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解讀
來源:新華 發布時間:2020-05-25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提出七個關鍵領域的改革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重要體制保障和動力支撐。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發布,2003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發布。“相較于前兩份文件,本次《意見》突出了新時代特征,是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張二震說。
《意見》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破除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意見》在國資監管國企改革、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以及對擴大高水平開放等方面均提出具體舉措,并首次將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列入中央綜合性、基礎性政策文件。
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推動民營經濟發展
國有資本在當前市場環境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備受社會關注。此次出臺的《意見》,將鞏固公有制經濟和推動國企改革放在首位。“關鍵時期,更能看出國有資本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起的‘壓艙石’‘頂梁柱’‘穩定器’作用”,“國有資本,是保大局、穩市場的關鍵”……有關人士對記者說。
“關于國企國資,‘混改’是《意見》中關鍵的一筆,《意見》提出了三個‘探索’,使未來國企改革路徑更明確。”省內一家國有企業相關負責人如是評價。《意見》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充分競爭領域的國家出資企業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出資企業,探索將部分國有股權轉化為優先股,強化國有資本收益功能;對混合所有制企業,探索建立有別于國有獨資、全資公司的治理機制和監管制度;對國有資本不再絕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探索實施更加靈活高效的監管制度。
混改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僅決定著國有企業主營業務的市場化程度,而且事關進一步激發國企改革與國資監管的活力。這位企業負責人說,“混改就像一座橋梁,把近年來涉及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拼接了起來”,不論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作用,還是建立更適應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管理制度,都離不開混改這片土壤。
將國有企業打造為一流企業,健全完善國企改革的“大環境”勢在必行。對此,《意見》也明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持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
與此同時,《意見》提出完善民營企業融資增信支持體系;健全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支持制度;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營造有利于化解民營企業之間債務問題的市場環境;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實施重大國家戰略等等。
“這為民營經濟發展帶來了多方面的機遇,包括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有效解決融資難題等。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呂永剛告訴記者,本次《意見》是下一步市場化改革的頂層設計,江蘇有望在市場化改革中繼續走在前列,為民營經濟創造提供更有力的系統性支撐。
暢通要素流動渠道增加市場主體活力
要素,決定著經濟稟賦,也決定著經濟韌勁。商品和服務與要素市場有序流動,市場增值效應才能充分顯現。《意見》強調,要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并提出四大改革舉措:“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推進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方式”“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提質增效”。
“相比于4月9日發布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本次《意見》聚焦土地、資本、勞動力三大要素市場化問題,提煉出了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重點舉措。”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產生活要素,改革將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源。“《意見》將‘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放到了突出位置,明確了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制定出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指導意見等任務。”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朱新華說,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制度,將成為下一步土地市場化改革的行動指南。
積極改革工業用地供應方式、承擔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開展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和補充耕地指標交易……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土地市場體系,踐行了《意見》中關于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指導思想。下一步,將加快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鼓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完善土地管理體制,推進土地要素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在此次深化市場化改革“組合拳”中,勞動力要素市場化也是一項重點。《意見》指出,促進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完善企事業單位人才流動機制,暢通人才跨所有制流動渠道。抓住全球人才流動新機遇,構建更加開放的國際人才交流合作機制。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陳柳表示,盡力彌合體制內和體制外的身份差別、收入差別、社會保障差別,讓更多的人才在市場競爭和科技的創新一線拼搏。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健全政策保障機制
《意見》提出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體系,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等對外開放新高地;健全高水平開放政策保障機制以及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
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八個多月以來,用源源不斷的創新舉措推動高質量發展。例如,擁有國內多項首創首發優勢的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寧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落地;蘇州片區推出《進口研發(測試)用未注冊醫療器械分級管理辦法》;連云港港口在自貿區框架下,首次在國際過境集裝箱業務上嘗試“船車(站)直取”模式等。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丁宏認為,下一階段自貿試驗區將在政策制度設計上向更高水平探索,更加注重便利化與自由化并重、貿易促進與產業發展并重、創新驅動和開放合作并重、區內發展與區外聯動并重以及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并重,著眼解決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
此外,我省現有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區158家,創造了全省1/2的經濟總量和一半公共預算收入,完成了全省4/5的進出口總額和實際使用外資。作為雙向開放的主陣地,近些年開發區積極進行改革創新,推進區域評估工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與此同時,今年《外商投資法》實施,全省積極推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相關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鼓勵支持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服務業。
“健全高水平開放政策保障機制,需要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江蘇在制度型開放上走在全國前列。”張二震介紹,《意見》明確要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不僅包括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及高端消費品,還有咨詢、金融、保險、醫療等服務進口。此外,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領域,比如健全國家技術安全清單管理、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制度;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提升對外投資質量;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積極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