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醫藥產業投資促進分析報告
來源:投促局 發布時間:2018-03-16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四川醫藥產業投資促進分析報告
投資促進一處
醫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相結合,一、二、三產業為一體的產業,包括:藥材種養業、醫藥研發、醫藥工業(涉及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化學藥品制劑制造、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制造、生物藥品制造、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制藥機械制造、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8個門類)、醫藥商業、醫療服務等,在此重點涉及醫藥工業和醫療服務。
一、國際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及主要趨勢
(一)發展現狀
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世界大多數國家均高度重視,給以嚴格監管和政策支持。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口總量的增長和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導致醫藥健康需求一直呈上升趨勢。據普華永道PwC健康研究中心發布的全球健康市場報告顯示, 醫療開支全球GDP占比持續增長,全球醫療市場規模預計會達到9.56萬億美元。
目前,全球醫藥產業呈現積聚發展態勢,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國、歐洲、日本、印度、中國等地區,其中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歐盟企業生物醫藥的國際市場份額占有率超過95%,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只占不到5%。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醫藥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期,政府對于醫療健康領域更加關注,醫療保險所覆蓋的人群將在未來持續增長,因而在國際醫藥市場藥物消費支出中所占的份額將越來越大。
醫療服務作為一種關系到民眾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其需求隨著各國收入增長、技術進步呈現出加速增長趨勢。經濟學家們預測,伴隨人類收入的持續增長與期望壽命的不斷提高,醫療服務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主導產業。同時,醫療服務供需矛盾也成為一項全球性難題。作為應對,社會資本辦醫成為各國緩解醫療服務供需矛盾的共同選擇。過去二十年中,無論是在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還是在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醫療服務領域均表現出同一趨勢——營利性醫院數量快速增長。美國、德國等國均出現了大量公立或民營非營利性醫院向營利性醫院轉化的情況。
(二)發展趨勢
1.產業融合趨勢明顯,產業外延不斷擴展。主要表現在:創新藥物重心由化學方式、化學藥物向生物方式、生物技術藥物轉變;傳統診斷技術向分子診斷技術轉變,傳感技術、穿戴式設備、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新一代新興信息技術與生物醫學工程、健康服務、個體化醫療不斷融合發展,醫患險多方共贏商業保險等全新醫療商業模式的出現,正在改變傳統診療模式,形成醫學第三方服務、移動健康、遠程醫療、精準醫療等新業態,產業外延不斷擴展。
2.國際醫藥巨頭并購加劇,新的產業格局加速形成。2015年以來,差不多全球排名前10的醫藥公司紛紛展開并購。這次并購潮改變過去以做大為目的,而是以做強為主要導向。如:葛蘭素史克(GSK)與諾華進行資產置換,GSK將腫瘤事業部整體出售給諾華,而GSK將獲得諾華除流感疫苗以外的疫苗業務。拜耳與默克之間也是相似的交易。拜耳計劃以142億美元收購默克旗下的消費保健部門,默克通過這一并購,獲得拜耳方面對其治療性藥物研發的支持,將業務進一步集中至研發領域。從全球格局來看,并購熱潮將會使強者更強,由此產生新的產業格局。
3.國際醫藥巨頭本土化加速,新的合作局面正在形成。目前,世界大的制藥公司通過各種途徑,擴大合作范圍,使自己的產品能夠更穩固地占領市場。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同發展中國家合作,直接在發展中國家辦廠,或者直接并購本土企業,實現快速搶灘。利用發展中國家藥物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便宜的優勢,同時結合自身的研發優勢,這些大藥企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占領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這種合作關系的形成,將不僅有利于發達國家的制藥公司保持與擴大市場份額,而且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發展自己的民族醫藥產業。中國作為新興的醫藥市場,正成為跨國制藥公司爭相投資的焦點。如:拜耳在2014年底作價36億美金收購滇虹藥業(此項收購為拜耳奠定了在中國皮膚科非處方藥領域的領先地位)。
4.外包業務日益興盛,中國醫藥研發市場迅速發展。受金融危機影響等因素,醫藥產業在并購之外的另一大趨勢是外包業務日益興盛。據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與開發行業委員會預測,到2015年底,中國本土醫藥研發外包相關業務規模總量預計將達110億元。中國已超越印度成為世界醫藥研發服務業的首選地。美國禮來早期新藥臨床試驗任務的20-30%已外包到中國市場,約50%的美國大型生物醫藥企業向新興市場國家外包其研發業務。拜耳先靈、諾和諾德、阿斯利康、諾華、羅氏、默克雪蘭諾、伯樂、輝瑞、孟山都先后宣布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成立研發基地。
二、我國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駛入快車道,整個制藥行業生產年均增長17.7%,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年均增長速度,同時也高于世界發達國家中主要制藥國近30年來的平均發展速度,成為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醫藥國之一。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興醫藥市場和原料藥生產國。
2014年,我國醫藥工業保持了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在各工業大類中位居前列。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增速較上年放緩,但仍顯著高于工業整體水平。隨著發展環境變化,醫藥工業發展正在步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2014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增速較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高于工業整體增速4.2個百分點,在各工業大類中位居前列。醫藥工業增加值在整體工業所占比重達到2.8%,較上年增長0.18個百分點,顯示醫藥工業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加大。
2014年,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放緩。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553.16億元,同比增長13.05%,高于全國工業整體增速6.05個百分點,但較上年降低4.85個百分點,自2013年增速低于20%后,進一步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各子行業中,中藥飲片、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生物藥品、中成藥的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化學制藥、制藥機械工業等其他3個子行業的增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醫藥企業盈利水平基本穩定。2014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60.69億元,同比增長12.26%,高于全國工業整體增速8.96個百分點,但較上年降低5.34個百分點,與主營業務收入同步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主營收入利潤率為10.02%,較上年下降0.07個百分點,基本穩定。納入統計范圍的企業中,約10%的企業出現虧損。各子行業中,化學原料藥、化藥制劑主營收入利潤率較上年略有增長,其余子行業利潤率均較上年有所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較快增長。截至2014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82443個,其中醫院25865個(其中非公立醫院1.3萬個,占全國醫院總數的近50%),鄉鎮衛生院3689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264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8841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9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2975個。衛生技術人員739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82萬人,注冊護士292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652萬張,其中醫院484萬張(非公立醫院床位數83.7萬張,約占全國醫院床位總數的17%),鄉鎮衛生院117萬張。年末共有社區服務中心2.2萬個,社區服務站11.4萬個。年末全國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3.8萬個,其中養老服務機構3.4萬個。社會服務床位586.5萬張,其中養老床位551.4萬張。全年民營醫院門診量3.2億人次,僅占全國的10.8%,出院人數2000萬人次,占全國的13.3%。
目前,我國醫藥產業還存在技術創新能力弱,結構分布不合理,醫藥企業競爭力不夠強,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布局分散,醫療服務供需矛盾、醫患矛盾突出,民營醫院規模小、影響力有限等問題。
(二)發展特點和發展趨勢
我國醫藥產業規模效益逐漸顯現,具有潛力巨大、健康、快速發展的特點。同時,醫藥產業在快速成長后出現增速放緩,這正契合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征:增長進入換擋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行業發展主要依靠改革、調整和創新驅動。據預測,2015年醫藥工業的收入增速和利潤增速分別為13%和12%左右(最近五年的增速高值分別為26%和32%)。預計2016年的醫藥工業增速會繼續放緩,特別是傳統化學制藥增長速度將逐步放慢,中藥和生物藥品將成為行業主要增長點。化學藥物、中藥和生物藥品將三分天下,形成新世紀藥業的三大新興市場,這是我國未來醫藥行業最重要的特點。主要發展趨勢如下:
1.醫藥需求快速增長,產業投資更加活躍。由于人口增長、老齡化進程加快、醫保體系不斷健全、居民支付能力增強、人民群眾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釋放,我國已成為全球藥品消費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中國醫藥市場已在2014年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據測算,中國藥品市場的規模已由2007年的3,633億元增加至2014年的12,45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19.25%。預計未來十年,醫藥市場仍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而醫療服務需求的增長也會更快。據有關專家預測,僅健康管理市場一項就高達600億元規模。我國政府大力推進醫療市場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醫藥行業的運營效率,這為醫藥企業和投資機構布局醫療服務,參與藥房托管和社會資本辦醫提供了好時機。同時,近期全球藥品專利保護期集中到期,加之罕見病藥物、兒童用藥等新興醫藥市場的興起,也為我國醫藥產業發展和產業投資帶來新的市場機遇。此外,生命科學家與創業投資的結合,推動創新創業企業不斷涌現,造就了千驥創投等專注于生物醫藥的創投公司,加大了醫藥產業的投資力度。
新技術、新業態的出現為醫藥行業的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為產業投資打開了更大的空間。來自清科集團的調研數據表明,去年僅移動醫療領域的投資,發展增速就高達70%。如:我國互聯網三大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公司(簡稱BAT)均介入移動醫療領域,先后建立或投資了阿里健康云醫院、百度“藥直達”O2O平臺和掛號網(最近,騰訊公司與四川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互聯網+”達成全面深層合作,透露正在嘗試建立智慧醫療項目)。第三方快遞公司進入醫藥物流領域也成為大勢所趨。如:順豐已開通廣州-廈門-上海的醫藥冷運干線,此外,還有德邦、新邦等快運公司也在介入藥品配送。
2.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集群發展趨勢顯著。國家出臺的《關于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提出,基本藥物主要品種銷售居前20位企業所占市場份額應達到80% 以上。在上述政策引導下,預計未來醫藥產業整合力度加大,企業之間優勝劣汰加劇,從而推動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同時,我國著力打造富有國際競爭力的醫藥產業集群,取得明顯成效,產業出現集聚發展態勢。如:北京亦莊醫藥園聚集了80多家醫藥企業;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引進了葛蘭素史克、強生、施貴寶、羅氏、揚子江、天士力等數十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深圳形成了以華大基因、深圳邁瑞、深圳海普瑞為龍頭的基因、醫療器械、生物技術藥物等前沿產業集群;江蘇省泰州市依托中國醫藥城,構建了疫苗、基因工程藥、化學藥新型制劑、高端醫療器械、中藥現代化、保健品等六大特色產業鏈,形成了功能清晰的醫藥產業集群。
3.醫藥產業向大健康產業領域延伸。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大健康產業需求不斷增加,一些制藥企業已涉足和發力大健康產業并取得成功(如:天士力、華潤三九、云南白藥等)。醫藥產業向其他領域拓展,對提升醫藥企業的經濟效益及品牌效應都有很大的幫助。據預測,未來我國醫藥產業將更廣泛地向大健康產業延伸。
4.醫藥企業兼并重組和戰略合作持續活躍。2014年3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同時,國家藥監局實施新版GMP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推動了醫藥企業兼并重組。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國內醫藥行業兼并重組項目有250起以上,交易金額600億元以上。重大兼并項目包括:上海萊士以47.6億元收購同路生物90%的股權,綠葉制藥以36.8億元收購嘉林藥業58%的股權等。上市公司在并購交易中發揮主導作用,年內近半數醫藥上市公司開展了購并重組,通過定向增發融資成為兼并重組的重要方式。同時,一些醫藥上市公司開始探索新的并購模式--通過設立投資并購基金的方式購買資產。去年迄今參與設立并購基金的藥企有北大醫藥、陽普醫療、上海凱寶等多家藥企,資金規模均超過1億元。值得關注的是,一些非醫藥企業,如地產業、科技公司也相繼躋身兼并浪潮中,例如:東軟集團通過收購,向智慧醫療等新興領域市場布局;宜華地產收購眾安康開始涉足醫療,并更名為宜華健康;南京高科與中鈺創投共同發起設立“中鈺高科健康產業并購投資基金”,借此拓展大健康領域相關業務,加快推進產業戰略轉型。
大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也在加快。如:近期,阿里巴巴集團與全球十大藥企之一的默沙東達成多方面的戰略合作,將在專業醫療倉儲、慢性病管理云端數據存儲以及健康數據分析等云計算業務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總之,企業之間整合資源,開展兼并重組和戰略合作將是未來醫藥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三、四川省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機遇
我省對醫藥產業發展高度重視,在“十二五”規劃中將醫藥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以生物醫藥為主體和核心的生物產業列入了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給予重點扶持。
(一)四川省醫藥產業發展現狀
1.基本情況
2014年,我省醫藥工業雖然較前幾年增幅趨緩,個別指標增幅下滑,但總體運行正常,平穩增長。據對全省385戶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統計,2014年1-12月全省醫藥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1224.26億元,同比增長14.79%;工業銷售產值累計完成1175.40億元,同比增長14.97%。1-12月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147.37億元,同比增長12.75%(排全國第八位);實現利潤總額累計108.70億元,同比增長9.08% (排全國第八位);實現利稅總額累計173.96億元,同比增長9.59%;資產總計1042.99億元,同比增長9.95%。
2014年1-12月全省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統計表
類 別
|
累計完成額(億元)
|
同比增長
|
總產值
|
1224.26
|
14.79%
|
工業銷售產值
|
1175.40
|
14.97%
|
出口交貨值
|
14.57
|
增長7.89%
|
主營業務收入
|
1147.37(排全國第八位)
|
12.75%
|
實現利潤
|
108.70(排全國第八位)
|
9.08%
|
實現利稅
|
173.96
|
9.59%
|
資產總計
|
1042.99
|
9.95%
|
據四川省醫藥行業協會提供的信息,2014年,四川省中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07.96億元,同比增長9.33%, 排全國第三位,占全省醫藥工業50.47%,占全國比重7.01%;化學藥制劑完成237.13億元,同比增長15.60%,排全國第十位;化學原料藥完成95.64億元,同比增長12.01%,排全國第十二位;生物生化完成94.46億元,同比增長13.46%,排全國第八位;醫療儀器完成48.35億元,同比增長12.05%,排全國第十三位。
2015年一季度,我省醫藥工業經濟運行保持了平穩增長,但增速呈現下降。對全省399戶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累計統計,完成總產值332.50億元,同比增長9.50%(增速較上年下降3.1%);完成工業增加值109.70億元,同比增長10.30%(增速較上年下降3.4%);完成銷售產值320.00億元,同比增長10.40%;主營業務收入完成304.20億元,同比增長10.30%;實現利潤總額26.40億元,同比增長13.30%;實現利稅總額41.70億元,同比增長11.50%;資產總計1037.20億元,同比增長21.00%。
在醫療服務方面,截至2014年底,全省醫療衛生機構達78192家,醫院總數達到1815所(其中三級醫院125所,二級醫院440所),比去年同期增長5.77%;醫療衛生機構全年總診療人次達4.45億人次(其中醫院全年總診療人次達到1.52億人次,同比增長10%左右);醫療衛生機構全年出院人數達到1500萬人(其中醫院全年出院人數達到983萬人)。目前,我省擁有三甲醫院20多家,其中華西醫院在口腔科、眼科、神經內科、腎臟內科、皮膚外科等類別上擁有較高知名度;還有四川華西臨床醫學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特需醫療部、四川省人民醫院金卡醫院等多家涉外醫院。
2.主要優勢
一是產業基礎較強。四川省是科技部與地方政府共建的全國第一個生物技術產業化示范省,全國第一個國家級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2014年,四川省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居全國第8位, 僅次于山東、江蘇、河南、廣東、吉林、浙江和江西,占全國比重約4.1%。
二是擁有一批優勢企業和產品。四川擁有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399戶,產值上億元醫藥工業企業218戶,其中科倫藥業、禾潤制藥、依科制藥、好醫生藥業、大千藥業、逢春制藥、天德制藥7家企業年產值超過20億元;擁有心血康、人血白蛋白、樂力鈣、抗病毒顆粒等近30個單品種過億元的優勢產品(其中“地奧心血康膠囊”在荷蘭獲得上市許可,成功實現了我國治療性中藥進入發達國家主流市場零的突破;國藥集團成都生物制品所研發和生產的乙腦減毒活疫苗生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預認證,進入聯合國機構藥品采購清單,成為國內首家獲得WHO預認證的中國疫苗企業)。我省大輸液、血液制品等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的1/3。德國拜耳、西門子, 美國GE、賽金和我國的中國醫藥集團、揚子江藥業、華潤醫藥集團、北京同仁堂、太極集團、恒瑞醫藥等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相繼落戶四川并不斷增資。
三是中醫藥產業優勢突出。據全國第三次中藥材資源普查顯示,四川省有天然中藥材5042種,在全國重點普查的430余種常用中藥材中,四川就有383種,藥材蘊藏量居中國第一位。2014年,省中藥材種植面積248.8萬畝,產量達83.75萬噸,產值122.27億元,中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居全國第三位,僅次于吉林省和山東省。四川擁有一批具有中藥生產實力的企業,如康弘、迪奧、新荷花等,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中藥品牌,其中“川芎”、“江油附子”、“地奧心血康膠囊”、“百裕銀杏內酯注射液”等10余個中成藥品種銷售收入過億元。
四是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和創新資源。在四川省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國內一流的醫藥研究機構和人才,擁有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四川省中藥研究所等60多個醫藥科研院所, 已形成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工業化生產全過程的研發生產體系。近年來,我省科研成果大幅度增加,其中疫苗、生物治療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生物醫學材料、組織工程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五是市場需求量大輻射廣。四川是西部最大的醫療消費省,醫療機構數和總診療人次數均居西部第一。此外,我省醫藥衛生服務還覆蓋了西藏、云南、貴州、重慶、寧夏、青海、甘肅、陜西、新疆在內的14個省市100多個地區,這為外來企業投資帶來難得的機遇。
3.主要劣勢。一是新藥研制與開發能力較弱。目前,我國所生產的化學藥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其中90%以上為仿制藥,四川省醫藥新產品的開發也以仿制品種為主,創新藥品研制開發能力、新藥成果轉化和經濟效益都較弱。二是中醫藥產業在國際市場開拓不夠。國內中藥市場需求高速增長,中藥產品銷售情況良好,企業往往更多地關注國內市場,對產品出口重視不夠。同時,四川省開放的時間滯后于沿海地區,企業國際化經營意識還不夠強,因此還沒有將國際市場作為突出的發展重點, 我省中醫藥產業在國際市場的開拓空間還很大。三是各方面優勢尚需整合。目前,四川具有的資源、產業、科研和市場優勢還沒有充分整合,總體效益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因此我省資源優勢向醫藥工業競爭優勢的轉化、產業優勢與商貿優勢的聯動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產業鏈關聯度需要進一步提高。四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有待強化。生物醫藥是新藥創新的主要來源和未來醫藥產業的發展方向。四川生物醫藥產業起步晚、產業基礎弱,無論政府還是企業層面,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四川省醫藥產業的發展機遇
四川省是中國天然植物藥材的主產地,因此,國內外醫藥企業將自身的資金、技術、市場營銷和管理優勢與四川省的資源、產業基礎、人才及政策優勢相結合,投資綜合效益將會得到充分顯現。四川省突出有三大機遇和潛力:
一是領先醫藥技術轉化、生產及加工的機遇和潛力。四川省在植物藥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取、醫學材料技術等多項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具備成規模生產轉化的條件。同時,四川省在醫藥產業具有強勁的人才優勢和突出的勞動力優勢,這為建立GLP實驗室和研發成果轉化、產品生產及加工提供了良好基礎。
二是利用現有醫藥設備產能的機遇和潛力。總體上看,四川省醫藥產業制藥設備利用率不足,有很多技術含量高,先進的生產設備沒有得到很好利用。同時,四川省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不少四川本地醫藥企業也愿意與國內外先進企業聯手發展,尤其在來料加工、委托加工方面,雙方合作空間很大。
三是開發醫藥市場的機遇和潛力。目前,中國在世界醫藥銷售市場所占比例很小,在醫藥衛生支出所占GDP比例方面,還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相距很大(據2014年統計數據,美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百分比達16.2%,居全球第1位,中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百分比僅4.6%,居全球第145位)。特別是國家新醫改政策對醫藥需求的拉動,使得我國的醫療衛生市場還有充分的空間可以發展。投資四川省醫藥行業,其市場無疑將輻射至整個西部乃至全國,必將會分享中國醫藥擴大帶來的潛在收益。
四、中央到地方的多層面政策支持
(一)國家支持政策
2010年10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我國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生物醫藥被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國家通過實施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醫藥工業實現產業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2012年1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包括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在內的七大保障措施。
2012年7月,國務院以國發〔2012〕28號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再次明確將生物醫藥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給予重點支持。
2013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提出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達到8萬億元以上的發展目標,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健康領域,出臺了放寬市場準入、加強規劃布局和用地保障、優化投融資引導、完善財稅價格政策等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2014年1月,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將社會辦醫納入區域衛生規劃統籌考慮,持續提高社會辦醫的管理和質量水平,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向規模化、多層次方向發展,特別提出,支持并優先選擇社會信譽好、具有較強管理服務能力的社會資本,通過多種形式參與部分公立醫院(包括國有企業所辦醫院)的改制重組。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這是我國第一個關于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國家級規劃。規劃指出,中醫藥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務院將遴選可持續發展項目,與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中醫藥交流與合作,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國際影響力。
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提出瞄準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提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制造業對外開放等支撐與保障措施。
2015年6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五項指導意見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進一步降低社會資本參與社會辦醫的“門檻”:一要簡化醫療機構設立審批,取消床位規模等前置條件,將社會辦醫納入區域醫療資源規劃,取消數量和地點限制;二要支持通過股權、項目融資等籌集社會辦醫開辦費和發展資金,將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納入政府補助;三要探索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建立區域性檢驗檢查中心,面向所有醫療機構開放,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四要落實社會辦醫各項稅收優惠,將社會辦醫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在職稱評定、課題招標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五要完善監管,建立退出機制,嚴打非法行醫、過度醫療等。
(二)四川省支持政策
為加快推動四川醫藥產業發展,我省組建了由省領導掛帥,省經信委、發改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局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四川省促進醫藥產業發展協調辦公室,定期研究協調醫藥產業發展重大問題和相關政策。為推進健康服務發展,我省成立了省健康服務業發展推進工作小組,除省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廳、民政廳、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局等成員單位外,近期還增加了省委編辦、省外事僑務辦和省投資促進局3個單位作為成員單位。
《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2015年)》、《四川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四川省“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四川省戰略性新興產品“十二五”培育發展規劃》,均將生物醫藥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我省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重點。省工業和信息化委最新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發展指導目錄》(2014年)作為我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指南和落實各項優惠政策的依據。我省還設立了每年2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資金,符合條件的醫藥企業都可申請支持。
2014年2月,省政府發出《關于印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府發〔2014〕14號),提出包括醫療服務在內的健康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到2017年超過7%,到2020年達到10%左右,成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醫療服務業,放寬中外合資、合作辦醫條件;推動醫養融合發展。通知明確了五項保障措施:一是加大市場開放力度,實行“非禁即入”;二是加強財政、土地和規劃布局保障;三是創新投融資引導方式,建立健全由政府引導、金融和產業資本共同籌資的健康產業投資資金運行模式;四是落實稅收價格政策;五是完善推進和監管機制。
2014年12月,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民政廳、財政廳等10個部門下發《關于印發<社會辦醫促進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川衛辦發〔2014〕425號),明確促進社會辦醫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在放寬辦醫條件、放開大型設備配置限制、暢通審批流程、強化對口支援、落實價格政策、完善土地政策、優化財稅政策、完善投融資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過促進,僅2015年一季度,全省新增非公立醫院機構達到132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床位31157 張,占全省非公醫療機構床位37.21%)。
2015年3月,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5〕20號),提出到2020年我省醫藥工業銷售收入達到2500億元,包含生產、流通和服務業全口徑醫藥產業規模邁上5000億元,將四川打造成為中國重要的醫藥產業創新高地、現代中藥產業基地和健康服務業基地,并在財稅,科研成果轉化及人才促進,公共采購、價格及市場推廣、投融資及信貸等方面對醫藥產業發展提出了多項具體支持政策。如:對獲得國家新藥證書的藥品以及擁有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和醫療器械注冊證的重大醫療器械創新產品首次在川產業化的,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資金獎勵;對創新投資進行風險補償;對兼并重組省內企業并繼續保留原有藥品批文和技改擴能的,比照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對收購資金折算資金成本,并按一定比例給予補助;支持設立醫藥產業創新、創投基金。
省衛生計生委還制定了《四川省醫藥健康產業招商引資指南》,公布了充分預留規劃空間、放寬社會辦醫條件、鼓勵優質資源延伸發展、全面推進醫師多點執業、推進公立醫院對口支援、加大設備配置支持力度、社會辦醫“品牌”扶持等促進社會辦醫具體政策措施。在藥械采購方面,提出積極支持來川投資醫藥產業的企業,充分發揮集中采購的優勢,鼓勵醫療機構采購使用相關藥品。
五、投資促進工作重點
(一)重點目標區域
國際:主要關注美加、歐盟、日韓。
國內: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東北地區是重點目標區域,其中尤其以長三角最為強勢,優質企業云集。
(二)重點目標企業(詳見附表)
1、外資企業
醫藥制造:美國強生、輝瑞、默沙東、吉列德、安進、禮來、百時美施貴寶、碧迪;德國拜耳、默克、柏林化學、費森尤斯卡比;日本三菱化學、武田、第一三共、安斯泰來、大冢控股;瑞士諾華、羅氏;英國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法國賽諾非-安萬特、施維雅;丹麥諾和諾德、靈北;西班牙金武制藥;以色列梯瓦;加拿大威朗制藥
醫療器械:美國美敦力、百特醫療;日本歐姆龍;韓國延吉喜來健
醫療服務:美國聯合健康集團、快捷藥方控股公司、 康德樂、CHS公司、HCA公司、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德國費森尤斯集團、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德國心臟和糖尿病中心;日本國立癌癥中心醫院、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附屬醫院
2、內資企業:
⑴長三角經濟區:
醫藥制造:上海醫藥集團、復星醫藥、先聲藥業、海正藥業、康恩貝制藥、浙江京新、浙江貝達藥業、蘇中藥業集團
醫療器械:魚躍醫療、上海聯影、江蘇美時醫療
醫療服務:上海瑞金醫院、華山醫院;廈門長庚醫院
⑵京津冀經濟區:
醫藥制造:天津醫藥集團、天士力制藥、中源協和干細胞生物工程、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華北制藥集團、天津和澤生物科技、天津昂賽細胞基因工程
醫療器械:天津九安醫療、北京樂普醫療
醫療服務:北京協和醫院
⑶珠三角經濟區:
醫藥制造:廣州醫藥集團、深圳立健、華大基因、深圳海普瑞、康美藥業
醫療器械:深圳邁瑞、威爾科技
醫療服務:南方醫院、華夏醫療集團
⑷東北地區:
醫藥制造:哈藥集團、葵花藥業、長春高新、長春金賽藥業
醫療器械:東軟股份
⑸其他地區
醫藥制造:威高集團、九州通醫藥、山東泰諾藥業、滇虹藥業、重慶智飛生物制品
醫療器械:山東新華醫療器械集團、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河南曙光健士醫療器械
(三)重點承接市州園區
1、重點承接市州:成都、眉山、資陽、綿陽、瀘州、遂寧、廣元
2、重點承接園區:新川創新科技園、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眉山經濟開發區、資陽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綿陽出口加工區、瀘州高新技術開發區、遂寧經濟開發區、廣元經濟開發區
(四)重點跟蹤項目
1.萬達集團(成都)天府新區國際醫院和商業中心及配套新城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已簽正式協議)
2.復星集團“雅安健康管理中心”項目(總投資預計約7億元,已簽框架協議)
3.天士力集團在川一攬子項目(在川建立大健康產業示范點及西南總部、物流配送中心和藥材種植基地等,在談)
4.上海醫藥集團在川合作一攬子項目(包括與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等共建醫藥研發基地,在眉山建立國家藥效學評價中心,擬選址建立醫療器械生產、維護基地等,在談)
5.三胞集團在川投資項目(雅安康養基地、收購四川本地醫院等,在談)
6.德國心臟和糖尿病中心與四川省醫院合作項目(在談)
六、工作建議
立足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分析,對2015年四川醫藥產業發展和投資促進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一)轉變觀念堅定信心,抓住投資促進新機遇。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國家將著眼于經濟結構的對稱態及在對稱態基礎上的可持續發展,必將更加關注生命健康, 更加重視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此外,新醫改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外資企業來華擴張加劇,新技術、新業態不斷出現等發展趨勢,都為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提供健康、生態、環保產品為目標的醫藥產業提供了產業增長的空間和新的投資促進機遇。全省醫藥產業投資促進系統應堅定信心,乘勢而上,把握機遇,推動我省醫藥產業及其投資促進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現在,國家正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 四川正好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這對我省醫藥產業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針對我省醫藥產業國際市場開拓不夠、企業競爭優勢不足的弱點,建議在國家戰略帶動下,積極推動本地醫藥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主動融入沿線多國多地經濟,打開國際國內大市場,幫助本地企業做強做大。
(二)提前謀劃醫藥產業投資促進規劃,引導產業集約集群發展。產業集約集群發展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四川醫藥產業目前還存在分布較散、布局較亂、企業較小的問題。建議我省投資促進系統積極參與制定“十三五”醫藥產業投資促進規劃,提前謀劃全省醫藥產業布局,吸引國內外龍頭進駐我省重點醫藥產業園區,形成醫藥產業集群。龍頭企業的進駐必將產生較大的帶動效應,吸引國內大批產業企業落戶四川,形成具有競爭力的醫藥產業集群,從而把我省的醫藥產業帶上一個更高的發展臺階。
(三)增強產業支撐保障,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互聯網+)是行業發展的趨勢,建議我省積極參與全國遠程醫療政策試點,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移動醫療”、“智慧醫療”、“未來醫院”等項目,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目前,醫藥物流配送是我省醫藥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建議我省在引進龍頭醫藥企業的同時,積極引進優質醫藥物流企業,如:上海醫藥股份公司、九州通集團和順豐、德邦、新邦等介入藥品配送的快遞企業,以彌補我省醫藥物流較弱的短板。此外,建議繼續拓寬醫藥企業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設立醫藥產業投資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醫藥企業發行債券和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為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四)協助出臺一批政策措施,扶持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生物產業是國家和我省確定的一項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國家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生物產業將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生物醫藥是生物產業的核心和主體,是新藥創新的主要來源和未來醫藥產業的發展方向,具有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和綜合效益好的特點,是促進全球經濟復蘇的新力量,也是我國科技創新、經濟結構調整的助推器,應引起我省高度重視。
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還處于第一階段,生物制藥關鍵技術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差距非常明顯。我省生物醫藥產業起步晚,產業基礎弱,還存在國際競爭力不強、新產品研制開發和成果轉化能力較弱等突出問題。建議我省借鑒歐洲國家政府與企業開發生物制藥風險共擔的成功經驗,出臺一系列包括資金、技術、土地、稅收、人才、研發、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措施(如:即將設立的“省重大引進項目專項扶持資金”向生物醫藥項目傾斜,鼓勵設立生物醫藥產業項目發展投資基金),為我省新興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五)加強醫藥資源整合,提升產業競爭力。針對我省醫藥產業規模小、缺乏龍頭企業、產業發展增速緩慢、整體優勢尚未發揮等問題,建議通過企業兼并重組等方式,整合我省醫藥企業資源,加快優勝劣汰,產生規模經濟效益。目前,國際國內醫藥企業兼并重組十分活躍,建議投資促進部門專門包裝推出一批并購項目,積極向有兼并意向的優質大企業推介,推動本地產業整合速度和力度。同時,鼓勵風險投資基金加大對本地創新型醫藥企業的資金投入,通過資源整合形成更大的綜合競爭實力,培育部分醫藥龍頭企業,最終形成我省本土醫藥產業發展優勢。
(六)加強各方聯動,開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建議全省醫藥產業投資促進機構聯合三方面力量,借助三方面優勢,建立互利共贏工作機制,嘗試委托調研、代理招商、網絡營銷等方式,盡一切可能拓寬目標企業和項目信息來源,打開投資促進工作的新局面。
依靠力量:省投資促進工作領導小組;省發改委、經信委、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食品藥品監管局等省級有關部門、省政府駐外辦事處;相關國家或地區使領事館商務處或政府經貿機構。
聯合力量:相關市州園區、行業商協會、國際國內投資咨詢機構
- 、重點聯合的國外醫藥行業商協會
- 德國生物技術協會、中歐生物技術交流協會、日本制藥工業協會、瑞士生物技術協會
- 、重點聯合的國內省外醫藥行業商協會
- 中國中藥協會、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江蘇省醫藥行業協會、上海醫藥行業協會、深圳市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協會、南京生物醫藥谷
- 、重點聯合的省內醫藥行業商協會
配合力量:本地企業,已來川投資外來企業,配套、關聯企業,部分掌握客商資源的親朋好友。
(以上產業分析已書面征求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衛生計生委、省醫藥行業協會意見)
附件:1.醫藥產業投資促進工作脈絡表
2.醫藥產業目標企業一覽表
附件1
四川醫藥產業投資促進工作脈絡表
|
|||||
目標區域
|
重點承接市州園區
|
重點聯動商協會
|
重點跟蹤項目
|
主要舉措
|
備注
|
國際:美加、歐盟、日韓 國內:山東、江蘇、廣東、北京、上海、河南、吉林、浙江、江西
|
重點市州:成都、眉山、資陽、綿陽、瀘州、遂寧、廣元
重點園區:新川創新科技園、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眉山經濟開發區、資陽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綿陽出口加工區、瀘州高新技術開發區、遂寧經濟開發區、廣元經濟開發區
|
中華醫藥協會、中國中藥協會、江蘇省醫藥行業協會、上海醫藥行業協會、深圳市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協會、南京生物醫藥谷
|
1.萬達集團(成都)天府新區國際醫院和商業中心及配套新城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已簽正式協議);2.復星集團“雅安健康管理中心”項目(總投資預計約7億元,已簽框架協議);3.天士力集團在川一攬子項目(在川建立大健康產業示范點及西南總部、物流配送中心和藥材種植基地等,在談);4.上海醫藥集團在川合作一攬子項目(包括與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等共建醫藥研發基地,在眉山建立國家藥效學評價中心,擬選址建立醫療器械生產、維護基地等,在談);5.三胞集團在川投資項目(雅安康養基地、收購四川本地醫院等,在談);6.德國心臟和糖尿病中心與四川省醫院合作項目(在談)
|
1、突出重點,鎖定促進目標;2、主動出擊,定期登門對接;3、借腦借力,加強各方聯動;4、借助平臺,促進項目對接。
|
|
附件2
四川醫藥產業目標企業一覽表
|
||||||||||||
目標 區域
|
外資企業
|
內資企業
|
||||||||||
美加
|
日韓
|
德國
|
瑞士
|
英國
|
法國
|
丹麥
|
長三角經濟區
|
京津冀經濟區
|
珠三角
經濟區
|
東北 地區
|
其他
區域
|
|
目標企業
|
醫藥制造:美國強生、輝瑞、默沙東、吉列德、安進、百時美施貴寶、禮來、碧迪;加拿大威朗制藥
醫療器械:美敦力、百特醫療
醫療服務:美國聯合健康集團、快捷藥方、 康德樂、CHS、HCA、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
醫藥制造:三菱化學、武田、第一三共、安斯泰來、大冢控股 醫療器械:日本歐姆龍、韓國延吉喜來健
醫療服務:國立癌癥中心醫院、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附屬醫院
|
醫藥制造:默克、杰特環亞、柏林化學、費森尤斯卡比 醫療服務:費森尤斯集團、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德國心臟和糖尿病中心
|
醫藥 制造:
諾華、 羅氏
|
醫藥 制造:
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
|
醫藥 制造:
賽諾非-安萬特、施維雅
|
醫藥 制造:
諾和諾德、靈北
|
醫藥制造:上海醫藥集團、復星醫藥、先聲藥業、海正藥業、浙江康恩貝制藥、浙江京新、浙江貝達藥業、蘇中藥業集團 醫療器械:魚躍醫療、上海聯影、江蘇美時醫療、醫療服務:上海瑞金醫院、華山醫院;廈門長庚醫院
|
醫藥制造:中國醫藥集團、天津醫藥集團、天士力制藥、中源協和干細胞生物工程、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華北制藥集團 、天津和澤生物科技 醫療器械:天津九安醫療、北京樂普醫療
醫療服務:北京協和醫院
|
醫藥制造:廣州醫藥、深圳立健、華大基因、深圳海普瑞、康美藥業 醫療器械:深圳邁瑞、威爾科技
醫療服務:南方醫院、華夏醫療集團
|
醫藥制造:哈藥集團、葵花藥業、長春高新、長春金賽藥業 醫療器械:東軟股份
|
醫藥制造:威高集團、九州通醫藥、泰諾藥業、滇虹藥業、重慶智飛生物制品 醫療器械:
山東新華醫療器械集團、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河南曙光健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