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近五年工作總結和未來五年目標任務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3-03-02 來源:攀枝花市民族宗教委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攀枝花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近五年工作總結和未來五年目標任務
一、2017年以來主要工作情況
(一)推動民族事業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緊扣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大局,積極爭取省級民族專項資金8438萬元,安排市級民族專項資金2000萬元,整合其他資金加大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投入力度。加快推進民族地區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造等重點工程,民族地區村村通硬化路,社社通電,戶戶有安全住房,人飲安全問題有效緩解。創新和推廣科技精準扶貧“福田模式”,在民族地區建成核桃28萬畝、芒果20萬畝、烤煙4.6萬畝、蔬菜6.8萬畝、青花椒5萬畝的“五大”特色產業基地。扎實推進民族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衛生發展十年行動計劃,連續五年“普九”通過國家和省級驗收,適齡兒童“入學難”問題得到根本解決,農村醫保在民族地區實現了全覆蓋,“就醫難”問題不斷緩解。民族地區呈現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民族團結的良好局面,全市65個民族貧困村經省驗收全部退出,14個民族鄉鎮中有9個鄉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或超過全市民農村居民平均水平。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功創建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區)1個,示范單位2個,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區)3個,省級示范單位30個,市級示范單位121個,市級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10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增強。加強城市民族工作,建立攀枝花涼山楚雄大理麗江昆明六市州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協作機制,依法管理民族事務能力持續提升,攀枝花市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四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范城市”,成功創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5個,民族團結基礎不斷夯實,民族關系更加和諧,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牢固。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
一是強化教育引導,采取“三個層面+N種方式,多項結合,多臂合力”工作舉措,深入開展“愛國愛教愛家鄉”主題教育和“六進一創”等活動,全面加強對宗教界的政治引領,累計開展宣傳教育15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二是圍繞宗教工作督查反饋問題整改,依法強化宗教事務管理,中央、省委反饋我市宗教工作的17個問題現已完全整改完畢;全市34處基督教私設聚會點全部治理完成;3處非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全部拆除;2個違規建設的殯葬服務設施完成“三停一封一剝離”;取締處置2起境外基督教組織對我市的滲透傳教活動;進一步建立健全宗教工作領導協調機制、“三級網絡”“兩級責任制”網格化管理體系和黨政干部培訓教育、行政執法主體建設、宗教團體建設、宗教事務監督管理、聯合執法等制度,強化整改成果鞏固。三是以宗教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創建和“安全宗教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為契機,認真落實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安全責任,指導宗教活動場所認真開展食品安全、反恐防暴、消防、地質災害、安全生產、車輛使用、疫情防控等工作,累計巡查指導200余次,實現宗教活動場所安全“零”事故,疫情“零”發生。四是不斷強化宗教活動團體和宗教場所建設,安排宗教團體工作經費95萬元,宗教場所維修經費128萬元,宗教教職人員困難生活補助費45萬元、慰問經費12萬元,改善5個宗教團體辦公條件,完善11個宗教活動場所建設。
二、2021年工作情況
(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制作《新冠肺炎疫情“少數民族語言+漢語”宣傳順口溜》,利用微信群網站等多渠道推送,加強民族地區疫情防控宣傳。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做好疫情防控檢查,宗教界領域未發生人員感染新冠肺炎情況。制定印發《集中整治宗教場所消防安全隱患助力森林防火安全實施方案》,對宗教場所開展常態化督導檢查40余次,建設微型消防站22個,鏟除防火隔離帶10000余平方米。組織應急演練10余場次,培訓宗教場所人員80余人。發放森林草原防滅火有關政策法規宣傳資料5600余份,制作“雙語”宣傳標語100余條,召開“雙語”壩壩會30余場次,廣泛動員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積極參與森林防滅火工作。民族宗教領域未發生森林火災事故。
(三)強化資金管理,鞏固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圍繞鞏固拓展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成果,積極向上協調爭取民族資金,加大對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投入。爭取省級民族資金2238萬元、安排市級資金300萬元,實施產業道路硬化27.6公里;新建便民橋3座;架設各類管道78千米,修建和整治水池6320立方、整治溝渠6500米;實施4個民族教育體育基礎建設項目;實施2個村集體經濟試點項目;實施1個民族團結示范村建設項目;實施6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項目;開展民族地區實用技術培訓和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培訓、民族宗教干部培訓,建立科技成果轉換專家創新團隊示范基地,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
(四)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定《關于2021年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方案》《攀枝花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測評指標(試行)》,積極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宣教工作和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區)、示范鄉鎮(街道)、示范村(社區)、示范單位工作,推薦米易縣等4個單位為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候選名單,推薦申報米易縣檔案館為“四川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創新制定《城市民族工作指南》《社區民族工作指南》,打造5個城市民族工作創新試點,推動楚雄大理麗江攀枝花涼山昆明六州(市)第二次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跨區域聯席會議召開,加強城市民族工作,改進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扎實做好鄉鎮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相關工作,調研提出“民族地區免費中等職業教育覆蓋范圍”和“少數民族報考事業單位加分政策”的過渡方案建議。
(五)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鞏固提升宗教督查整改成果。扎實推進宗教領域突出問題治理成果鞏固,建立已治理突出問題臺賬,將重點點位、人員納入動態監管,適時開展“回頭看”。指導東區、西區在鞏固“三停一封”成果的基礎上,穩妥探索我市2處寺院骨灰存放設施專項治理“后半篇”文章,省民族宗教委已同意我市2處寺院的后續處置工作方案。積極推進伊斯蘭教領域專項治理工作,已完成整改3處。扎實推進依法治理基督教領域非法活動專項行動,強化部門聯動,常態化開展對非法宗教活動的摸排和依法處置,截至目前,暫未發現基督教及其他宗教非法活動情況,保持基督教非法活動點“清零”。持續推動宗教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創建和“安全宗教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工作,有10個宗教場所被命名為全市“安全宗教活動場所”和“管理規范化宗教場所”。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水平、產業發展與河谷和壩區相比差距較大,特別是涼山自發搬遷群眾雖已脫貧但收入水平仍較低,脫貧又返貧發生機率大,鞏固脫貧成果任務重。二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平衡,部分縣區已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但部分行業的積極性還沒有完成全調動起來,特別是廠礦企業中民族團結教育入腦入心做得還不夠。三是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大量少數民族群眾走進城鎮,城市少數民族人口服務管理任務加重、難度增大,需要進步提升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水平。四是宗教中國化建設的理論探索研究不夠深,創新舉措不多。受國際國內大環境影響,宗教領域情況日趨復雜,境外宗教滲透風險加大,抵御滲透方面,信息獲取還不夠及時、全面。
四、今后五年主要目標任務及2022年重點工作
(一)今后五年目標任務。
1.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牢固。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持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工程,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成功打造一批具有區域特色影響力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陣地和品牌。依法治理民族事務進一步提升,少數民族合法權益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形成“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2.民族地區經濟持續增長。民族地區經濟平穩增長,保持年均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效益明顯提升,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基本實現傳統產業升級,建成經濟結構優、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的民族地區經濟強地,培養壯大民族地區鄉村集體經濟,促進民族地區加快融入全市經濟發展大局。80%左右的民族鄉鎮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3.民族地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繼續加快民族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民族地區公路的通達深度、覆蓋廣度、技術標準和網絡水平。提升農業發展保障水平,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建優農業產業基地,完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提升民族地區農業灌溉條件、安全飲水條件。提高寬帶網絡接入能力,加快完善民族地區電力、通訊、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到2025年民族鄉鎮交通、電力、通訊基礎設施建設總體水平達到全市鄉鎮中等水平,農業灌溉條件、安全飲水條件進一步改善。
4.民族地區社會事業穩步提升。實現民族地區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民族教育穩步推進,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少數民族人才培養機制更加健全,人才結構更趨合理,醫療衛生體系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教育、衛生保障水平基本達到全市平均水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5.宗教事務管理日趨規范。持續做好宗教工作“六個納入”,健全完善“三級網絡”“兩級責任制”,不斷夯實宗教工作基層基礎。加強對黨政干部、宗教工作干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和兩個《條例》的培訓力度,做到教育培訓全覆蓋無死角,達到對宗教工作“五了解”“四提高”。堅定不移在宗教領域開展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團結進步和法律法規等的宣傳教育,積極推進“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中國化方向’示范宗教活動場所”工作和“讀史學名著·助力中國化”讀書活動、“六進一創”等活動,引導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扎實推進宗教領域“八五”普法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做好基層宗教治理,持續鞏固宗教工作督查整改成果。
(二)2022年重點工作
1.深入學習貫徹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采取集中培訓、深入基層宣講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和貫徹“十二個必須”的重要思想。籌備召開市委民族工作會議,總結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民族工作的成就,分析工作難點和存在問題,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細化政策措施、創新舉措方法,對新時代民族工作全面部署和動員,不斷推動我市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2.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推進創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常態化,提升創建實效,做好國家級、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申報工作和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命名工作。強化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積極做好參加第十六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和第八屆全省少數民族藝術節相關工作。加強少數民族動人口服務管理,構建各民族互嵌式社區建設,打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享共事共樂社區樣板。服務好構建“三個圈層”,重構發展空間,奮力建設川西南滇西北區域中心城市工作大局。
3.強化民族專項資金管理。優化民族專項資金投入導向,加強資金爭取協調工作,加大民族地區投入力度。對民族地區相對落后地區基礎設施進行“查漏補缺”,提升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完善和鞏固芒果、核桃、青椒、烤煙、季節蔬菜等五大特色產業基地,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促進各民族群眾持續增收;探索民族地區集體經濟發展思路,抓好壯大民族地區村集體經濟試點示范工作。鞏固好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4.推動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持續鞏固提升宗教工作督查整改成果,防范抵御境外滲透和基督教私設聚會等非法宗教活動,探索做好兩處殯葬服務設施治理“三停一封一剝離”后半篇文章,有序推進清真寺阿式風格整改,強化保留小廟后續監管等工作。加強《宗教教職人員管理辦法》宣傳教育,常態化開展宗教場所消防安全、食品衛生等專項整治工作,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愛國愛教愛家鄉”“讀史學名著·助力中國化”“六進一創”“一創一建設”等活動有機結合,探索實施提升宗教中國化質效的有力舉措,引導宗教界強化“五個認同”,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
5.扎實做好民族宗教領域常態化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工作。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部署,強化督導檢查,常態化抓好宗教場所活動場所疫情防控、防汛、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工作,確保不發生安全責任事故。因地制宜,創新宣傳方式,采取“雙語”宣傳等多種形式,動員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提升思想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