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攀枝花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執行情況及2023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3-11-16     來源:攀枝花市統計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關于攀枝花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3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2023年1月在攀枝花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譚明安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攀枝花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3年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2年,國際形勢動蕩加劇,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新發頻發,有效需求不足,宏觀經濟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遠超預期,經濟社會發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實施市委“一三三三”總體發展戰略,認真執行落實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查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實現全市經濟穩定增長、總體好于全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扎實推進。

  (一)2022年計劃完成情況。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同比,下同)3.5%,低于預期目標3.5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9%,高于預期目標1.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4.0%,低于預期目標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低于預期目標1.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2.4%,低于預期目標5.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2%,高于預期目標0.2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7%,低于預期目標7.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83.9億元,同口徑下降2.3%,低于預期目標9.3個百分點。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4%,低于預期目標3.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3%,低于預期目標2.7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預期目標(3.5%)范圍內。

  ——總量減排完成預期目標(省下達目標)。

  ——城鎮新增就業1.92萬人,略低于預期目標(1.9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預期目標(4.2%)范圍內。

  (二)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1.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穩進提質。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精準有效。精準高效處置“8.31”疫情和多起輸入性疫情病例,建成方艙醫院2所,設置核酸檢測機構20個,完成醫療應急物資儲備3300萬元。

  穩增長政策落地見效。開展“穩企業、穩產業鏈供應鏈、穩就業”大調研等系列活動,制定出臺全市扎實穩住經濟增長6方面26項具體措施。建立企業問題訴求協調解決機制、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市級工作專班等,全面落實留抵退稅、增加信貸等助企紓困政策,累計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19.54億元,較年初凈增各項貸款余額110億元,降低市場主體貸款利率42個基點,穩定攀鋼、龍佰集團、安寧股份等龍頭骨干企業生產經營,帶動全市產業鏈供應鏈總體暢通運行。

  項目攻堅突破卓有成效。市委、市政府將2022年確定為“項目攻堅突破年”,保持投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業和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7.7%、16.6%。在庫儲備項目達1829個、總投資1.3萬億元,項目個數、投資額度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06%、63%;梳理報送“十四五”期間國家102項、省105項重大工程項目326個、總投資3932億元,項目數量、投資規模居全省前列,項目前期工作考核居全省前列、獲獎勵2600萬元。68個“2022項目攻堅突破年”重點項目超進度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37個省市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51個項目開工建設,15個項目竣工投產。

  提振消費取得實效。推動東創•仁和灣、太谷廣場一期開街運營,舉辦“第二屆陽光花城云上嗨購節”等系列促消費活動400余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望保持全省第一方陣。舉辦“花城味道”•“攀果”創意菜爭霸賽,攀枝花芒果獲“2021年四川十大美食地標”授牌。

  2.堅持工業強市戰略,產業體系優化升級。

  工業新舊賽道齊頭并進。工業強市戰略實施成效漸顯,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成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通報表揚。釩鈦產業列入全省首批特色優勢產業試點名單,攀鋼高端鈦及鈦合金、銀山精密鈦鋼薄板等21個重點工業項目竣工投產,攀鋼6萬噸/年熔鹽氯化法鈦白、龍佰集團年產20萬噸氯化法鈦白及轉子級海綿鈦等33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西南釩鈦科技新材料(富邦釩鈦重整項目)點火復產。水風光氫儲協同發展步伐加快,國內首座管道輸氫加氫母子站和西南首條工業副產制氫生產線投運,銀江水電站順利推進,“水資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開發”三結合項目的抽水蓄能電站關鍵工程開工,安寧股份年產20萬噸電池級磷酸鐵及磷酸鐵鋰等項目加快建設。釩鈦高新區“一區三片”和格里坪園區成功申報為省級化工園區,釩鈦高新區成功創建省級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重點園區,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功創建全省首批“5+1”重點特色園區。

  服務業多領域融合發展。高水平謀劃攀枝花國際鐵路物流港,成功納入四川省大型區域商品分撥配送中心建設試點。“鈦融易”釩鈦產業互聯網實現線上交易額25億元。升級打造文旅產品77個,基本建成三線建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全域獲評“中國氣候宜居城市”,再度入選全國康養二十強市。

  農業加速高效發展。建成高標準農田6.2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田地0.92萬畝。糧食產量穩中有增,全年糧食產量26萬噸,新開發羊肉米線預包裝食品,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深入推進“一品牌兩中心”建設,“攀果”躋身“川果”系列品牌、芒果凍干進入航空餐食序列,創建1個省級五星級園區,米易縣榮獲為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3.堅持精明增長戰略,陽光花城更加靚麗。

  城市品質持續提升。46個城鎮老舊小區開工改造,望江片區城市更新示范項目加快建設,既有住宅加裝電梯368部,成功入選省級城市更新試點城市;三線建設干部學院、三線文化廣場(一期)建成投用,攀西釩鈦科技產業園即將竣工。城市配套日益完善,完成天然氣置換3.9萬戶,新施劃路內公共停車位1250個。大力實施“四花行動”,市民健康體育公園建成開放,東華山山地運動營地等加快開發并部分對外開放。蘭尖社區原點廣場確定為攀枝花“城市原點”。出臺《攀枝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六大專項治理”效果明顯。

  基礎設施重大改觀。成昆鐵路新線全線通車。麗攀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宜攀高速公路超額完成年度建設計劃。陽光大道北延線金山隧道、陽光隧道全面貫通。累計建成5G基站3065個,實現城區5G網絡全覆蓋。

  美麗鄉村展現新貌。有序推動“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590公里、無害化衛生廁所7631戶,行政村生活污水、垃圾有效治理覆蓋率和衛生廁所普及率分別達85%、99%以上、94%以上。東區和米易縣獲評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嚴格落實“四不摘”政策,未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

  4.堅持綠色低碳戰略,生態畫卷凈藍增綠。

  碳達峰碳中和有序推進。出臺實施《攀枝花市實施綠色低碳戰略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等。實現新開工綠色建筑占比90%,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100MW余熱余能發電項目,格里坪工業園區被確定為全省首批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

  綠色生態屏障不斷筑牢。實施馬家田溝入江口片區生態環境系統整治等項目。完成營造林23.63萬畝。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建設,西渣場高爐渣綜合利用環保及升級改造等9個項目開工。

  污染防治攻堅成效顯著。強力推動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攀鋼石灰石礦退出蘇鐵自然保護區及生態修復項目被列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正面典型案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99.1%,優于去年、位居全省第3;國省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水質斷面考核穩居全省第1。

  5.堅持創新改革深化合作,發展動力活力不斷激發。

  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27項重大科技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果,綠色低成本鈦合金化新型耐磨鋼填補國內技術空白,釩氮合金入選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集成引進國內最大的真空懸浮爐。成功組建省級釩鈦產業創新聯合體。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75家。

  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入推進。深化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水電消納示范區政策2022年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約2.33億元。整合成立攀枝花發展(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攀枝花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市屬國企“2+N”管控模式基本形成。被確定為全省3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省級試點城市之一。仁和區成為省級城鄉融合發展改革縣域試點。容缺受理政務服務事項357項,大幅提高重點項目全流程審批時效。

  開放合作拓展新空間。成功開通首列中老國際班列(攀枝花),與云南省臨滄市、西雙版納州合作開辟攀枝花—臨滄—緬甸—印度洋、攀枝花—西雙版納—老撾雙向國際物流通道。招商引資幫辦代辦“保姆式”服務獲全省通報表揚,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20.51億元。

  6.堅持兜緊兜牢民生底線,民生福祉日益增進。

  穩就業促增收多策并舉。制定實施“穩就業十五條”政策措施,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31億元、就業補貼9500.87萬元,全市就業總體穩定。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1966人,全市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留攀就業人數增長40.6%。全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增速高于經濟增速,城鄉收入倍差繼續縮小。

  公共服務質效提升。加快打造區域優質教育中心,市經貿旅游學校評為省級五星中職名校立項建設單位,2022年高考上線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加快打造區域醫療健康中心,建成省級名中醫工作室2個,新增國家級胸痛中心1個。電視劇《火紅年華》等榮獲第十屆四川省巴蜀文藝獎。舉辦攀枝花市“三大球”城市聯賽等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退役軍人事務、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事業扎實推進。

  民生保障堅實有力。民生領域九大類66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既定目標,開工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037套(間)。集采藥品醫用耗材,減輕患者醫藥負擔1.1億元。全市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至700元/月和500元/月,居全省第一方陣。獲批成為全國首批61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系城市;出臺實施《打造友好生育環境城市響亮名片九條措施》,預計發放二三孩育兒補貼金2000戶1000萬元。成為全省唯一再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地級市。

  7.堅持守住發展安全底線,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重點領域風險穩妥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積極化解金融領域風險,壓降全市銀行機構不良貸款率至1.76%,為近年來最優水平。持續規范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申報專項借款1.2億元用于解決恒大城、普達康養基地逾期難交付問題。

  重點領域安全形勢良好。堅決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戰,事故起數、死亡人數持續下降。積極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實現食品安全事故“零報告”。全年未發生人為森林草原火災和人員傷亡,連續6年防汛減災、地災防治人員“零傷亡”。

  平安攀枝花建設扎實推進。源頭預防化解風險隱患467個,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1711件,調解率達99.7%。東區、仁和區、米易縣獲評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區)。

  我們主動接受監督指導,堅決貫徹《攀枝花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攀枝花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2年計劃的決議》,認真辦理落實《攀枝花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攀枝花市2022年1至6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2022年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102件、政協提案174件,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當前發展還存在問題和挑戰:產業發展質量還需提高,創新能力還需增強,公共服務與群眾期待還有差距,城鄉發展不夠均衡。對這些問題今后還須加大工作力度予以解決。

  二、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草案)

  2023年是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的開局之年,更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的起步之年,謀劃好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和工作重點意義重大。

  按照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3年經濟社會工作總體要求是: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及王曉暉書記來攀調研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對攀枝花的新定位新要求和市委決策部署,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為引領,以加快建設川西南滇西北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為戰略目標,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為戰略牽引,以工業強市、精明增長、城鄉融合為戰略重點,以“三個圈層”為戰略空間,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奮力譜寫攀枝花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為: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

  ——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

  ——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6.5%,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

  ——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7%。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5%以內。

  ——總量減排完成省下達目標。

  ——城鎮新增就業2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三、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聚力構建以工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物質基礎。

  一是做強做優工業。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構建“2+3”現代工業體系,端好“鐵飯碗”、做強“鈦釩碗”、創造“金飯碗”,加快建成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能交產聯動的新型能源基地和氫能產業示范城市。力爭新開工安寧股份年產6萬噸能源級鈦(合金)材料全產業鏈等重點工業項目16個,竣工投產美利林氯化鈦渣及配套釩鈦耐磨材料等項目20個以上,加快建設龍佰產業園、紅格南礦資源開發、百萬千瓦光伏基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新增企業上云400戶,建設仁和電子信息產業園。制定實施園區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二是做大做活服務業。以“服務業發展年”工作為牽引,構建“3+1”現代服務業體系。高水平建設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舉辦“歡樂陽光節”等特色文旅活動,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鼓勵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提升“陽光花城云上嗨購節”等促消費活動品牌影響力。持續推進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加快建設蜀物攀枝花智慧現代物流產業園、金沙江智慧物流商貿城等重大物流項目。建成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三是做精做特農業。以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統攬,構建“4+1”現代農業體系。高效共建“天府第二糧倉”,確保糧食作物面積、產量穩定在68萬畝、26萬噸以上。持續打造“一品牌兩中心”,爭取四川晚熟芒果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納入國家優勢產業集群。建成4萬畝高標準農田、1.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田地。加快建設四川種業“南繁”基地。

  四是持續擴大有效投資。聚焦產業增量提質、基礎設施補短板、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重點領域,滾動謀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提高項目轉化率、開工率和入庫率。強化要素保障,完善分級協調機制,統籌推進仁和區抽水蓄能電站、東區循環經濟產業園等150個以上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引進產業項目新增實際投資不低于360億元。加大中省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政策、資金爭取力度。

  五是恢復發展市場主體。打通各級各類助企紓困政策兌現“最后一公里”,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加快恢復。確保全年新增規上企業90戶以上、“個轉企”200戶。穩步提升全市信貸規模,確保全年銀行機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0%以上。優化審批流程,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二)聚力建設精明增長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提升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城市品質。

  一是持續提升“花城”品質。開展“四花行動”,統籌推進東華山山地運動營地、阿署達片區、銀江湖片區建設,新增花道里程5公里、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深化城市更新省級試點,加快“復興炳草崗”步伐,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6個,既有住宅增設電梯185部以上。持續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開展主城區既有主次干道品質提升、城市照明、污水處理設施“三大行動”;繼續實施“紐扣計劃”,開工建設龍灘箐隧道等7個項目,推動陽光大道北延線建成通車;完成4萬戶天然氣置換。

  二是持續暢通對外大通道。加快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研究論證保安營機場改造提升工程,積極爭取宜西攀鐵路納入國家規劃,推動大麗攀鐵路早日開工建設。加快建設宜攀高速公路,爭取開工建設攀鹽高速公路。

  三是推進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推進綠色低碳戰略三年行動。深化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試點。爭創零碳建筑示范城市。開展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脆弱區重點區域生態修復,爭取將攀枝花蘇鐵保護區創建為四川省示范自然保護地。加大力度完成中央、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長江經濟帶反饋問題整改。確保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8%以上,保持國省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

  (三)聚力推進公平均衡的城鄉融合發展,補齊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短板弱項。

  一是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支持鹽邊縣、米易縣創建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城。推動中心鎮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格里坪康復輔具、仁和苴卻硯特色小鎮,支持建設一批專業功能鎮、綜合性小城鎮。

  二是縱深推進鄉村振興。繼續實施“美麗四川•宜居鄉村”五年行動,持續開展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處理等專項工作。完善鄉村公路等農村基礎設施,健全農村物流體系,支持西區、鹽邊縣爭創“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打造一批鄉村康養旅游目的地、旅游重點村鎮、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三是持續縮小區域和城鄉發展差距。支持各縣(區)創建縣域經濟發展強縣、先進縣、進步縣。高水平推進釩鈦高新區“一區多園”建設,積極向上爭取釩鈦化工園區擴面調規。加快市域一體化進程,推進仁和區等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點。

  (四)聚力推動創新改革開放,激發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內生動力。

  一是提升創新硬實力。發揮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平臺作用,加快一批“卡脖子”技術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紅格礦資源綜合利用、大型氯化法鈦白制造等重大科研項目取得關鍵性進展,打造釩鈦原創技術策源地。推動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積極籌(組)建四川省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攀枝花分中心、攀枝花上海大學創新中心等。爭創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培育高新技術企業7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170家以上。

  二是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積極探索和實踐產值、能耗、稅收、環境“畝均論英雄”評價體系,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完成市屬國有企業重組。爭創綠色金融改革省級試點。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加快實現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全市通辦”、線上線下“一次辦成”。

  三是擴大高水平開放合作。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深度參與成德綿眉樂雅廣經濟帶、攀樂宜瀘沿江經濟帶建設。全力推動以攀枝花國際鐵路物流港為核心的“一港兩園三中心”建設,形成“北有青白江、南有攀枝花”的國際鐵路物流樞紐格局,加快打造四川南向開放橋頭堡城市。發展跨境貿易平臺,加快推進攀枝花“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

  (五)聚力推動人民群眾共建共享,提高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幸福溫度。

  一是千方百計促就業促增收。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穩就業十五條”政策,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確保城鎮新增就業2萬人以上。健全縣鄉村三級勞務服務體系,促進農民工穩定就業增收和返鄉創業致富。拓寬城鄉居民收入渠道,實施“消底提低擴中”行動,推動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高于經濟增長、勞動報酬與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

  二是提升公共服務均衡性可及性。提高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加快打造區域優質教育中心、醫療健康中心。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積極打造四個“攀枝花優質教育品牌集群”。建成1—2個成效明顯的城市緊密型醫療集團,建設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等重點項目,推動城區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創新發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支持三線建設博物館爭創國家一級博物館。舉辦攀枝花市第九屆運動會。積極推進婦女兒童、民族宗教等各項社會事業,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

  三是堅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加大重點領域民生投入,辦好年度民生實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擴大覆蓋范圍,增強困難群眾托底保障。推動“一老一小”試點示范,實施“銀齡健康”工程,爭創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繼續落實育兒補貼政策,新(改、擴)建公立幼兒園3所以上。統籌做好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工作。

  (六)聚力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維護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和諧穩定。

  一是提高市域社會治理效能。持續實施“慧眼工程”“雪亮工程”,創建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合格城市。深入開展“八五”普法,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攀枝花。

  二是強化安全基礎保障。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厲打擊煤礦、非煤礦山等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牢牢守住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紅線。積極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持續推進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統籌做好防汛防震減災、地災防治、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工作。

  三是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按照中央、省總體部署,及時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強化債務風險監測預警,將市本級政府法定債務率控制在120%以內,保持全市銀行機構不良貸款率在2%以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積極穩妥處置房地產涉穩涉險項目。

名詞解釋

  1.“一品牌兩中心”:指打造“攀果”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區域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和物流中心。

  2.“5+1”重點特色園區:指主導產業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及數字經濟等6大領域的工業園區。

  3.“四花”行動:指按照“發展花業是基礎,建設花城出特色,舉辦花節拓市場,開展花游增效益”的思路,開展“編制一個規劃(方案)、引進一批企業、建設一條花街、舉辦一次花節、常年開展花游”系列工作,吸引國內花卉企業到攀發展,打造花卉基地、“花游”旅游精品,為花城添彩,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4.“六大專項治理”:指城市運行管理專項治理、交通秩序專項治理、市容市貌專項治理、城市“牛皮癬”專項治理、農(集)貿市場專項治理、不文明養犬專項治理。

  5.“2+3”現代工業體系:指培育先進釩鈦鋼鐵材料和清潔能源兩個千億產業集群,鞏固發展綠色化工、裝備制造、釩鈦磁鐵礦采選冶3大優勢產業。

  6.“3+1”現代服務業體系:指重點發展陽光康養旅游度假、商業貿易、現代物流3大優勢產業,積極培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

  7.“4+1”現代農業體系:指重點發展“攀糧”“攀果”“攀菜”“攀畜”4個特色產業,培育“攀花”產業。

  8.“紐扣計劃”:指深入梳理城市各片區間的交通聯系,尋找相對薄弱區域和現實可行的“紐扣”節點,規劃新增片區間快捷聯系紐帶,將各片區像系紐扣一樣緊密聯系起來。

  9.“一區多園”:指攀枝花釩鈦高新區2020年在托管鹽邊釩鈦產業開發區、仁和區南山循環經濟發展區的基礎上,2021年將攀枝花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納入托管范圍,進一步做大做強“一區多園、聯動發展”格局。條件成熟后,將攀枝花格里坪特色產業園區、米易白馬工業園區納入“一區多園”發展。

  10.“一港兩園三中心”:指攀枝花國際鐵路物流港,快運物流園、釩鈦高新區物流園,格里坪、桐子林、青杠物流中心。

審核: 鄧勇   責任編輯: 段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