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能源集團總裁:加碼對華投資,四川是重要陣地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3-09-01     來源:川觀新聞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亞洲大陸南端的新加坡,是四川第二大外資來源地。早在1996年,四川就與新加坡建立了高級別的經貿促進機制,去年兩地貿易進出口總額180.3億元,同比增長44.4%,新加坡累計在川設立企業747家。

新加坡能源集團是747家企業中的一員。作為新加坡最主要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運營商,新加坡能源集團擁有超過50年的能源服務經驗。除新加坡本土,還在澳大利亞、中國、越南、泰國等地布局了能源產業,致力于為亞太區客戶提供一系列節能減排的綠色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

近日,新加坡能源集團總裁黃天源一行到訪四川,考察簽訂新的能源合作項目,并接受了專訪。

2020年新加坡能源集團成立中國總部后,逐漸加快了對華投資步伐和力度。同年,中國向世界鄭重宣布 “雙碳”目標。這兩者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

黃天源:我們的對華投資策略和中國的綠色發展戰略息息相關。我們關注到,中國一直都很重視綠色低碳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尤其是在2020年舉行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作出了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重大宣示。這讓我們進一步堅定了在華投資的決心和信心。

目前,我們在中國安裝的供冷裝機容量累計超過4.6萬冷噸,其中有3.4萬冷噸已經投運。我們的目標是到2030年,在中國的總裝機規模能達到24萬冷噸。

區域供冷外,我們也十分關注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光伏產業,希望能積極參與到這條賽道中來。截至今年上半年,集團董事會已經審批通過在中國的光伏投資總額超過人民幣40億元,計劃到2030年在中國的光伏項目開發總量達到7GW。

這個增長量主要會投向中國哪些區域呢?

黃天源:目前我們在中國的投資重點區域有三個,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布局的業務主要是區域供冷業務、光伏產業以及儲能板塊。我們的區域供冷業務聚焦這三大區域,有一個原因是,這些區域的氣候和新加坡比較接近,我們在新加坡積累的高效供冷解決方案的設計、建造和運維經驗,在這些區域會有更強的適應性。

四川是我們投資的一個重點方向。四川不僅是中國的經濟大省,還是清潔能源大省,尤其是在光伏產業方面,四川近幾年來的表現非常亮眼,成為了光伏產業版圖上的重鎮。我們十分看好這里的市場,已經在綿陽和攀枝花等地投建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未來還會有更多項目加入進來。

一直以來,新加坡和四川高層之間的互訪機制十分順暢,今年6月召開的新加坡—四川貿易與投資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雙方又進行了一次很好的溝通。未來,我們也會加速在四川的項目布局。僅在成都,預期每年新增的投資額將不低于1億元人民幣。

這一次的四川之行,有什么收獲?

黃天源:這次,我們在成都高新區收購了一個7000冷噸的區域供冷項目。區域供冷解決方案是新加坡能源集團的核心業務之一。位于武侯區的國際城市設計產業中心節能改造項目是我們在四川的首個項目,應用了“供冷微網”概念的區域供冷系統。相比傳統的區域供冷系統,區域供冷微網系統尤其適合舊區節能改造、園區低碳升級等工程,擁有高效節能、安全可靠、可分階段延展等突出優勢。

武侯國際城市設計產業中心前身是武侯區原第二辦公區和公檢法原辦公區等四棟建筑。根據現場情況,我們靈活地把制冷機房設計、建造在樓頂空間,然后在各個樓宇間建立互聯互通的供冷網絡。以往每棟樓的供冷設備都是獨立安裝的,總的裝機容量往往高于實際需求,有大馬拉小車浪費資源和不節能的問題。現在我們把幾棟樓的供冷設備通過管道聯成區域網絡,通過我們自身研發的自動控制與運行策略,達到資源共享、高效運行的目的。這個項目投運至今,已經經歷了一個供能周期。經測算,對比原有的風冷空調系統,該供冷系統節能大概可以達到35%。

未來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新建和收購等多種途徑,將我們的核心技術優勢帶到更多項目中去,在快速推進業務規模的同時,確保項目擁有高質量的發展潛力。

審核: 何濤   責任編輯: 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