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起舞 借“光”生財
仁和區走上綠色“新賽道”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2-03-24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綠色低碳產業,正在給位于四川省最南端的攀枝花市仁和區帶來改變。
從產業到生活,擁有著豐富風能和光熱資源稟賦的仁和區,正搶抓“雙碳”機遇,走上“新賽道”,大力推動以新能源為主的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
建設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在仁和區平地鎮的山脊上,一座座風電機組迎風轉動,綠色能源正源源不斷地輸出。
平地鎮地處金沙江大峽谷沿岸,境內多為山地,最高海拔達2367米,最低海拔為937米,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地形特征,由于氣壓差異和溫度影響,風力資源非常豐富。
仁和區天佑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金榮說:“經過我們技術人員測量,平地鎮能夠達到平均每秒5.78米的風速,因此我們選擇在這里籌建發電廠。”
據了解,2020年全年,仁和區實現風力發電5.3億千瓦時,預計今年能夠達到7億千瓦時的發電量。自2014年第一座風電機組正式落地,仁和區已有風 力發電場5個,風機156座,分布覆蓋全區7個鄉鎮,總容量近30萬千瓦。到2025年,仁和區將在平地、啊喇、大龍潭、太平等地規劃新建風電場,新增風 電力爭達到70萬千瓦,形成100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并完成配套電網建設。
據估算,目前仁和區的風力發電量相比煤炭發電,每年可同比減少大氣二氧化碳排放量5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700噸,氮氧化硫物排放量1400噸。
光伏“屋頂”開啟零碳新生活
在大龍潭鄉混撒拉村命卡組,放眼望去,兩座身披“盔甲”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些亮閃閃的“盔甲”,是光伏發電板。
村民楊才云2020年投入10萬元安裝了光伏發電板。“100多平方米的屋頂空著也沒用。”楊才云說,在閑置屋頂上安裝光伏發電設備,不僅實現了“用電自由”,還能額外增加一筆收入。
楊才云家經營著一個小賣部,有好幾臺冰柜,以前每個月的電費大約300-400元,自從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后,平均每天能生產100多度電,發來的電除去自用,每月還有1000多元的凈收入。
據大龍潭鄉混撒拉村黨總支書記鄒勝洪介紹,大龍潭鄉混撒拉村共530戶村民,達到安裝光伏條件的有424戶,可利用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每小時能生產7500度電。
混撒拉村降雨量少,陽光資源豐富,全年日照能達到300天左右,良好的光照條件使這里的芒果產業發展迅速,但水資源卻十分緊張。
鄒勝洪說,現在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大部分都依靠金沙江提灌站供給,全村每年的電費高達30萬元。如今,仁和區正在大力打造零碳示范村莊,鼓勵農戶利用屋 頂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這為混撒拉村的村民帶來了實惠,據測算,全村的光伏設備安裝完畢后,能完全滿足提灌站和村民的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以前大家用的都是柴火灶,污染環境,費時費力,以后光伏安起來了,大家就可用電做飯,既方便又可以節能減排。”鄒勝洪感慨地說。
據悉,2022年,混撒拉村將以分布式光伏為抓手,打造零碳示范村莊。到2025年,全區將建成4個零碳示范村莊。(王小月 記者 王南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