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攀枝花市仁和區農牧局“十二五”農業發展規劃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1-11-18 來源:馬曉軍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發展現代特色農牧業,培植優勢支柱產業,推動農牧業產業縱深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對實現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總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按照中央、省、市關于“三農”工作發展的指導思想及方針政策,結合市委、市政府“四個傾力打造”戰略部署和《攀枝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仁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仁和區“一線四點”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的奮斗目標,編制仁和區“十二五”農業發展規劃。
一、“十一五”農業發展運行情況
“十一五”期間,國家、省連續五年出臺關于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一號文件,市委、市政府也連續五年出臺了關于增加農業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傾力打造現代特色農業基地的政策。按照“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的指導原則,從政策扶持、組織領導、財政投入、項目安排、科技實施、人員配備、體制機制等方面著手,努力改善農牧業生產要素,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和畜牧業基地建設,促進農牧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加速城鄉統籌進程,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拓展農民就業渠道,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新型農民,促進農民經濟收入持續增長。“三農”工作在改革與創新中得到快速的發展,全面提升,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間提出的各項奮斗目標。
1、農民收入大幅增加
“十一五”期間,全區圍繞農民增收核心任務,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高效農業,打造品牌擴展市場,落實強農惠民政策、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重視農業科技培訓、發展農村第三產業等綜合措施,促進了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42元,比2005 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870 元 ,凈增長2872元,較“十五”末增長74.21%,年均增11.48%。
2、農牧業總產值增長快
“十一五”期間,隨著國家增加投入、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業科技的全面推進,全區農牧業產業呈現總量增加、品種增多、質量提高、銷售通暢、效益顯著等特點。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目標,狠抓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提升傳統農業優勢,壯大特色農業規模,抓好優質晚熟悉芒果、石榴、蔬菜、烤煙、種草養畜等特色產業基地的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區域化、規模化發展加快形成。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2005年的5.21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0.02億元,總增長4.81億元,年平均遞增14.57%。農業增加值由2005年的3. 31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5.91億元,總增長2.6億元,年平均遞增12.58%。
3、糧食和畜牧業生產保持穩定
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開展農業綜合開發,實施“沃土工程”、“增糧增收”等項目,推行“五良”配套技術,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的單產、總產、質量及效益提高,整個“十一五”期間全區糧食生產總量都穩定在6.8萬噸以上。
“十一五”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 采取“穩定發展生豬、大力發展牛羊、積極發展小家禽”的方針,通過畜牧業良繁體系建設,大力實施“能繁母豬補貼”、“退耕還林,林下種草”、“種草養畜”等工程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農民養殖積極性。2010年肉類總產達23088噸,禽蛋5333噸。
4、特色產業初具規模、規模化養殖逐步推進
“十一五”期間,全區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四個傾力打造”的戰略決策,通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牧業,依托農業綜合開發、農牧產品基地建設和開發、農牧業科技推廣、安寧河流域農業資源開發項目(世界銀行貸款)等重大項目建設平臺,促進了全區特色農牧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2010年,全區已發展水果面積13.1475萬畝,產量7.0182萬噸,其中:芒果7.944萬畝,產量2.8825萬噸,石榴1.305萬畝,產量0.8933萬噸,葡萄1.4205萬畝,產量0.3331萬噸,其它水果2.67萬畝,產量2.9093萬噸;糧食播種面積19.3095萬畝,產量6.9923萬噸;蔬菜面積6.237萬畝,產量21.464萬噸;出欄牛(馬)1.6356萬頭,出欄豬20.6471萬只,出欄羊12.4421萬只,家禽出欄222.6711萬只,肉類總產量2.3088萬噸;烤煙種植面積1.79萬畝,產量5萬擔,特色農業為仁和區農民增收、農村致富作出了突出貢獻。所生產的“仁和”牌芒果、“攀西”牌石榴、早市蔬菜等遠銷西安、北京、廣州、成都、重慶等地。主導產業在農民增收中的作用明顯,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55%以上,對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
5、農業產業化經營成效顯著
通過引進扶持培育,到2010年有前進普達芒果、聯慶大田石榴等專業合作社101個,有田遠、益壽堂等2家省級龍頭企業,攀西陽光酒業、行遠牧業、德益果品等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9家,從業人員1058人,總資產7.96億元,年銷售收入14336萬元。輻射帶動農戶2萬戶,推動了仁和區農業產業化進程。另外還出現了一批生產經營專業大戶、中介組織、經紀人等從業者。這些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及生產經營專業大戶等組織承載組織引領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特色農牧業的開發、規模基地的建設、標準化生產的實施,科技的引進普及推廣,新成果的轉化運用,產品的商品化處理,倉貯運輸加工,品牌打造,市場營銷與開拓等工作,對傾力打造攀枝花現代特色農牧業,推行產業化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作用。
5、農業科技支撐成效顯著
“十一五”期間全區以農牧業及科技部門,承擔多項部、省、市各級農牧業科研項目,覆蓋當前農業主要推進發展的產業,包含從資源圃建設、新品種的引種試驗示范與選育、土壤改良、施肥、灌水、病蟲害防治、畜禽飼養技術、疫病防控、到種植密度與模式、產品采后處理與加工,調制技術運用、食品安全農業生產全過程,許多科技成果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繼續加強與華南熱作學大學、華南熱作研究院的、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等高等學府與科研機構“市校”、“市院”合作機制,實現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合作與交流,爭取在農牧業產業發展上搶占先機。初步形成了教學、科研、推廣、生產“四體一體”、產學研緊密相結合的特色農牧業發展體系。
華南熱農大還專門在攀枝花設立了熱農大函授班,培養當地人才,定向為攀枝花輸送人才,定期不定期地在攀枝花舉辦種類培訓講座,兩地每年都組織人員相互觀察交流學習。高度重視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運用,通過各種途徑將試驗示范成功后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材料、新設施推廣運用到現實農牧業生產中,成為農牧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區財政每年都安排專項資金,開展培養新型農民的扶持工作,農口相關部門也全力配合支持新型農民的培訓工作,從2-3年的農民大專、中專學歷教育、以作物一個主要生長周期進行的“農民田間學校”、“綠證”等各項專項培訓,到田間地頭果園中的現場培訓、趕場過節的專場咨詢指導會形式多樣的農業科技推廣普及培訓工作,培訓內容上包括黨的方針、惠農政策、畜禽養殖、種草養畜、疫病防治、農技、種子、植保、土肥、氣象、農(畜)產品質量、農(畜)產品產后處理、品牌、市場開拓與營銷、專合組織、生產聯合體、訂單農業、誠信經營等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全過程。全區每年發放各類農技實用手冊、光盤、畫報等資料1萬冊套以上,參加培訓的農民人數在1萬人次以上,有力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技能與管理水平。
6、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
“十一五”期間,全區農牧業生產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和要求,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農牧產品,推行種植(養殖)業生產標準化,組織無公害、綠色農(畜)產品認證和生產,提高農(畜)產品質量檔次,增強農產品競爭能力。以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大力推進農業名牌戰略實施,創建名牌產品,目前已創建農產品品牌20個,其中獲省級名牌產品6個,省級著名商標2個,市級著名商標3個,到2009年底已經認定省級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7個共8類農產品,面積8萬多畝。形成了“仁和牌”芒果、“攀西”牌大田石榴、“澳洲堅果”和“斯威特”葡萄酒等知名品牌。通過名牌和綠色食品戰略的實施,使名牌與產業聯動,提高了仁和區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經營利潤,品牌帶動初見成效。
二、“十二五”農業發展環境分析
“十二五”期間,全區農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農村經濟社會的增效與繁榮,農民收入的持續增加,同樣面臨著機遇與挑戰。
(一)、發展的機遇
1、獨特的區位優勢。
成昆鐵路縱貫南北,攀枝花飛機場坐落其中,西攀、攀昆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通過境域,是攀枝花重要的交通樞紐,川西南、滇西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中心。“十二五”期間,攀枝花城市建設向南拓展,為仁和區城市化進程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為“十二五”期間仁和區跨越式發展凸顯了有力的競爭優勢。
2、傾斜的政策扶持。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政高度重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中央連續7年出臺的一號文件都是有關“三農”工作,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作全黨全國一切工作重中之重來抓,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省政府提出了《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的意見》和《關于深化試點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意見》等推進農業發展的戰略決策,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傾力打造現代特色農業”農牧發展策略,頒布了《關于推進現代養殖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意見,仁和區委、區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政高度重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導全社會都來關注、支持“三農”工作,著力推進解決發展“三農”的瓶頸問題,為農牧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3、有力的經濟支撐
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促進農牧業的“又好又快”地發展提供堅實的經濟基地。從農田水利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規模場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補貼到農牧業政策性保險、從教育、醫療、養老保險等社會事業到家電下鄉補貼,從公路的“村村通”到廣播電視的“戶戶通”工程,從調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國家及社會投入了大量的財力推進整個“三農”工作全面協調快速發展,隨著國家財力的進一步增強,投入農牧業的資金將更多,農牧業的發展速度將更快。
4、農村社會事業發展
國家致力于城鄉統籌,結構和諧社會的發展,加速推進對農村養老、醫療、計生、文化、教育、就業、社會救助、環境、安全等各項社會事業的廣覆蓋、多層次的均衡發展,農民將享受到政府更好的社會公共服務,愿意投入更多的資金與精力,安心于農業的生產與經營。
5、基礎條件的改善
經過多年實施的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農業科技推廣等建設項目,全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經過“農村電網”改造、“村村通”公路工程、以農業沼氣池為重點的農村能源建設等一系列農業基地設施新建擴建改建工程,提高了農業發展的保障水平,為“十二五”農牧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6、主導產業明確,產業化經營初具規模
將特色水果、畜牧業、優質烤煙、早春蔬菜、優質糧食為今后仁和區主導產業,得到農戶、政府、社會、企業、科技人員高度一致的共識,傾力打造,其基地建設己初具規模,產品在省內外市場已有一定的影響力并呈擴大趨勢。龍頭企業及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迅速,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合作并行,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農牧業產業化經營開始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勢頭好,潛力大,將在今后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二)、面臨的困難
1、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薄弱
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進程與用現代物質裝備農業、傾力打造現代特色農業極不相稱。一是水利、道路、基本農田等基礎設施薄弱,近半數的耕地無保灌能力,中低產田占耕地總面積的60%,亟待改造;二是抗旱抗低溫設施,防雹設施、防泥石流及滑坡設施等基礎設施薄弱,部分河道寬淺不一,泄洪能力低,一些堤防標準低、質量差,難以抵御大洪水的襲擊;三是農業灌溉用水蓄量總量不足,溝渠滲漏嚴重,提灌成本高昂,還存在著旱季河流干枯,無水可抽的困境;四是農業信息設施落后,在農產品主要生產基地缺少電話、寬帶網等信息設施,對外溝通交流困難,存在生產上盲目性與經營上的被動性,現有的農業信息網絡(如農經網)存在分局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問題;五農業機械化使用程度低,農業節水灌溉設施較少,特別是在二半山區、高山區農機、農耕水平更低,廣大農民還承擔著繁重的體力勞動;六是部分鄉村公路建設標準低,時常因自然災害而受阻。農業的生產與發展還未從根本上改變靠天吃飯的局面,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大,制約了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2、農民持續增收任務艱巨
一是農牧業持續增收難度大,目前,全區農民收入還是集中在家庭生產經營上,繼續擴面增量拓展空間有限,農資及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農業自然災害等因素決定了農民在第一產業增收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二是農民增收渠道窄,地方工業經濟、城鎮化建設、服務行業的不發達,不繁榮、不完善,使農民在二、三產業就業少,收入少;三是農業產業化鏈條短,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嚴重滯后,農民在農產品加工過程中所獲利益少;四是農民文化低技能差,進城就業務工難待遇低,一系列社會保障制度也沒有跟上。
3、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任務艱巨
一是農業耕地資源匱乏,目前全區13.6177萬農村人口,只有13.1715萬畝耕地,人平僅有一畝耕地。此外,天然草地資源由于受到有毒有害草紫莖澤蘭的入侵、工農業的侵占,造成天然草地大面積減少。近年由于城市、工業、交通大力發展,占地越來越多,土地銳減趨勢不可阻擋,人多地少、糧經爭地的矛盾將愈來愈突出;二是地形地域的約束。攀枝花地處云貴高原邊緣,橫斷山南麓,屬高原山地地形。表現為地形高山深谷,土地零星分散,氣候復雜多樣,農作物生長的多樣性與良好性,但要建成幾萬畝、幾十萬畝集中成片的單一特色產業,實現規模經濟,受地形地域空間發展限制將難有更大的作為。三是農產品貿易面臨新的挑戰。農產品進口關稅下降,國內水果、蔬菜、園藝、畜禽養殖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價格優勢被削弱,普遍存在開發能力較弱、產品檔次低、經營規模小,缺乏品牌效應和質量優勢,在競爭上處于劣勢,另外還受到許多國家采取形式多樣的“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非關稅壁壘(衛生、檢疫、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等)的影響,市場份額的爭奪將更為激烈。四是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度低。農牧業經營方式總體上還比較粗放,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速度、發展水平和農民組織化程度,與東部沿海省份及省內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與推進現代農牧業建設的內在要求更大差距。農牧業多是以初級產品進入市場,加工轉化率低;主導產業的規模化、區域化、標準化、專業化生產程度不高;農產品加工、營銷滯后,市場體系不健全;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小、實力弱、檔次低;農民合作化經濟組織起步晚、組織化程度低、制度不健全、動作不規范,農戶(基地)與企業未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五是科技對農業持續增效的支撐作用亟需增強。農科成果應用總體水平不高,推廣手段陳舊,技術到位率較低,高層次創新人才匱乏,農業科技創新和儲備能力不足。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特別是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有名無實,專業人員少,知識老化,經費不足,農技服務職能難以有效發揮;六是農村勞動力素質整體低下。隨著大量青壯勞動力轉移,務農人員素質與現代農業、現代農民的需要水平相差甚遠。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呈現老齡化、婦女化趨勢,勞動力素質低下的問題短時間難以扭轉,對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形成重大制約。七是以農家樂、漁家樂等鄉村旅游項目為代表的農村第三產業認識不到位,缺乏整體規劃、基礎設施與環境建設滯后,鄉村旅游產品單一,項目特色開發不夠,總體規模小,品牌化經營層次較低,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強。
4、體制性障礙仍然突出
城鄉二元體制尚未從根本上打破,農業和農村經濟在資源配置和國民收入分配中仍處于不利地位,城市帶動和支持農村的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一是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于農村經濟發展,影響了農村群眾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二是農村公益設施不完善,功能不配套,運轉不協調.許多農民群眾尤其是年輕一代,不愿從事農牧業生產,不愿意生活在農村,為農業發展增效帶來嚴峻挑戰。三是農業農村融資難。面向農村服務的金融企業少,網點少,內容少,農村信用村評定工作滯后,農民小額信貸門檻高、利息偏高。農業政策性保險范圍狹窄,農民認同度不高,投保與被保二者積極性都不高。五是城鄉經濟社會統籌發展任務艱巨,在較短時間內持續增加農業效益難度較大。目前城鄉統籌發展試點探索起步,但尚未建立起城鄉統籌發展所必須的“三次產業互動的發展機制、構建新型城鄉形態、統籌城鄉的管理體制、耕地保護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新機制、農民向城鎮轉移的辦法和途徑、城鄉金融服務體系、城鄉一體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等九個方面的體制機制,要較好解決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社會事業發展不平衡、經濟社會發展區域不平衡的問題,任重道遠。
三、“十二五”農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任務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技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傾力打造現代特色農業”,推進特色產業布局區域化,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品牌化,經營一體化,追求農業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扎實的物質基礎。
(二)、基本原則
推進仁和區“十二五”期間農業的發展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
1、市場導向原則。堅持以市場的現實需求和預期需求為導向,按照日益增長的綠色農產品需求調整產業、產品結構,生產和開發市場前景好、消費需求大的綠色農產品。
2、突出特色原則。堅持揚長避短,突出自身特色,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在市場競爭中確立特色產業、產品優勢,走以特取勝的路子。
3、科技支撐原則。堅持用高新技術和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原料生產基地和加工營銷龍頭企業,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走依靠科技提質增效的路子。
4、優化布局原則。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 的要求,大力發展特色主導產業,科學布局重點產業和產品,促進主導產業和優勢農產品生產、加工業在最適宜區布局,人、財、物向最適宜地聚集,實現生產要素優化配置。
5、龍頭帶動原則。把扶持發展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推進產業化經營的主要著力點,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業水平。
6、開放帶動原則。牢固樹立大開放促進大發展的思想,加強對外交往協調,引進項目、資金、技術、人才,利用市內外資源、外地市場促進產業發展,推進產業化進程。
(三)、主要任務
1、加速推進農田基本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
2、加速農畜牧結構戰略性調整步伐,著重發展優勢產業,推進特色產業帶基本建成。
3、加速培育現代農業經濟實體,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與提升。
4、加速農(畜)產品市場開拓,打造知名品牌著名商標。
5、執行嚴格的土地政策,確保糧食生產面積與產量穩定。
6、加速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7、加速農業科技轉化與推廣,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
8、加速農業清潔能源的普及、資源綜合利用與循環利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9、加速農牧業服務體系的建設,提高為農服務的質量與水平。
10、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著力改善農村環境。
11、加速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統籌,城鄉差距明顯縮小。
(四)發展目標
1、經濟指標
到2015年,農業總產值達14.06億元,比2010年的10.02億元,增加4.04億元,年遞增5.42%;農業增加值達到7.77億元,年遞增5.3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152元,年遞增14.87%;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農業總產值的30%以上;通過農業產業帶動,使全區70%左右的農戶與龍頭企業或中介組織形成穩定的利益聯結關系,人均純收入增收部分的60%來自于產業化經營。
2、生產指標
到2015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19.1萬畝,總產量穩定在71800噸;蔬菜基地6.5萬畝,產量23萬噸;特色水(干)果基地22萬畝,產量10.6萬噸,其中優質晚熟芒果10萬畝、產量6萬噸,石榴1.5萬畝、產量1萬噸,葡萄基地2萬畝,產量5000噸;建成的基本煙田6.4萬畝,年產煙10萬擔、產值1.47億元。
到2015年,建成大型養殖場(小區)5-7個,全區肉類總產量2.7萬噸;出欄生豬22萬頭,羊出欄14萬頭,牛出欄1.8萬頭,兔出欄20萬只,家禽出欄220萬只,畜牧業產值6億元;
3、產業化目標
到2015年,全區優質水果基地、畜禽養殖基地、烤煙基地基本、特色蔬菜基地及優質糧食基地建成,達到預定目標。創建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8家,其中省級5家,國家級1家;培育大型屠宰加工企業1個,年加工產值或銷售收入上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2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家,省級及以上示范社10家; 爭創中國名牌產品1個,四川著名商標3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個。
4、可持續發展目標
到2015年,每年改造中低產田0.6萬畝,培肥地力0.3萬畝。優勢規劃區域內新增畜禽養殖小區5-7個。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農產品監管,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7.8萬畝,無公害畜產品基地達到2個。新增綠色食品、有機食品2-4個,農(畜)產品常年檢測合格率都在97%以上;農村沼氣池的使用率占適宜建池戶80%以上;農村文盲及半文盲人員進一步減少,農村貧困人口進一步減少,農村勞動者的文化程度與生產技能有顯著提高,勞務收入顯著提高,城鄉統籌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建立,農村社會事業、公共事業得到明顯發展,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力爭達到70%以上。
四、“十二五”發展的主導產業
根據以上確定的指導方針和發展目標,“十二五”期間,全區農牧業發展重點規劃為:
(一)、水果
以芒果為代表的南亞熱帶果樹是我區最具特色的新興產業,也是近年發展最快的一個產業,產品影響力與經濟效益年年提高,發展潛力具大,成為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堅持增加面積,突出特色,提高品質,強化產后處理,打造品牌,重點抓好芒果、石榴等特色水果商品基地建設,到“十二五”末,全區果樹面積發展到22萬畝,產量達10.6萬噸。
1、芒果。現有芒果種植7.944萬畝,產量2.8825萬噸。芒果生產將是今后一段時期重點發展的產業,繼續調整擴大基地建設規模,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和綜合配套技術的應用,重視新品種的引進選育和品種搭配,提高產量與品質,大力開拓市場,打造名優品牌,將仁和區建設成享譽國內外的著名晚熟優質芒果生產基地。到“十二五”末,實現芒果種植面積10萬畝,產量6萬噸。
2、石榴。現有石榴面積種植1.305萬畝,產量0.8933萬噸。石榴生產是我區的一個傳統產業,很具有地方特色,有一定的消費市場,石榴發展將集中大田鎮為核心區,形成“一鎮一品的”產業格局,到“十二五”末,實現石榴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1萬噸。
(二)、畜禽
1、生豬。生豬養殖業歷來是我區畜牧業的一項基礎產業,是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盡管近年來豬肉價格受到市場影響較大,豬價起伏較大, 但是全區生豬出欄量穩步增長。2010年,全區出欄生豬20.6471萬頭,產肉14866噸,其產值也占了畜牧業產值的半壁江山以上。作為我區畜牧業的基礎產業,養豬業仍然將作為我區畜牧業的一項主導產業,規劃到“十二五”期末,年出欄生豬22萬頭。
2、草食畜牧。草食畜牧業作為我區今后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區畜牧業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指導下,我區畜牧部門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重心,堅持“調結構、推良種,興科教、增效益,重保護、促安全,強基礎、抓服務”的發展思路,大力調整畜牧業產業結構,通過試點示范、專業大戶帶農戶,以及“良繁工程建設”和“林下種草養畜”等項目的實施,使我區草食畜牧業養殖呈現快速增長勢頭,牛羊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10年,出欄牛1.6356萬頭, 出欄羊12.4421萬只,出欄兔70820只,產肉4775噸。在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草食畜牧業仍將是我區畜牧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實現羊出欄14萬頭,牛出欄1.8萬頭,兔出欄20萬只的生產目標。
3、家禽。2010年,全區出欄家禽222.6711萬只,產肉3340噸,禽蛋產量5333噸。養禽業是城鄉居民肉、蛋食品的重要來源,在農業和農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養禽業的發展不僅滿足了人們對肉、蛋及其產品的消費需求,而且為農民增收、農村勞動力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我區養禽業近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為滿足城鄉居民生活需求和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到“十二五”期末,實現全區年家禽出欄220萬只。
(三)、烤煙
烤煙產業是近年新興發展的一個產業,生產發展勢頭很猛,烤煙產業己成為二半山區特別在彝族集結區農民經濟增收的主要來源,受到廣泛歡迎與支持,作為受國家政策調控的一個特殊農產品,規劃到“十二五”末,落實基本烤煙農田基地6.4萬畝,年生產煙葉10萬擔。
(四)、蔬菜
現有蔬菜播種面積6.237萬畝,產量21.464萬噸。我區蔬菜基地是農業部確定的國家“南菜北調”重要基地,特別是早春蔬菜更具有發展優勢,蔬菜產業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己成為當地農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蔬菜產業的發展將擇重于早春蔬菜,設施栽培,無公害及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在“十二五”末,實現蔬菜種植面積6.5萬畝,產量23萬噸,在穩定現有蔬菜種植面積基礎上,把食用菌、韭黃、方山蘿卜作為特色蔬菜產業發展主要目標,建成食用菌生產基地400畝、韭黃生產基地800畝,方山蘿卜生產基地1000畝。
(五)、糧食
糧食生產堅持穩面積、調結構、抓品質、重效益的原則。執行最嚴格的土地保護政策,糧食常年播種面積保持在19萬畝以上,糧食產量穩定在7.18萬噸以上。水稻面積常年要保持在6萬畝以上,要減少小麥播種面積,大力推廣發展菜用糧,如鮮食玉米、馬鈴薯、胡豆、豌豆等種植面積;注重優良品種的引進推廣和先進實用技術的轉化運用,著力技術的集成與普及,做到在水稻和玉米上良種率達到100%,花更大的精力與財力更換全區的小麥品種與高山上的蕎麥品種,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和提高整個糧食產品的質量,實現種糧增產增效。
(六)干果。
2009年全區種植面積4.7萬畝,產量0.2466萬噸。到2015年全區發展干果基地總面積達到12萬畝(其中:板粟2.8萬畝,核桃10萬畝)。
五、“十二五”農業發展的工作重點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使全區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用途不改變,確保基本農田的相對穩定。以大興農田水利、耕地整治、機耕道路建設為重點的農業基地設施為重點,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灌溉能力及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水平。繼續鼓勵發展大棚蔬菜、節水灌溉等設施農業,推進農業集約化生產經營。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充分結合區域農業發展特點,優化農機裝備結構,著力抓好大田和經濟作物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以及農副產品儲藏、保鮮、精細加工等機械的引進推廣,提高農業機械化以及先進實用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二)、加快農(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提升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全面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精神,加強以質量為核心的農(畜)產品安全生產、檢測、監管體系的建設。強化標準制定,完善標準體系,強加技術指導與培訓,推進農業和畜牧業標準化生產生產基地建設。建立和完善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和監督檢測制度以及產品質量跟蹤、追溯制度工作,全面開展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啟動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評價和風險分析。實施農業名牌帶動戰略,建立和完善農(畜)產品質量認證和產品質量評價體系,全面展開“三品一標”的認證和管理工作。整體推進分段實施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執法,依法查處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產品,強化對禁用、限用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從源頭上保證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加強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提高廣大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和管理者的質量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三)、扶持經營主體發展,提高農業產業化組織化水平
本著扶優扶強的原則,繼續實施財政、稅收、信貸等各項優惠政策,扶持培育生產規模大、經營機制好、科技含量高、產品有市場、輻射區域廣、具有明顯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集體,特別是農(畜)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和科技開發企業。通過資本動作,整合資源,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實施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企業重組與兼并,組成企業集團,形成主導產業集群。大力發展農村各類專業協會和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健全制度規范管理,逐步由松散型向緊密型、單純技術服務向綜合服務方向發展。積極培育農村生產經營大戶和農(畜)產品營銷中介組織,促進農牧業產業化的昌盛繁榮。創新經營管理機制,推行“公司+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科技市場服務一體化”等有效組織形式,發展“訂單農業”、“合同農業”。鼓勵龍頭企業建立風險基金、保護價收購、利潤返還等利益聯結機制,促進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利益主體的有機聯系,形成目標一致、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合力參與市場競爭的經濟利益共同體。
(四)、加速市場綜合建設,提高現代農牧業物流水平
重點農(畜)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對原有的農(畜)產品批發市場及交易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圍繞主導產業,在交通便利的重要農(畜)產品產地或集散地,發展一批鄉村集貿市場,并在此基礎上建設一批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產地大型綜合批發市場,提高農(畜)產品市場的集散吞吐能力。鼓勵和支持有實力企業向農村流通領域延伸,建設和發展超市、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服務業,切實為農(畜)產品銷售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場所和及時準確的需求信息。培育多元化市場競爭主體,特別是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牧業生產大戶及經銷戶,從事市場倉儲、冷貯等基地建設,開展商貿。高度重視“會展”經濟,積極辦好各類展銷會,推介龍頭企業,擴大主導產品影響,開拓國內外市場
(五)、著力農牧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科技水平
實施科教興農(牧)戰略,為現代化農牧業生產提供強大技術支持。引進、吸收世界先進的農牧業生物、工程技術,農牧業信息技術,資源利用與可持續發展技術,推進現代農業的創新發展。引進、選育、研發優質糧食、蔬菜、水果、煙葉、畜禽新品種及其配套技術。普及推廣成熟先進的優質、高產、高效農耕農機技術和畜禽繁育和養殖技術,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加速科學成果的研發轉化與運用。著力開展新型農民教育培訓整合各種培訓資源,創新培訓方式,注重培訓效果,全面提高農民素質。
(六)、推進管理與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建立專職的農業行政執法機構和隊伍,依法對轄區內的農牧業投入品、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農民權益保護等進行執法和管理。加強區鄉農牧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特別是鄉級農牧業技術推廣機構要盡快改革到位,提升服務功能,為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現代特色農牧業提供高水準全方位的服務。積極引導鼓勵扶持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開展行業內部的產前、產中和產后系列化服務,鼓勵和支持社會其它組織經濟實體及個體開展有償社會化服務,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建立健全高效和富有活力的新型農業管理與社會化服務體系,引領服務于現代農牧業的建設。
六、“十二五”農牧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一)、組織領導機制
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部門堅決貫徹市委決議,縱深推進“四個傾力打造”,認真研究和解決農牧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困難,切實制定有利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實,確保領導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財政投入到位,推行工作責任制,實現目標管理。堅持用創新的思維來思考發展大計,做到農牧業發展要有新思路、農村改革要有新突破、農牧業對外開放要有新局面、農業和農村經濟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努力開創新世紀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新局面。
(二)、 投入機制。
要較大幅度地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設立農牧業產業化發展基金,重點加大對農牧業科技、農田水利、農業生態、農業機械、農業信息、農業氣象,以及農牧業現代示范園區、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市場設施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投入。對于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產業,采取貼息、補助、稅收等國家投入為導向,集體企業和農戶投入為主體,工商企業和外商投資為補充的農業籌資和投入機制,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寬領域的依靠全社會力量的投入格局。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增加信貸資金對農業的投入,調整農業信貸結構,增加農業中長期貸款的比重。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業法人或社團法人發起的小額貸款組織,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提高貸款標準,延長貸款時間,簡化擔保程序。引導農戶發展資金互助組織。鼓勵政府、企業和社會資金合作建立針對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的多種抵押貸款擔保組織和基金。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工作,積極開展依托龍頭企業資助農戶進行農牧業保險試點,加快發展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農業保險。
(三)、科技保障機制
通過農業科技創新,深化農牧業科技推廣體系改革,加大先進實用農牧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力度,加強農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等措施來保障“科教興農(牧)”戰略的實施。加大對地方農牧科研究投入和人才引進,繼續推進 “市校”、“市院” 合作,加強協作攻關,通過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力求在品種、技術、裝備、工藝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農牧業科技研發和創新水平。積極培育多元化農牧業科技服務組織,大力發展民辦科研,鼓勵和支持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社會力量開展基層農技推廣服務事業,建立結構完善、隊伍穩定、充滿活力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抓好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建設,突出優良新品種、節本增效、設施農業、優化技術、標準化生產、病蟲害綜合防治、農業信息化、資源高效利用、環境保護及機械設備等的推廣運用,提高農牧業科技轉化率。建立完善各級農民科技教育培訓體系,動員和鼓勵社會各方力量參與農民培訓工作,重點培養村組干部、專業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農村經紀人等,大力提高農民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和轉產就業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骨干農民。
(四)、政策機制
進一步落實和完善農民土地承包經營各項權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范流轉行為,加快土地規模經營發展,為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積極探索集體資產運營和產權流動的新路子,提高存量資產的運營效率,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強集體經濟實力和服務功能。鼓勵和引導農民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明確法律地位,發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不斷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繼續抓好“兩減免、三補貼”等農村稅費改革措施的落實。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解決好農村勞動力就業、最低生活保障、合作醫療、子女上學等問題。加大扶貧奔康工作,盡早改變落后面貌,促進農村經濟平衡發展。在城鎮化的地方,切實抓好“村改居”(村委會改為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推進城市化社區管理。
(五)、經營管理機制
積極推廣公司建場,分戶承包、統一經營、獨立核算的經營模式,促進特色高效生態產業向企業化、集約化發展;制定政策,積極引導,發展農民和企業、科研技術部門和農民、農民之間、企業之間等多種形式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農業開發實體;充分發揮各種學會、協會、專業合作社的作用,以此為依托,努力提升優勢農產品競爭力,形成“專業合作社(協會等)+基地+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著力抓好龍頭企業或專業批發市場為核心,發展和建立基地,形成“公司(專業市場)+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在經濟實力較強和其他有條件的村,圍繞“一村一品”實行集體統一建設、統一經營、分戶管理,使優質高效特色產業走向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現代化發展的路子。通過各種有益的形式,提高優質高效生態產業的組織程度,真正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優質高效生態產業運行機制。創新體制機制,提高發展效率。建立有利于現代農牧業發展的新型農牧業行政、技術推廣、市場監管等管理體系,促進農業各產業的有機銜接、協調發展。
攀枝花市仁和區農牧局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