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建議》(第4號建議)的答復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19-12-19 來源:市人大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XXX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建議》(第004號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社區文化陣地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
我市結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不斷提升社區文化陣地及基礎設施,提高社區文化服務水平。目前,市級層面正在規劃建設市圖書館新館;東區正在新建東區圖書館新館,并已對區內10個綜合文化站、66個社區(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全部進行了改擴建;西區啟動新建了摩梭河街道綜合文化站;米易縣新建了楊柳灣社區綜合文化站、高龍村綜合文化站。截至2018年底,全市70個貧困村文化室建設已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工作,達到了“十個有”的建設標準,文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二、關于“抓好社區文化隊伍建設”的建議
抓好社區文化隊伍建設。目前全市有社區文化隊伍370支,上半年來開展社區文化活動700余次。其中東區232支社區文化隊伍,開展活動288次;西區32支社區文化隊伍,開展活動180余次;仁和區42支社區文化隊伍,開展活動60次;米易縣12個社區42支文體隊伍,開展活動96次;鹽邊縣7個社區22支文化隊伍,開展活動81次;園區9支文化隊伍,開展活動7次。
定期開展基層文化隊伍培訓。如,各縣區每年開展一到兩次文化專干培訓班,加強對基層文化隊伍的業務指導和管理;市文化館每兩年開展一次鄉鎮文化專干員培訓,深入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戲曲進鄉村”、“市民講壇進社區”等系列送文化下基層活動,對基層圖書室圖書分類上架、借閱登記,組織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文藝培訓等進行現場指導,提升基層文化隊伍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
三、關于“豐富社區文化活動內容”的建議
一是各社區有組織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我市每個縣(區)各自有獨立的文化活動安排。從2002年開始,東區每兩年舉辦一屆社區文化藝術節,把民間自發的群眾文化變成了有組織的群眾文化活動,至今已舉辦12屆社區藝術節,演出節目千余個,參與演出1萬余人,觀看群眾42余萬人次;西區創辦了“蘇鐵劇場”群眾文化活動,活動以每月28日固定演出的形式進行,每期都邀請至少一個普通群眾自編節目參加演出,還可以現場參與表演;仁和定期舉辦“這里仁和”群眾文化系列展演活動,邀請村、社區居民參加文藝演出,至今已開展5場,觀看群眾5萬余人次,同時,各社區依托重大傳統節日開展“陽光社區迎國慶”文藝匯演等活動。米易縣每個社區每年至少組織4場大型文體活動,并組織開展群眾藝術節,藝術節期間在各社區、街道連續舉辦20余場匯演。鹽邊縣每年也舉辦歌唱表演、綜合類演出及節日大型匯演等社區文化活動。
二是形成了一批常態化的文化惠民品牌活動。每年約開展廣場“大家唱”“大家跳”活動200余場、“百姓大舞臺”群眾專場文藝演出4場、市民講壇20余期,結合節假日及重要時間節點舉辦各類群眾性文藝演出活動約50場。各項活動豐富多彩,深受市民朋友喜歡,多方位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
感謝您對全市文廣旅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
2019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