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對市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第169號提案答復的函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4-07-18 來源: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XX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促進飼草及節糧生態養殖產業發展的建議》(第169號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整合攀枝花學院、農科院等技術力量,建立飼草及節糧生態養殖產業技術研究中心,圍繞優質高產飼草品種選育、高效栽培技術、節糧生態飼料研發、節糧生態養殖技術等方面開展研究”的建議。
1.進一步深化“市校”“市院”合作機制。近三十年來,我市重點深化與中國熱科院、四川農大、西南民大、攀枝花學院、攀枝花市農林科學院等科研院校的“市校”、“市院”合作機制,初步形成了科研、推廣、生產“三位一體”的產學研緊密結合型特色畜牧產業發展科技服務體系,為我市畜牧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科技支撐作用。
2.積極開展優質牧草的引進篩選和推廣試驗示范工作。一是開展優質牧草的引種和試驗示范。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全市先后開展了《熱帶牧草產業化開發試驗示范》《優質高產牧草引種篩選與示范推廣》《退耕還林還草綜合技術研究示范》《中高山區人工草場建設示范》等科研項目的研究和成果示范,從引進的40余個優良牧草品種中,篩選出適宜攀枝花地區栽培的牧草品種17個,主要牧草品種有:皇竹草、墨西哥玉米、黑麥草、紫花苜蓿、光葉紫花苕、白三葉、飼用玉米、葦狀羊茅、鴨茅等,并在全市累計推廣種植約7萬余畝;二是建立草品種資源圃。近幾年來,市農林科學院從四川農業大學草業科技學院引進16份狼尾草資源,從省內外企事業單位引進飼用構樹1份、象草2份以及皇竹草品種1份,建立草品種資源圃5畝。同時聯合四川農業大學草業科技學院和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共同開展優質飼草品種的雜交選育和推廣工作。2023年引進紫花苜蓿系列品種7個、木豆系列品種7個、青貯玉米系列品種7個、飼草玉米系列品種4個、一年生黑麥草系列品種8個,在我市不同海拔區域開展優質牧草的品比篩選試驗。
3.加大農作物秸稈資源的開發利用力度。全市的秸稈資源非常豐富,主要農作物秸稈品種有:玉米稈、麥稈、稻稈、豆稈等,每年秸稈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近20多年來,全市加大了農作物秸稈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青貯、微貯、氨化)推廣應用和普及,農作物秸稈的飼用利用率不斷提高,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市約有15萬噸農作物秸稈用于牛羊生產。
4.積極培育種養循環、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揮畜牧業在農業循環經濟中所起的資源重復利用、循環發展的核心作用,積極推廣牛羊生態養殖和種養循環模式,積極引導養殖戶走 “草—畜—沼—果、菜、糧”生態養殖與循環發展之路,推進畜禽養殖業糞污綜合治理,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實現畜牧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二、關于“籌建攀西地區草產業及節糧生態養殖協會,將攀西及周邊地區大型養殖場、牧草種植基地作為會員,建立良好的技術推廣、飼草與生產資料供應、畜產品營銷合作體系,形成優質的草產業供應鏈和生態畜產品營平臺”的建議。
1.積極參與省級各種牧草與養殖學會和協會,開展牧草種植和畜禽養殖技術研討和經驗交流,提高我市牧草種植和畜禽養殖技術水平。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市農業農村局畜牧技術推廣部門先后加入了四川省畜牧獸醫學會、四川省畜牧業協會、四川省草業學會、中國熱帶作物學會牧草專業委員會等,通過參與這些學會、協會的學術交流和先進技術的學習,了解了國內外牧草種植和養殖的先進技術,為加快我市牧草與養殖產業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2.我市建立和完善了市、縣、鄉三級畜牧推廣體系,為我市畜牧業技術的推廣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了保障。據調查統計,我市共有畜牧獸醫技術人員150余人,其中:市級15人,縣(區)52人,鄉鎮畜牧獸醫人員83人,
3.積極爭取中、省財政轉移支付項目資金,推進我市飼草產業的發展。近幾年來,我市先后爭取中、省財政轉移支付項目資金近1000萬元,實施了《南方草地開發利用項目》、《優質苜蓿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等,通過項目實施,進一步提高了我市牧草種植與牛羊養殖產業化發展進程。
4.推進牛羊產業融合發展。一是培育發展牛羊養殖龍頭企業。擬在全市篩選4-5家牛羊養殖專合社、家庭農場,堅持市場帶動,推廣“農貿市場或超市+屠宰企業+合作社+養殖(場)戶”“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戶(家庭農場)”等市場化生產經營模式,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適度擴大養殖規模,逐步培育為省市級養殖龍頭企業;二是強化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支持仁和區進行牛羊交易市場改造升級,支持米易縣、鹽邊縣建立牛羊交易市場,探索建立網絡交易平臺,盤活牛羊交易流通,加強牛羊交易市場監管。引導各類養殖業主配套完善屠宰、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等設施設備,生產不同特色的牛羊肉產品,創建特色牛羊產品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關于“根據農村現實發展需求、農戶投資生產能力和市場變化等因素,優化我市草食畜牧產業結構,形成新型牧草種植及飼草加工供應鏈和草食畜牧業產業鏈”的建議。
加快飼草產業的發展是推進草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幾年來,我市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提出了“穩豬禽,興牛羊”的發展戰略,圍繞加快牛羊產業的發展,市農業農村局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工作,并提出了推動我市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2022年,市政府辦公室出臺了關于印發《攀枝花市落實推動川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11條措施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攀辦發〔2022〕76 號),明確提出了“積極培育飼料飼草收購儲運、加工銷售企業,支持牛羊養殖場(戶)積極推廣青貯、微貯、氨化等技術,提高農副產品飼料化利用率。”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貫徹落實(攀辦發〔2022〕76 號)文件精神,加強與林業、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的協作與配合,研究制定相關扶持政策,積極培育和建立飼草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加快我市飼草產業的發展,為我市牛羊產業的發展提供飼草保障。
四、關于“加大政策支持,形成良好的政府扶持機制”的建議。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近年來,省、市相繼出臺了《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推動川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11條措施的通知》(川辦發〔2022〕63號)、《攀枝花市貫徹落實推動川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11條措施的工作方案》(攀辦發〔2022〕76號)等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性政策,為加快全市牛羊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目前,市政府成立推進攀枝花市牛羊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等部門結合自身職責和分工,強化部門間的協作與配合,針對我市在牛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和制約因素,正積極研究制定推動我市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扶持政策,為我市牛羊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政策和資金保障。
2.強化規劃引領。攀枝花市“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中,明確要求“推動草食畜牧業生產方式由全放牧模式向半放牧半舍飼模式轉變,在中高山區推進牛羊等草食牲畜養殖基地、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推廣種草養畜、種養循環、標準化圈舍養殖等生態、循環養殖方式”等。同時,根據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全市畜牧業產業發展指示要求,市發展改革委在2024年全市重大項目前期經費中安排15萬元專項經費,指導市農林科學院加快啟動攀枝花市肉牛產業規劃編制,制定包括全市飼草及節糧生態養殖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
3.加大項目資金投入。截至目前,我市已連續三年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項目總投資1.3億元,累計爭取到中央資金0.6億元。建設農村有機廢棄物就地資源轉化設施6處、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34處、配套污水管網99.4公里,有力促進全市畜牧生態養殖產業優質發展。
4.強化用地保障?!蹲匀毁Y源部農業農村部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19〕4號)、《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進一步完善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川自然資規〔2020〕3號)規定設施農業用地范圍包括農業生產中直接用于作物種植和畜禽水產養殖的設施用地。其中,畜禽水產養殖設施用地包括養殖生產的畜禽舍、養殖池(車間)、綠化隔離帶、場區內通道、進排水渠道等設施用地及直接關聯的畜禽糞污處置、水產養殖尾水處理、檢驗檢疫、疫病防治、消洗轉運、管理用房等設施用地。設施農業用地實行用地協議備案制,通過審核的設施農業用地,在用地協議簽訂后10個工作日內,經營者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用地協議向鄉(鎮)人民政府備案。鄉(鎮)人民政府在完成用地備案后10個工作日內,將備案信息匯交縣級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h級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收到鄉(鎮)人民政府設施農用地備案資料后20個工作日內,將用地信息、勘測定界成果等資料在設施農業用地監管系統完成備案。
5.落實“放管服”改革措施。根據修訂后的畜牧獸醫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畜牧業法制化水平,簡化畜禽養殖用地取得程序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種畜禽進出口等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推進“一窗受理”,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感謝您對我市畜牧業發展提出的寶貴建議,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我市農業農村工作。
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