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攀枝花市委宣傳部對市政協第十屆第三次會議第187號提案答復的函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4-07-26     來源:中共攀枝花市委宣傳部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一、關于“深挖鄉村文化資源,培育鄉村文化人才”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鄉村文化資源挖掘保護,打造了一批品牌文化活動,培育了一批鄉村文化人才。一是組織全市文藝工作者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基層文化活動。“城市的星空、天上的街市、人間的煙火”阿署達“星空夜市”系列活動、“三角梅藝術周”、知時節系列讀書活動、姊妹節系列活動、“陽光米易·精彩十二月”、《我們的村歌》2024年第一季等系列主題品牌活動精彩紛呈,展示幸福鄉村美好生活。二是深入挖掘鄉土文化能人和鄉村代言人。目前全市有省級鄉土文化能人9人、鄉村代言人5人;積極推薦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與突出貢獻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目前全市共有省級及以上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85名,全國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1名、省突出貢獻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8名。三是著力非遺傳承發展,以“傈僳族婚俗”為題材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人文紀錄片《喜事》順利殺青;組織推薦“‘鹽邊·阿木詩依’傈僳霓裳”“米易·新山傈僳族刺繡”申報“非遺四川·百城百藝”四川非遺品牌項目,鹽邊國勝茶榮獲第十三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金獎茶葉”稱號,傈僳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中心負責人谷艷獲評第四屆“十大天府人物”,并入選2023年度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支持項目。

  二、關于“以發展鄉村旅游為抓手,振興鄉村文化”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印發《攀枝花市鄉村文化旅游振興實施方案》,通過深化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創建文旅品牌振興鄉村文化,以旅彰文,成效突出。一是精準推進“一村一策”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發展,推動農遺資源與農耕體驗、科普研學、鄉野露營等新興業態融合,打造研學旅游線路6條,舉辦惠民豐收節、太平村BA、紅格鄉村音樂節、美食節等鄉土味文娛活動,打響鄉村文化品牌。二是米易縣創建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縣,鹽邊縣入選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顓頊龍洞、新山傈僳梯田、迤沙拉等景區先后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米易陽光城康養旅游度假區、普達國際陽光康養旅游度假區先后創建為省級旅游度假區;新山傈僳族鄉創建為天府旅游名鎮,平地鎮迤沙拉村、紅格鎮昔格達村、新山傈僳族鄉新山村成功創建為天府旅游名村。三是新山傈僳族鄉新山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新山傈僳族鄉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名錄;平地鎮迤沙拉村、格薩拉彝族鄉大灣村等16個村入選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通過文旅品牌創建,大大提升鄉村旅游服務供給能力和文旅產業的知名度、競爭力,有力促進鄉村就業、農民增收和旅游消費。

  三、關于“努力培育鄉愁文化”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堅持傳承發展農耕文化、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堅持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一是印發《關于傳統農耕文化保護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實施農耕文化保護與傳承示范工程、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實施特色農耕文化產業發展工程、實施農耕文化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和實施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推進工程等5個方面工作具體落實措施。通過大力推動農耕文化繁榮興盛,培育鄉愁文化,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力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助力新時代文化強市建設。二是積極推薦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組織開展農村生產生活遺產項目補充挖掘,推薦啊喇營盤火腿制作技藝、高峰高寒風味臘肉、俚濮彝族刺繡、米易縣彝族肚包肉技藝、米易縣回族板鴨(鵝)技藝、鹽邊國勝手工茶制作技藝等6個項目申報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四、關于“治理鄉村陋習,提升村民基本素質”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以開展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十大行動為抓手,創新用好村規民約等手段,村民素質得到有效提升。一是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擦亮“陽光志愿 花城有愛”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推動文明實踐走實走深。二是開展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十大行動,組建由縣(區)、市級部門組成的移風易俗宣講宣講隊20人,推出“移風易俗文明龍門陣”宣講品牌,組織農村紅白理事會成員做好入戶宣傳;廣泛開展反餐飲浪費宣傳,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專項治理行動,將鄉風文明、移風易俗內容融入《鄉規民約》《村規民約》,發布《文明旅游倡議書》5次,開展不文明旅游曝光20余次。三是持續深化文明村鎮創建,開展2輪文明村鎮調研,集中解決薄弱環節和突出短板。做好文明單位(家庭)規范管理,鼓勵引導支持脫貧村創建文明村鎮,目前全市文明村鎮占比89%、居全省第一方陣。

  中共攀枝花市委宣傳部

  2024年7月26日

審核: 何強   責任編輯: 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