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2021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 發布時間:2021-04-06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川辦發〔2021〕17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2021年工作要點》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3月30日
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2021年工作要點
2021年,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破除影響個人就業生活的不合理限制、破除阻礙市場主體發展的顯性和隱形壁壘“兩大目標”,突出“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放管服”改革、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三項重點”,進一步抓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各項工作,積極助力抓“六穩”促“六保”,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加快打造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一流營商環境。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開展“三項重點改革”
(一)縱深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9月底前完成梳理規范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清單和實施清單,統一設定依據、法定時限、申請材料、服務對象等要素。優化再造業務流程,推出200項全省統一的“一件事一次辦”事項。開展系統對接攻堅,3月底前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與省直各部門(單位)自建業務系統全部實現接口方式對接,12月底前與國家垂管系統“能接盡接”,實現“單點登錄”和“數據回傳”。加快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統一業務標準、辦理平臺,實現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改革全覆蓋。加強電子證照和電子印章的匯聚、管理和應用,推進全省政府機關簽發的證件、執(牌)照、證明文件、批文、鑒定報告等電子化,10月底前凡已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匯聚的電子證照,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供實體證照,12月底前推出200項“一證(照)通辦”事項。
(二)持續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川渝通辦”,聚焦企業群眾需求,10月底前實現第二批川渝通辦事項異地可辦,推動更多電子證照跨地區共享應用。建立健全兩地“12345”熱線互轉機制,12月底前實現“一號響應”。積極推進兩地公共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推進公交、社保、醫保、文化等領域“一卡通”,全面啟動戶口遷移遷入地“一站式”辦理,12月底前實現川渝兩地遠程異地評標。持續優化異地住院直接結算,推進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探索在企業登記、招商引資等領域制定統一協同的市場準入規則。在投資貿易、生態環境、客貨運輸、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文化執法、勞動監察等領域探索建立跨區域協同監管機制,規范統一監管標準。加強區域信用建設合作,聯合開展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協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落實知識產權重點保護名錄,完善知識產權跨區域和遠程維權服務機制。
(三)創新開展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探索職務科技成果產權激勵新模式。研究制定綿陽科技城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實施方案,梳理需要國家層面支持的改革政策事項清單,爭取綜合授權。推進科研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試點,確定一批試點單位和試點項目,進一步破除對科研人員的束縛,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創新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模式,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揭榜制”試點。積極推進“減負行動2.0”,簡化科研項目管理流程,減少不必要的申報材料和各類過程性評估、檢查、抽查、審計等。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全面實施科研誠信承諾制,建立健全科研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約束機制。
二、加快推進簡政放權
(四)持續規范審批服務。將一批省級行政職權下放或委托成都及七個區域中心城市實施,促進省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加快發展、發揮引領作用。編制公布地方層面設定的行政備案事項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11月底前,完成梳理我省自行設定以及由國家部委設定在我省實施的各類審批事項和各種具有審批性質的管理措施,清理借疫情防控、信息化平臺建設之名新增的審批事項及環節,整合和取消重復審批,統一有沖突的審批條件,嚴防變相審批和亂設審批。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根據國家安排部署,動態調整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范圍,優化工作流程。
(五)優化投資和工程項目審批。推廣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實現投資項目“全程網辦”。簡化項目報建手續,以辦成項目前期“一件事”為目標,對項目用地預審、規劃選址、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安全評價、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等事項,在成都市等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實行項目單位編報一套材料,政務服務網(大廳)統一受理、統一反饋,審批部門同步評估、同步審批。進一步壓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條件和流程,深入推進“多規合一”“多測合一”,精簡規范項目全流程涉及的技術審查、中介服務事項。加強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四川省)等的互聯互通,提高審批效率。全面推行分級分類管理,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對社會投資的小型低風險倉庫、廠房等工業類建筑工程項目,由政府部門發布統一的企業開工條件,企業取得用地、滿足開工條件后作出相關承諾,政府部門發放相關證書,項目即可開工,審批壓減至50個工作日、18個環節以內。
(六)提升不動產登記效率。推動不動產登記全流程信息共享集成,10月底前實現不動產登記、交易、繳稅信息互聯互通,12月底前商品房預售和抵押涉及的不動產預告登記、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不動產抵押登記和存量房買賣電子完稅證明全程網上辦理。開展企業不動產(土地、存量房)轉移涉及稅收繳納(包括契稅、土地增值稅等)與不動產轉移登記的“一件事”改革,12月底前實現“一窗辦、一日辦、一網辦”。企業間不動產轉移登記業務推行以“原件核驗”方式進行網上辦理。推廣使用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推動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有線電視等市政公用企業信息共享,實現同步過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低風險產業項目探索實施“一站式”辦理綜合竣工驗收和不動產登記,實現“驗登聯動”。
(七)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在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基礎上,拓展“營商通”掌上服務平臺功能,提升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系統智能化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免費刻章、免費寄遞等舉措實現企業開辦“零見面”“零成本”。推動企業注銷登記全程在線辦理,推出“套餐式”注銷事項清單,12月底前實現營業執照與有關許可證同步注銷。進一步擴大簡易注銷試點范圍,對未開業以及無債權債務非上市企業實行簡易注銷程序。制定關聯企業實質合并破產規則,建立企業破產案件簡化審理模式,對資產數額不大、經營地域不廣的企業實行簡易破產程序,降低破產企業處置成本。在全省范圍內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實行涉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在四川自貿試驗區天府新區開展“一業一證”改革試點,逐步在四川自貿試驗區推開,實現“一證準營”。在四川自貿試驗區及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登記試點,統籌推進“一照多址”改革試點。
三、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八)構建新型監管模式。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等結合起來,按照不同風險級別開展差異化監管。拓展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覆蓋范圍,將更多事項納入聯合抽查范圍。提升重點監管能力水平,制定四川省重點監管事項清單,對疫苗、藥品、食品等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行業、領域,研究制定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監管標準和流程,規范執法標準和行為。全面推行信用監管,12月底前建成省社會信用信息平臺(二期),逐步實現各行業信用數據匯聚共享。在教育、科技、住建、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出臺信用評價辦法,加強信用數據應用,健全分級分類監管體系。持續推進“互聯網+監管”,加強重點領域數據匯集,建立完善相關風險預警模型,強化風險跟蹤預警、分析研判、評估處置。
(九)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根據國家安排部署,出臺新產業新行業統一的認定和分類標準,研究制定新產業新業態包容審慎監管實施辦法。針對金融科技、網約車、在線診療、在線旅游等領域性質和特點,探索開展“沙盒監管”,制定約談、整改、處罰標準。在全省范圍內復制推廣成都市包容審慎監管經驗做法。出臺跨境電商綜試區企業應稅所得率申報細則,創新工作方式,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實施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鼓勵企業通過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向社會公開標準,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標準的合規性、科學性和完整性進行評價,培育企業標準“領跑者”,推動企業標準水平持續提升。
(十)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全面清理工程建設、市場準入、資質標準、產業補貼、招商引資、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領域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政策文件,廢止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的文件或條款,糾正采取變相、隱形手段干預市場主體自主經營的錯誤做法。加強審管銜接,理順行政審批局、行業主管部門、綜合行政執法局三者“審批、監管、執法”關系,建立權責明晰、運行高效的監管體系。落實四川省2021年度涉企現場檢查事項清單,推行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等非現場監管,進一步整合、取消現場檢查事項。規范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嚴格按照違法行為危害性和具體情節實施定檔分階裁量。深化民事訴訟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力爭簡易程序及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達到80%。
四、提升政務服務質效
(十一)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政務服務工作。嚴格按照疫情分區分級分類防控要求,全面推行“四川天府健康通”,實行一人一碼、一碼通行、實名認證,并為老年人、兒童等群體提供“離線碼”“無碼通道”等便捷服務。將前一階段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幫辦代辦”“網絡視頻會審”等經驗做法制度化。持續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對法律法規規定確需現場辦理的事項,采取預約排隊、網上預審、郵寄送達等方式,縮短現場辦理時間,加強自助辦事終端應用,實現“不見面”審批。
(十二)加快推進“省內通辦”“跨省通辦”。梳理公布“省內通辦”清單,不斷推進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省內通辦”。開展政務服務流程再造“百日沖刺”行動,規范“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事項的業務規則和操作規程,推動各級政務服務機構均可異地受理不同層級行使的事項。推動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在國家“跨省通辦”事項清單基礎上,聚焦我省外出務工人員居住、就業、婚姻、生育、子女入學、社保、養老等高頻辦事需求,主動對接有關省(市),梳理公布外出務工人員“跨省通辦”事項清單并推動落地。
(十三)提升民生服務水平。建立困難群眾主動發現機制,加強社會救助相關部門間數據共享,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臨時救助對象、殘疾人、教育救助對象、住房救助對象、醫療救助對象等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大力推行醫保電子憑證應用,推進居民健康檔案及身份識別、電子病歷、診療信息、報告單結果等信息在不同醫院互通互認,減少群眾重復辦卡和不必要的重復檢查。推進教育服務便利化改革,梳理個人從托兒所到大學所涉服務事項,推動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優化水電氣等公用事業服務,清理報裝過程中的附加審批要件和手續,推進并聯審批,加快實現報裝、查詢、繳費等業務“全程網辦”。優化公證服務,加快推進高頻公證服務事項申請受理、身份認證、材料提交和繳費等各環節“全程網辦”。
(十四)優化政務服務咨詢投訴機制。全面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國家標準,升級“好差評”系統,強化數據匯聚,推行“一事一評”“一次一評”。加強“好差評”宣傳推廣,提升主動評價率,加大差評整改力度,提高企業群眾滿意度。加強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建設,加快清理除110、119、120、122等緊急熱線外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10月底前有序歸并至12345熱線,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建立熱線服務能力評估機制,定期開展評估。全面清理規范各級政務服務機構(含大廳、中心、站點、窗口等)公布的業務咨詢電話,加強運維保障,建立與12345熱線互通互轉機制。
五、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十五)精準落實國家政策。實施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推動規模性紓困政策迅速落地。加強省民營經濟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統一發布涉企政策,實現涉企政策精準推送、一網可查。利用大數據等技術甄別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精準推送稅費優惠等政策信息,實時跟蹤稅收優惠政策、減免涉企收費等惠企政策落實情況,在2021年度稅收執法監督中重點對政策落實不及時、減稅降費紅利被截留等問題開展檢查。持續開展營商環境指標提升行動。11月底前完成對滯后于“放管服”改革要求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并推動修改完善。
(十六)助力穩定和擴大就業。清理影響就業特別是新就業形態的各種限制,調整完善準入標準、社會保障、人事管理等政策。建立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等部門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取消應屆高校畢業生報到證、非公單位接收應屆高校畢業生需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在就業協議書上簽章等措施,簡化就業手續。促進人才流動和靈活就業,實現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信息互聯,加快推進“一點存檔、多點服務”,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相關政策。建立市場化服務平臺,引導有需求的企業在合法用工的前提下開展靈活用工,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推動職稱信息化建設,12月底前實現職稱和職業資格證書在線查詢、核驗及電子證書打印。加快推進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簡化外籍高端人才引進手續,并為其提供出入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申請便利。
(十七)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持續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清理規范中小企業融資中不合理附加費用,深入開展“信易貸”“銀稅合作”“銀商合作”等,實施“金融顧問”服務,為企業提供綜合金融咨詢服務,創新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服務模式,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續貸、首貸投放力度。推廣電子保函、電子擔保和電子保證保險,加大“政采貸”信用融資工作力度,擴大“投標貸”等金融服務范圍。出臺四川省清理規范城鎮供水供電供氣行業收費和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對全省供水供電供氣行業不合理收費進行全面清理規范。
(十八)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實行公共資源交易事項和平臺目錄化管理,推進目錄內平臺與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四川省)對接,實現目錄內事項納入統一平臺進行交易。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實現不同電子認證服務機構發放的數字證書省內兼容互認“一證通用”,實施在線投標和“不見面開標”,制定全省遠程異地評標規則,實現跨區域、跨層級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強化交易監管,制定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并向社會公布,加強協同監管、智慧監管和信用監管,深化工程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持續推進“示范交易中心”創建活動。
(十九)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深入開展職務發明知識產權歸屬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強化中國(四川)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支撐平臺建設。開展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加大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現和懲處力度。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強化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保護銜接,提供專利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等服務。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建立侵權線索判斷鑒定機制。深入實施商標地標品牌經濟、上市公司知識產權培育等專項行動,推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
(二十)提升外資外貿便利化水平。探索建立外商投資“一站式”服務體系,實現外資企業一次登錄、一次認證、一次提交材料,即可辦理企業注冊、預約開戶、外匯登記等高頻事項。優化通關作業流程,提高口岸通關效率,推動“提前申報”常態化運行,推廣“兩步申報”模式,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落實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改革要求,對我國已加入并能夠承認相關檢測、檢查、認證結果的國際多邊、雙邊合格評定互認體系,督促強制性產品認證指定機構對出口轉內銷企業和產品相關檢測、檢查、認證結果予以承認或接受。支持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電商進出口退換貨便利化管理措施,鼓勵引導跨境電商企業積極利用海外倉,拓寬國際營銷渠道。建立涉外商事糾紛“一站式”訴訟、仲裁、調解多元化解決機制,提升涉外商事案件公證、調解、仲裁服務水平。持續推進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處理機制建設,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六、加強組織保障
(二十一)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建立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例會制度,研究解決改革推進中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暨政務公開協調小組各專題組、保障組的牽頭推進、統籌協調、督促落實、咨詢指導等職能。推進各地各部門(單位)建立主要負責人直接抓改革機制,落實“清單制+責任制”,配齊配強工作力量,強化經費保障,加強上下聯動、協同配合,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
(二十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全省年度重點改革任務和省直部門牽頭任務“兩本臺賬”,細化考評指標,實時監測、匯總掌握各地各部門(單位)年度任務推進情況,實行“兩書一函”制度(約談通知書、整改通知書、提醒敦促函),推動責任落實。對標國家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評估指標,梳理短板弱項,逐一整改提升。持續完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定期開展評價工作。堅持用數據說話,根據兩項評估指標亮成績單、曬排名表,排名靠后、問題整改不及時不徹底的地方和部門(單位)向省政府作整改匯報。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對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進行公開曝光、追責問責。
(二十三)廣泛開展宣傳培訓。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主動發布和解讀改革政策,及時回應公眾關切,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組織政務服務能力提升、營商環境指標優化等專題培訓,開展全省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示范政務服務中心”創建活動,加強工作交流,及時總結推廣各行業各領域先進做法和有效經驗,促進各項改革任務扎實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