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從源頭加強攀枝花市農產品質量監測的建議》(第37號建議)

coffeezulin.com     發布時間:2019-12-19     來源:市人大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從源頭加強攀枝花市農產品質量監測的建議》(第37號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推進基地建設,提高標準化實施程度”的建議

  (一)引導土地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一是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根據農村經濟發展基礎條件、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機械化水平、經營主體經營管理能力、經營內容等因素,合理確定經營規模,重點支持發展300畝以上特色高效種植基地建設。通過農民的合作與聯合、開展社會化服務等多種形式,提升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二是規范土地流轉行為。健全縣(區)、鄉(鎮)、村三級土地流轉管理服務體系。推廣應用土地流轉合同示范文本,引導流轉雙方簽訂規范的書面流轉合同。建立農戶委托制度、流轉合同鑒證和備案制度、合同履行監管制度等。鼓勵和引導土地流轉規模200畝以上,進入農村產權交易市場。三是提高土地流轉質量。堅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農業產業發展規劃、農業區域布局、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等相結合,因地制宜引導土地流轉。整合涉農資金建設連片高標準農田,并優先流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四是完善政策扶持體系。出臺了《關于整合和規范全市產業扶持政策資金的實施意見》(攀辦發〔2018〕46號),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保證增量,用好存量,確保農業農村投入適度增加,在支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支持經營主體全程開展社會化服務、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明確了獎補標準和獎補金額。

  (二)規范基地建設,打造特色產業示范園區。

  按照“市場引導、政府規劃、部門管理、全社會參與”的原則,通過“市場帶動龍頭、龍頭帶動基地、基地吸引農戶”的形式,積極推進基地規模化。突出實施“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種植格局,全市建成農業部熱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16個,示范推廣面積4萬余畝,輻射帶動50萬余畝。建成蔬菜標準園5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14個(部級示范場7個,省級示范場7個)。

  (三)培育經營主體,提升標準化生產自覺性。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已培育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9個,其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3家;農民家庭農場514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8家,農民合作社1381家,其中省級合作社74家、國家級合作社12家,帶動農戶6萬戶左右。二是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培訓。緊緊依靠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農業技術推廣站等,結合陽光工程培訓、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精準扶貧科技培訓、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項目實施,組織開展多種形式有關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培訓。三是促進農業標準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把先進適用的農業標準轉化為簡明扼要、便于操作的圖表及各種宣傳資料,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聘請專家、教授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全市每年印發各類農產品標準文本和種養殖技術操作規程3萬余份。

  (四)實施品牌建設,加強“三品一標”證后監管。

  一是聚焦品牌打造。堅持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的“雙品牌”發展戰略,繼續打造和提升攀枝花芒果、攀枝花枇杷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形成“一早一晚”品牌體系,“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總量穩步擴大,認證產品數量和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截至目前,有效期內的三品一標總數100個,其中:綠色食品24個、地標10個、無公害水產品8個、無公害畜產品6個、無公害農產品52個。二是加強品牌管理,做好證后監管。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的意見》,圍繞攀枝花芒果區域公用品牌管理,制定管理辦法、推動部門聯動、形成獎懲機制、強化市場監管、開拓營銷市場,推動攀枝花品牌管理步入規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軌道。開展“三品一標”認證產品主體標志使用專項檢查。

  二、關于“加大財政投入,健全三級檢測網絡”的建議

  (一)提升能力,健全質量安全監測網絡。

  一是提升檢測能力。市級成立了攀西無公害農產品監測中心,配備專業技術人員15名,具備種養殖業338個參數、農藥60個參數的檢驗檢測能力,成為攀西地區一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機構。米易縣、鹽邊縣完成了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站項目建設,其中米易縣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站于2018年底通過“雙認證”,已具備實驗室檢測能力。積極推進鄉(鎮)監管機構標準化建設,全市44個鄉(鎮)監管站均建有檢測室。初步建成市、縣(區)、鄉(鎮)三級政府和企業“3+1”檢測網絡。二是強化質量監管。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各鄉(鎮)檢測站開展農產品上市前的快速檢測,2018年,全市開展農殘速測7210個樣品。在全市5家農產品批發市場、3家農貿市場建立快檢室,全面開展入場銷售食用農產品農殘快檢,利用LED屏將快檢結果即時公示。三是開展環境監測。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環境協同監測,重點對土壤、水等農業生產環境要素及農藥、化肥、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的質量進行監測,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和監管提供支撐。

  (二)加大投入,保障監測工作有序開展。

  近年來,中央、省、市財政一直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作為財政保障的重點工作。僅2018年,市財政就下達2018年省級財政農業公共安全與生態資源保護利用工程資金20萬元,下達市級財政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經費30萬元,下達攀西無公害農產品監測中心119萬元,下達市級財政業務運行經費27.9萬元,共計196.9萬元,由農業農村部門和攀西無公害農產品監測中心統籌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及相關業務運行、監管。

  三、關于“完善例行監測,抓好源頭追溯工作”的建議

  (一)強化統籌,做好質量監測工作。

  切實抓好全市農產品質量監測的組織統籌工作,認真梳理分解全年目標任務,制定下發了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方案。全市每年在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的實驗室抽檢數量達到1250批次以上,監測數量達到食品安全示范市創建的要求。認真制定每次的部級和省級例行監測抽樣工作方案,精心組織,配合完成部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專項監測、出口農產品質量專項監測以及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省級年度抽檢工作。2018年,我市作為代表四川省接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3個市(州)之一,全年抽樣檢測種植業產品164個批次樣品,合格率達100%。全年開展省級農產品例行監測抽樣630個(其中種植業產品360個,畜禽蜂產品210個,水產品60個),檢測合格率99%;省級農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共抽檢農、畜、水產品115個,合格率為100%。2019年一季度完成部級例行監測40個。全年將完成省級例行監測620個,市級例行監測450個,監測產品涵蓋了蔬菜、水果、茶葉、畜禽(蜂)產品、水產品等所有種類。

  (二)構建平臺,推進產品質量追溯。

  一是強化追溯平臺建設。積極發展生產經營主體入駐四川省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成功將“兩縣一區”已建成的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與省級平臺對接。二是落實質量主體責任。加強對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監管,落實質量安全責任制、承諾制,推行田間生產檔案記錄。三是加強流通環節監管。加強對農產品運輸、銷售環節的監管,積極推進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工作。四是完善市場監管措施。加強對市場經營畜禽水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和銷售者主體責任,監督銷售者建立并落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截至2018年底,全市入駐省級質量追溯平臺的生產經營主體145家,追溯碼打印4.64萬次,追溯碼使用達282.25萬次,生豬、牛、羊等畜產品二維碼耳標佩戴率達100%,黃草“森林櫻桃”、草場頂針“壽康枇杷”、銳華“攀枝花芒果”的二維追溯碼標簽使用試點取得了較好效果。

  農產品質量監測是各級政府實施農產品質量監管確保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經濟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是重大的民生問題。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將繼續按照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的統一部署,著力體系建設,強化質量監測,不斷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全市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提供保障。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2019年7月15日

審核: 何強   責任編輯: 王瑤