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 對市政協十屆二次會議第177號提案答復的函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23-12-26 來源:市目標績效辦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XXX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建議》《建議為我市中小學設立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的專職崗位》(第177號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單位參與,完善青少年健康教育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是出臺相關文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38條措施》,出臺了《攀枝花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和安全工作聯防聯控專題會議制度》。聯合有關部門先后出臺《攀枝花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規劃(2021—2025年)》《攀枝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關于印發加強醫教融合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方案的通知》(攀衛辦〔2022〕75號)《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關于印發的<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的通知》(攀教體思政〔2022〕12號)等文件。
二是堅持頂層設計,完善工作機制。創新推出“1+6+N”的工作機制,即:設立1個由教育、衛健、婦聯等12個部門共同參與,有地方高校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班主任、學科教師及家長代表組成的攀枝花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做好系統構建與頂層設計,形成聯動機制,增強推進力度。縣(區)參照市級標準成立6個分中心,起好“中樞”作用。“N”即全市119所中小學完善學生、班級、年級、學校“四級”防控網絡,全面抓好落實。
三是編制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2022年10月,我局組織了由全國知名專家、心理健康教師等組成的編寫團隊,先后9次修訂和校稿,現已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編寫,由家長篇、學校篇兩個部分構成,每個部分按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學段編寫(共6冊)。《家長篇》從環境適應、情緒管理、青春期心理、親子關系等方面入手,讓廣大家長可以通過查閱手冊,對照孩子的日常表現,找到正確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學校篇》從心理適應、學習指導、青春期心理、人際關系、生涯規劃等方面入手,以生動詳實的案例和大量實操策略,為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提供了專業指導。現已在全市23所中小學試用,計劃于2023年9月在全市推廣使用。
四是組建聯合志愿服務隊。各級教育部門以學校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任課教師為骨干,積極聯合民政部門兒童主任、衛健部門心理健康專家、公安部門民輔警、共青團志愿服務者、婦聯家庭教育指導師、關工委“五老”等,組建社區心理健康志愿服務隊,對存在學業壓力、經濟困難、情感危機、家庭變故、校園欺凌等風險因素和遭遇學習生活環境變化的學生開展家庭情況摸排,并規范提供志愿服務。
五是建立互通機制。市教育和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醫教融合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了加強救治服務等9大舉措,進一步暢通了轉介診療機制。攀枝花市結合本地實際,自主研發了“i++”心理測評系統,2022年在西區中小學校率先投入試用,今年5月,在全市推廣使用。“i++”心理測評系統從軀體化、人際交往、自責傾向、學習焦慮等9個方面和4個表現維度為學生精準繪制心理畫像,實現了“定期普測+動態監測”相結合,動態采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壓力類型、問題成因等方面的有效信息,繪制學生個人心理畫像,建立“一生一檔”電子心理檔案,匯集成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狀況數據庫。目前,已經完成6萬余名中小學生的心理篩查,面對海量數據,可以一鍵完成對縣(區)、學校、班級和學生個人的心理狀況統計,形成心理畫像,生成心理檔案,為精準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團體、個人心理輔導提供依據。四是聯合落實幫扶。聯合市婦牽頭制發《關于加強預防和控制0—18歲兒童傷害死亡的工作方案》,落實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溺水、心理健康等預防干預措施40余條;打造“天府幸福家•花城聯姐”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76個,2022年接訪群眾10000人次以上;完善“12338”維權熱線服務功能,在維權服務基礎上增加家庭教育、心理關愛等個性化服務。推出“花城聯姐”微普法121期,開展“送法進校園、進家庭”等普法維權活動200余場次。開展“七彩陽光 牽手童行”“強國有我 科學圓夢”等實踐活動,關愛特殊兒童1500余人次。開展送家風故事等活動約300場次,受益兒童達5萬余人次。
二、關于“加強學校心理老師的配備及在職培訓,夯實心理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根據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38條措施》要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配備。2025年前每所中小學(中職學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教師;在校學生人數在1000人以上城鎮學校和1200人以上的農村學校,分別以1000:1和 1200:1的生師比標準配備足夠的專職心理教師。目前全市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46人。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訓。實施學校心理輔導員ABC 三級資格專業培訓,到2025年底實現班主任持C證達到100%的目標。在心理專兼職教師、班主任、德育干部、團委干部、輔導員隊伍中繼續開展B證培訓及認證工作,到 2025 年底達到60%的工作目標;在心理專職教師隊伍中啟動 A 證培訓及認證工作,到 2025年底,持A證教師達到30名。
2022年10月以來,堅持培訓賦能,提升育人水平。組織了“種子教師”、管理團隊、班主任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三輪培訓,參訓干部、教師共3600余名,實現了全市119所中小學全覆蓋。開好心理健康課程與教學研討活動,以研促教,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充分挖掘學科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突出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和情感價值,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開展“優秀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評選活動”,評選出一等獎13篇、二等獎20篇、三等獎32篇;同時還在全市遴選出心理健康教育金句166條,供大家學習、借鑒,不斷提升心育水平。
三、關于提升“家校”心理健康溝通能力的建議
一是制定了《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關于開展“百校千師訪萬家 同心同行向未來”活動的實施方案》,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百校千師進萬家”家訪系列活動,與婦聯組建了由70人構成的攀枝花市家庭教育講師團,開展家庭教育講座。
二是市教育和體育局充分發揮學校主導作用,進一步加強家長委員會建設,完善“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配合家長委員會完善工作章程,進一步明確家長委員會的職責定位,規范家長委員會管理,支持家長委員會按照章程開展活動。全市每一所學校按照市教育和體育局部署均開展了家訪活動,并根據區縣和學校的實際探索出了多種實施路徑。
三是攀枝花市制定了《攀枝花市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21—2025年)》,初步形成家庭與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以來,各家長學校努力探索新形勢下的家教工作,“三教結合”“互教互促”,逐步實現了組織領導健全化、師資隊伍強化、辦學條件優化、教學管理規范化、教學效果顯著化的五大變化。同時,學校發放問卷調查,從規范辦學、師德師風、教學質量、校園安全等方面匯總家長意見建議。目前,各校公布市教育和體育局和各學校民生服務電話等方式回應家長訴求,確保家長反映的事項件件有落實。
四是堅持家校協同,提升育人水平。2022年,市、縣兩級家庭教育講師團共開展線上線下公益講座500余場次,惠及家長80000余人次。學校建立家長學校,通過家長會、專題講座等,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全面加強課題研究,推動7項省級課題立項。創新開展“百校千師訪萬家”家訪活動,全市110所中小學校1.2萬余名教師共計開展家訪3萬余次,家校協同育人機制進一步健全。
五是貫徹落實好教育部等十三部門《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
完善家校聯系溝通機制。要求各學校完善家委會運行機制,在學校黨組織領導下,發揮好各級家委會協調家校、監督辦學、解決矛盾、助力辦學等作用。各學校要設立學校開放日,定期召開家長會,每年安排兩次全域家訪活動。要設立家長課程,每學年不少于4次8課時。同時,嚴格信息化條件下的家校溝通紀律,利用家長微信群等溝通平臺交流時,不得討論與家校溝通無關的內容,提醒家長和學生防范好網絡詐騙,做好學生、家長信息保密工作。
共同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強調要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大力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德育一體化”實踐,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感染力。提醒廣大家長涵養良好家風家訓,市婦聯開展文明家庭創建等活動,教體部門開展愛家系列活動、“家風家訓”傳承創建活動,文旅部門設計系列研學路線,從愛家愛家鄉開始,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提出要發揮好節日涵育功能,充分利用好傳統媒體、新媒體,多渠道多層次開展好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大力加強勞動教育。分別明確學前和小學低年級重點加強勞動啟蒙,小學高年級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初中增加勞動知識技能學習,普通高中豐富職業體驗,中職學生培養愛崗敬業態度和工匠精神。強調學校要發揮勞動教育的主導作用,制定不同年級學生勞動清單,組織開展勞動技能競賽。家庭發揮好基礎作用,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言傳身教講衛生、做家務、過日子。社會各界發揮支持作用,鼓勵轄區村居、企業為青少年搭建平臺,設立勞動實踐教育基地。
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號召各學校建立“1+N”全員育人導師制度,建立相對固定的新型師生關系。明確學校落實安全教育主責,家長落實校外監管監護職責,各有關部門主動參與,合力保障學生人身安全。提出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家長要重視言傳身教對學生人生成長的巨大影響作用,樹立正確教育觀,以正確的方式教育和影響子女。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捐資助學、上下學助學服務、關愛學生等公益性活動。提倡社會各界發揮監督作用,共同督促學校規范辦學。
感謝您對我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