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臺博覽會展活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2-04-11 來源:省經濟合作局博覽工作處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為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總體要求,省經濟合作局日前印發《2022年博覽會展活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做到“守住邊、穩住面、保住點”,保障牽頭的各類博覽會展活動順利舉辦。
堅持三項原則,科學防控、精準防控、聯防聯控。
堅持科學防控。根據各類展會活動特點,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動態評估疫情發展趨勢和防控措施,及時完善和調整防控策略與舉措。
堅持精準防控。聚焦“人、物、館”等工作重點,實施“合理閉環管理”、全程鏈條追溯、全員核酸檢測、全部查驗準入、全面環境清消等措施。堅持“一會(展)一方案”的原則,活動牽頭部門提前制定專項活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并根據活動層級和規模將疫情防控方案報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堅持聯防聯控。按照“誰舉辦、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誰實施、誰負責”的原則,明確職責分工,落實牽頭部門、參與單位、個人防控責任。活動牽頭部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指定專人負責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督促,指導活動相關點位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參加活動代表、工作人員、服務保障人員、志愿者堅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配合牽頭部門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把好“嘉賓關”,參會人員必須申報行程及亮碼,原則上不邀請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的嘉賓參會參展,原則上所有參加活動嘉賓須提供活動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來蓉人員報到后,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要求進行第2次核酸檢測,具體由活動承辦部門確定并組織實施。
活動前,參加活動嘉賓須提前通過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做好行程申報、健康碼申領和健康打卡。
有下列情況人員不得邀請參加活動:
?活動前21天有港澳臺地區和國外旅居史的;
?活動前14天內有境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
?活動前14天有來自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報告社區的發熱和/或有呼吸道癥狀患者接觸史的;
?活動前14天有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接觸史的;
?已治愈出院的確診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尚在隨訪或醫學觀察期內的;
?被判定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或密接的密接;
?有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癥狀,且未排除傳染病感染者的。
看好“居住地”,活動酒店需注意以下事項:
?強化活動定點酒店管理
?嚴格實施人員健康監測和管理
督促酒店加強對內部員工的日常健康狀況監測,活動期間對參會嘉賓和內部員工實行“閉環管理”。對酒店進出人員實施體溫監測,查驗“三碼”,如發現國內疫情高中風險地區人員,按照成都市疫情防控有關規定,移交屬地落實相應管控措施。
管住“流動中”,乘坐交通工具需注意:
在定點酒店集體上車前落實場外安檢,查驗天府健康碼和大數據行程卡。在會場專用停車點進行體溫檢測后即可進入會場,并設置臨時留驗點。
督促車輛派出單位做好派出車輛相關疫情防控工作,車上配備測溫槍、醫用外科口罩、速干手消毒劑、衛生紙巾、垃圾桶等用品;車輛服務人員負責測量體溫;司乘人員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出車前后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毒。
乘坐飛機、高鐵等公共交通,應全程佩戴口罩,盡量避免在公共交通上用餐和飲水。舉辦(參加)活動嚴格按照本方案與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執行。
嚴控“活動點”,會場、就餐、考場點需注意
活動場所衛生及預防性消毒,對會議室、大堂、電梯、走廊、就餐點、現場醫療點、衛生間等重點區域進行預防性消毒,每天至少1次,對場所公用扶手、門把手、座椅等公眾經常接觸部位要每日上午、下午、開會前至少清潔消毒1次,建立消毒工作臺賬。
防疫物資準備,在人員活動場所主要進入通道設置體溫檢測儀和配備一定數量的測溫槍,在房間、活動場所放置醫用外科口罩、速干手消毒劑等用品,在指定區域配備一定數量的醫用防護口罩、水銀體溫計等物資。
臨時隔離觀察點設置,設置臨時隔離觀察點,并配備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一次性塑膠手套等物品,用于發熱等癥狀和健康碼異常(紅碼、黃碼)人員的臨時隔離觀察。
人員密度管控,采取分散人群、控制人員密度等防控措施,包括合理規劃場所出入口、出入路線等。
進入場所人員檢測,安排專人在主要入口處開展進出人員體溫監測、“三碼”查驗。如果發現體溫異常者,應立即引導至臨時隔離觀察點,并通知醫療點醫務人員進行復測,仍異常者,按照專項活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進行報告和處置。
會場防控,對會場進行全面消毒及通風,同時做好茶具、毛巾等物品的消毒工作;出、入口分開設置,入口配備體溫檢測系統,指派專人開展監測;參會人員除發言外,全程佩戴口罩;代表座位1米間距。
就餐防控,做好餐廳、餐具、食品加工制作區、餐廳衛生間等區域的清潔消毒工作;用餐首選自助餐,取餐時佩戴口罩。
考察點防控,考察點、臨時休息點和衛生間要提前做好清潔消毒,配備速干手消毒劑、一次性酒精棉片、衛生紙巾等用品并佩戴好口罩。
用好“監測哨”做好健康宣傳督導:
健康宣傳和人員培訓,活動前,提前向相關單位和參加活動代表以及工作人員、服務保障人員、志愿者通告活動安排和防疫事項等,協調做好工作人員、服務保障人員和志愿者的防疫培訓。
健康和癥狀監測,活動期間,參加活動代表、工作人員、服務保障人員、志愿者要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安排專人指導現場醫療點落實傳染病癥狀監測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做好異常情況的調查處置,并按規定報告。
督導巡查,活動前及期間,安排專人聯合醫療衛生人員及安保人員開展疫情防控聯合督導巡查,指導相關單位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疫情處置,疫情發生后,協調衛生健康部門按流程和方案要求進行現場處置;會同場所(會場、住地)單位負責做好區域內場所的管控和現場人員的臨時安置。配合做好疫情相關輿情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活動后疫情監測,原則上,所有參加活動代表、工作人員、服務保障人員、志愿者在活動結束后,應繼續按照有關要求,做好后續健康監測工作,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向所在社區和單位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