020 |
800 |
2800 |
18 |
仁和鎮西線沿線綜合整治項目 |
仁和鎮 |
綜合整治 |
2018-2020 |
650 |
2300 |
19 |
老橫街綜合整治項目 |
仁和鎮 |
綜合整治 |
2018-2020 |
700 |
2500 |
20 |
區政府大院棚戶區改造項目 |
仁和鎮 |
貨幣化安置 |
2018-2020 |
56 |
2800 |
21 |
大河中路2018年危舊房片區改造項目 |
大河中路街辦 |
貨幣化安置 |
2018-2020 |
900 |
52000 |
22 |
大河中路2019年危舊房片區改造項目 |
大河中路街辦 |
貨幣化安置 |
2018-2020 |
950 |
48000 |
23 |
原攀西鑄造廠家屬樓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 |
總發鄉 |
貨幣化安置 |
2018-2020 |
54 |
5940 |
24 |
前進鎮渡仁西線沿線綜合整治項目 |
前進鎮 |
綜合整治 |
2018-2020 |
128 |
500 |
|
合計 |
|
|
|
6710 |
253755 |
七、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促進建筑業發展壯大
(一)轉變建筑業增長方式。鼓勵本土建筑業企業做大做強,拓寬發展空間,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拓寬橫向產業領域,突破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為主的局限,向交通、水利、電力、新能源等領域拓展。全區建筑業規模進一步壯大,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科技進步成效顯著,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加快推進建筑標準化,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招大引強,引進1-2家一級總承包施工企業入駐仁和。到2020年,全區建筑業總產值實現15億元左右,建筑業產值年平均增速達到10%。建筑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力爭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達到2-3家,建筑從業人員達到5000人以上。
(二)增強建筑業綜合實力。落實國家關于工程咨詢服務委托方式改革的要求,落實新的咨詢服務技術標準和合同范本,加大招商力度,積極吸引投資咨詢、勘察、設計、監理、招投標代理、造價等咨詢服務企業到我區入駐發展,鼓勵企業采取聯合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培育一批具有先進管理水平的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對注冊地落戶企業,在符合法律法規條件下,在用地、財政、規費等方面給予優惠,并優先保障企業總部落戶所需生產生活用地。
(三)規范建筑業市場秩序。強化招投標監管,推行電子招投標和實行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采用隨機法確定承包人辦法。規范招標代理機構市場行為,清除不合理排斥潛在投標人條件,從源頭上預防圍標、串標、虛假招標等違規違法行為發生。組建轄區應急搶險平臺,完善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依法規范市場主體行為,抓好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監管,通過信息化平臺加強安全管理,力爭到2020年全區城區建筑工地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落實建設工程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結合建筑施工企業信用紀錄情況,被告差異化管理,力爭到2020年實現建筑工程領域無拖欠農民工工資。
(四)加強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圍繞“質量強區”戰略,以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為主線,認真貫徹執行有關工程質量安全的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切實落實和履行質量、安全生產監督職責,筑牢安全防線,加強巡查、抽查和指導服務,保證建設工程地基基礎、主體工程結構、建筑環境和建筑節能以及重要使用功能部位的質量安全,使我區工程實體質量穩步提高。扎實開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專項整治,結合防汛安全、環保督察等工作,切實做好建筑工地標準化建設。力爭“十三五”期間,我區建筑工程項目爭創工程質量“天府杯”1個,城區內建筑工地全部實行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為保障我區“十三五”時期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有序發展,要建立健全“十三五”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工作推進機制、責任追究和建設宣傳等機制,形成體制健全、機制完善、部門協作、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仁和區火車南站站前樞紐片區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仁和區棚戶區改造領導小組,仁和區城鄉規劃工作領導小組、仁和區農村危房改造領導小組等區主要領導任組長、區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單位負責人任成員的組織機構,加快推進“十三五”時期火車南站站前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城鄉規劃、農村危房改造等重大重點項目、重點工作,做到一個項目,一套班子。
二、加強制度建設
(一)加強保障性住房管理。進一步加強對住房保障工作的實施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協調機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完善住房保障法規政策體系。制定出臺《仁和區領導干部包聯棚戶區改造工作方案》、《仁和區危舊房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實施辦法》等制度,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提高市民獲得感、幸福感。
(二)做好棚改業務指導工作。根據各項目情況并征求各實施單位意見制定《項目實施計劃清單》,確保各實施單位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棚改工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做好業務指導工作,對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協調與處理。
(三)做好房源、房價調控工作。根據十三五期間我區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房源的需求量,對我區擬拍賣土地及待開發建設的項目住房的數量、戶型等指標進行調控,增加土地市場供應,同時每年根據市場情況制定我區的《市場化商品房安置政府指導價格的通知》針對棚改戶調控商品房價格;針對拿到補償款都買不起住房且無處安身的棚改戶,在商品房中由政府統一回購一批面積小價格適中的安置房源用于解決其居住問題。
(四)保持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平衡。主動適應房地產市場“新常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房地產調控政策,抓住棚改的政策紅利,按照“穩需求、去庫存、控風險、促轉型”的思路,積極制定籌集房源、平抑房價的方案,進一步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加快中低價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建設。
(五)加強城鎮規劃建設管理。一是規范鄉鎮規劃編制、審批流程,嚴格執行《仁和區鎮(鄉) 、村規劃編制、審批程序》。二是依據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城鎮建設管理實際,建立工程質量監管長效機制;三是進一步規范村鎮建設程序,建立健全項目申報制度、項目管理制度,研究制度《仁和區村鎮建設驗收規范》,不斷加強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開創村鎮建設新局面。
(六)著力提升建筑業整體水平。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促進建筑業盡快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壯大建業規模,鼓勵建筑業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市場開拓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努力推動全區建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加強自身建設
(一)加強政風行風建設。深化服務型機關建設,推進區建設系統黨組織聯動,落實機關聯系群眾制度。完善規章制度,推動機關作風建設常態化和規范化。強化廉政建設,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在行政許可、招標投標、評優評獎、監督執法等環節進一步完善建章立制工作。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毫不放松地抓好政風行風建設。
(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以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廣大干部職工的政治思想素質和為民服務能力,教育和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加強學習、提升境界、轉變作風、恪盡職守、廉潔勤政,做一名黨員和群眾滿意的機關干部。深入開展文明創建,努力爭創市級文明系統。扎實推進住建行業非公企業黨工共建,充分發揮黨組織和工會組織作用,促進住建行業非公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三) 深化行政審批改革。進一步落實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強力推進行政審批改革,精簡規范行政審批事項。推動集中審批由要件向實體、形式向內容轉變,進一步拓展廣度、增加深度、縮短時限、提高效能。
(四)堅持依法行政。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把住建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依法推進職能轉變,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堅決糾正庸政、懶政、怠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三政三不為”問題,堅決懲處失職瀆職,不斷規范住建系統行政行為,提升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住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強監督考核
堅持督查通報制度,拓寬群眾監督渠道,重視群眾對住房和城鄉建設的監督作用。強化對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的匯總、分析和督查。加強住房和城鄉建設目標任務的年度考核,考核工作既堅持完成數量和時間標準,又堅持完成質量和效益標準,通過督查和考核制度,提高對住房和城鄉建設任務的監管力度。
五、強化正面宣傳
重視輿論對住房和城鄉建設和管理的導向作用,集中力量、集中主題、集中時段宣傳住房和城鄉建設的必要性,以及對改善城市形象和城市居民生活環境的重大意義,營造全民參與、支持住房和城鄉建設的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